文/董曉雯(北京印刷學院)
對于插畫,《辭海》中的解釋為:“插畫亦稱‘插圖’,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到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英文翻譯為“illustration”,源自拉丁文,有“照亮”之意,亦指插畫有使文字意思變得更加明朗清晰的作用。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插畫的表現形式、內容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現代設計中的視覺傳達表現形式也因為插畫藝術表現形式的豐富而豐富。除了被應用于傳統書籍刊物中進一步說明和豐富文字內容外,插畫還因其能夠更直觀地表現形象和更真實的塑造生活感而被廣泛應用于影視、文學、商業和社會公共事務等領域。
總之,與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的其他方式相比,插畫藝術現在除了可以作為設計藝術實踐目的的傳達手段,還可以作為藝術的表現手法為表現作者內心世界而創作。
插畫藝術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最早的插畫可追溯到四萬到六萬年前的歐洲洞穴壁畫。從西方古埃及文化中的象形文字到東方戰國楚墓出土的精美帛畫可以看出,一開始插畫的目的是為了講述故事或是傳達信息。傳說故事和歷史事件等內容一直都是插畫創作最為熱衷的題材。
在現代藝術出現之前,插畫一直都是服務于文學、詞典、圖鑒等傳統文學,使其文字內容更加生動和有趣。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傳統插畫的載體逐漸從壁畫轉到手抄本再發展到石板、木板的印刷本,其中還包括精細少量的經帛卷印刷品。同時因在封建時代的統治下,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文化模式僵化,插畫的發展一直處于緩慢前進的狀態。
現代工業背景下,隨著社會思想的解放,藝術追求自由的腳步逐漸加快。又因為現代科技的進步,繪畫工具和材料得以不斷創新。快速發展的商業與藝術在時代的推動下逐漸結合,插畫在傳統載體書籍以外的領域開始不斷發展。
從古至今,插畫藝術一直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發展,創作題材也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更新。從本質上來看,插畫其實就是將多種元素整合到一起的圖像,而圖像作為現代信息化社會的文化載體之一,注定要擔負起重要的角色。插畫在現代化社會文化領域中也因此占據了不可忽視的地位,進而得到了更為廣闊和無限的發展可能。
美,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但它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人類關于美的本質、定義、感覺、形態及審美等問題的認識、判斷、應用的過程是美學。而在美學中,美的定義是:人對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愉悅反應的反應,即對美感的反應。除了生活美之外,美的另一種最主要形態就是藝術美,這也正是本文所討論的對象。
德國古典美學認為藝術形態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而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理性的因素和感性形象的結合,它通過感性形象來表現一定的藝術理想,強調思想性在藝術中的重要性。
因此,藝術創作活動中的美——藝術美,可以被看作是藝術品的美,是藝術家對生活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與生活美丑特性在優美藝術形象中的結合。同時,藝術美也具有調節身心、溫養情操、娛樂生活的作用。
人類自古以來就與美相伴相隨。生活環境里的美感更是無處不在,自人出現以來,人就有意識地創造美,并渴望在身處的周遭環境中能追求美或者擁有美。
可以說,人們有意識以來就有一種追求完美,并逐漸在生活環境里增添美感的欲望。這種欲望促使我們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比別人更加優秀、更有成就、更為圓滿。這種促使我們得以進步的欲望也讓喜歡創造美和擁有美的人用更大努力來換取他們認為美的東西——藝術品。
美是無處不在的,人們窮盡一生也只能發現美的一小部分身影,為了將這些美記錄下來,于是藝術家創作出了承載美的藝術品。我們可以把包羅萬象的美當成一條貫穿古今的河流,這條滔滔不息的河流淌進我們的生活,從中分流的支脈有的從我們身邊經過,有的已經流過,還有很大一部分尚未流至。藝術品呈現的美——藝術美可以當成是這條河流中的倒影,這些倒影也映照出了生活中部分的真實感人的美。
美是屬于任何人的,美可以自由地存在于目所能及的任何生活環境中。藝術家使用自己的表現方式將美詮釋出來。有別于他人的角度去切入、去發現美,這會引導他們前往藝術創作的正確的方向。藝術總會有自己發展模式,每個時代最為流行的藝術風潮往往都是由當代最為杰出的藝術家所引領的。美的來源可以說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真正能夠捕捉到美并呈現出藝術美的人卻極其罕見。而杰出的藝術家可以從平凡的場景中感悟到觸動內心的美感,并力所能及地用藝術品呈現出這樣的美。他們用自己與眾不同的觀察方法去觀看,用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去體會。
可以說,藝術家之所以能夠引領時代的藝術潮流,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富有創意的個人所見與感受。“美”也因此從懵懂邁向成熟,獲得無限發展。
