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濱州電視臺,山東 濱州 256600)
當下時期的電視新聞編輯在發展當中對于信息的傳遞速度非???,主要是由于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了解多元化的信息內容,從而掌握更多信息。新媒體是在網絡技術不斷優化的情況下逐漸興起的,在網絡技術發生變革的過程中,新媒體電視新聞的信息傳遞速度不斷加快,促使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企業媒體在開展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主要是需要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報道,讓人們了解企業的發展形勢,并且對于重大事件進行擴散。在新媒體發展的環境下,企業媒體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就需要適應當代社會環境,從新聞內容出發,對其傳播路徑進行拓展,還需要做好精準的定位工作,才能夠實現語言組織及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并且適應新聞信息的傳播要求[1]。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當中,編輯人員主要是在收集信息內容之后對其進行加工、整合,直接讓人們閱讀信息。這種方式雖然已經沿用了幾十年,但是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被市場淘汰。企業媒體在發展當中也需要適應現代化新媒體的發展環境及需求,這就要求編輯人員加強信息交流互動,讓群眾在閱讀、了解新聞信息的同時對其多樣化的傳播方式進行利用。所以,在當前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當中,編輯人員需要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與群眾建立聯系,促使雙方能夠進行互動交流,得到真實的群眾反饋,滿足新媒體的發展需求[2]。
整體導向性是以互動性特征作為基礎,延伸電視新聞編輯內容的一種形式。觀眾在了解電視新聞內容的過程中,每天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在新媒體發展的當下,就可以對電視新聞編輯內容充分整合,促使其中的突出問題得以解決。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越來越頻繁地接觸網絡平臺,企業媒體電視新聞編輯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促使電視新聞整體導向往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所以,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具有較強的整體導向能力,編輯人員在提高自身綜合工作能力及素養的同時,要明確未來的發展趨勢及需求,促使新媒體的發展能夠給電視新聞編輯產生正面作用。
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與傳統形勢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不再是簡單的傳播信息的工具,而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對多種藝術內容進行表達。就企業媒體的電視新聞編輯美學傳播來說,其中主要包括聲音、圖像、解說等,在對這些內容進行整合時,就可以體現新聞主題,同時結合美學要求展現藝術特色。新媒體環境下很多企業媒體并沒有適應市場的需求進行美學轉變,仍然利用單一的形式開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導致工作效率逐漸降低。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就需要從美學角度出發,促使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受到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重視,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真實性和藝術性表達效用[3]。
電視新聞編輯的本質就是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及傳播讓受眾可以了解社會時事熱點,這在企業媒體當中就表現為讓受眾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