藝術中的美,有專注于形體、質感和色彩的具象的美;有強調單純的幾何形狀與空間的抽象的美。藝術創作中沒有墨守成規的單一形式可言,我們可以用取悅自己的方式畫出一幅能取悅自己的畫作,對于藝術創作者而言,這就是一幅好的藝術品。具象和抽象僅僅只是藝術美的兩種表現形式,只有創作者的詮釋方式才是衡量藝術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藝術家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決定了“美”的形態。經受過時間考驗的藝術品一定是有其獨特的藝術美感,并且藝術表現極具創意。無論是用忠于現實的寫實手法來刻畫細節,還是用表現精神世界的表現主義手法來概括創作,都能詮釋出真正的“美”。
“美”取決于感官,而非理智。就像我們在觀看藝術展時所看到的那樣,并不是所有的藝術品都是為了商業目的而被創造,我們應該用開放性的態度來看待那些帶有實驗性質的藝術品。在時間長河的沖刷下,無論是表現具象的美還是抽象的美,都會在藝術發展的潮流中占據其獨屬的地位。
現在,隨著時代的演進,藝術已經成為一種個人表現的廣泛工具,插畫作為藝術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更是需要納入各種新穎的表現形式,融入人們當下的生活中去。無論是專業插畫師還是商業插畫師,都應該善用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將某些題材進行重新編排與整理,熟練地運用各種手法,將自身的理念通過畫面展現出來的同時,更強有力地表達藝術美。
“美”并非是藝術創作者獨有的財富。任何人,包括那些不懂美、也無法詮釋美的人,都可以發現和表現藝術美的主題。例如研究動物的學者通過觀察動物外在的形體與運動方式,進而了解動物本身的生活習性與生長條件,他們也能體悟到動物生長的韻律與形態的優雅。而在插畫創作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運用自身熟悉的線條、比例和色彩,使畫面中的動物更具有真實感和說服力。
合適的創作主題可以展現更多的“美”。首先,在我們能夠觀察到美并能用純熟的技法詮釋之后,我們可以尋找不同類型的主題來表現不一樣的“美”。比如,我們自己建立的主題檔案就收錄了現實生活中感興趣的主題,這除了幫我們養成了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外,檔案中的這些主題正是表現生活中的“美”的最好選擇。雖然從某些方面而言,我們這樣收集到的主題都是別人已經使用過的,難免會有模仿的嫌疑。但我們可以只提取這個主題檔案中的重要信息,再融入自己在空閑時間的草圖或速寫,又或者是和自己外出時記錄下的照片與筆記進行結合,來創造出適合自己的生活中的“美”。
其次,在日常逛過的藝術展中,我們可以知曉藝術發展的現狀,從中尋找出適合現代藝術或科技創新的創作主題,以此來呈現那些獨特的帶有實驗性的藝術美。
如果我們想表現強調色彩的藝術美,我們可以到時尚、自然或影視類的雜志中尋找。這些雜志都有著嫻熟的文字和色彩排版技巧,以此總結出能夠體現色彩的創作主題。
最后,人文主義永遠是社會的熱點之一。社會政治與文化的評論,甚至社會中各種各樣的職業,都是我們表現對社會現狀反諷與思考的人文性藝術美的主題來源。
簡潔的畫面更能表現“美”。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簡潔能夠讓插畫創作更為“傳詞達意”。尤其是畫面越小,畫面設計就應該越簡潔。在插畫創作時,應簡化納入畫面的題材元素。
我們可以把題材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必要且有助于表現“美”的題材,將其保留,另一類是不必要且無助于“美”的題材,將其去除。
設計后的畫面更能突出美感。在創作流程中,插畫是總會先畫個小草圖,在草圖中反復思索畫面大致的輪廓與形狀,將不必要的題材去掉。雖然草圖的畫面簡單,但是圖案明確,整體畫面在遠處依然能清晰大致地表現出美感。插畫師利用這樣的小草圖作為創作參考,在接下來的較大插畫創作中就可以投注更多的心力用在畫面的細節上。
簡單的畫面能讓“美”更有沖擊力。當我們開始創作時,總會開始逐漸注意到先前忽略的細節上,而主題越復雜,包含的內容越豐富,畫面效果越容易雜亂。這樣的畫面跟簡潔而不失趣味的畫面相比,反而不如后者更一目了然,美感沖擊力更強。在創作中我們可以只專注于眼前景色中最有趣的部分,并運用迷人的色彩與嚴謹的構圖將美感強調出來,放棄那些太過冗長繁雜的細枝末節。就像文字創作一樣,越是簡練的文字,越能發人深省。
藝術都有相同的特性,無論是繪畫、舞蹈、戲曲……所有藝術,都需要藝術創作者擁有能詮釋富有情感的生命力內涵的能力,這也是追求美和創造美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一位插畫師擁有賦予畫面情感的能力,我們會發現在他的創作畫面中充斥著奇妙的氛圍,其中每個線條都像是被施展了魔法,似乎是另一個世界中真實存在的生物那樣擁有了生命。讓人印象深刻,并意猶未盡。
這種賦予畫面情感的能力,需要插畫師擁有高超的表現技法。所有的藝術,都必須透過媒介傳遞;所有的情感與想法,都必須要靠操控媒材的技巧去演繹,無一例外。這需要我們用心融入創作中,靈活使用我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然后開始無休止的練習,努力表達與實踐自身對美的追求,隨著歲月的磨煉,直到能將情感與技巧完美的結合。最終在實現自身對“美”的詮釋的同時,感染所有的欣賞的人。
作為插畫師,如果沒有對“美”的想象與企圖,沒有對“美”的各種形式的追求與憧憬,沒有對自我藝術的堅定的方向,那他注定不會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個人對“美”的追尋,不但能讓插畫創作精益求精,并提高對插畫藝術創作的興致和成就感,還能為整個藝術創作生涯累計成就與福祉。每一位年輕插畫師都應該明白,藝術生涯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有過巔峰必定就有低谷,因為現實世界中的藝術風潮會持續改變。藝術是人類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真正需要的是創作者的想法與時俱進,在創作中不斷融入對“美”的追求,才能促使藝術進步與發展。在為了“美”而畫的當下,我們需要研究更多關于“美”的知識,以更有創意的想法與更高的要求,真誠地感受生活,通過技巧上的不斷的訓練以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能力,才會有表現思想、情感與內涵的感染人的畫面。只有能看到更多的“美”,我們才能詮釋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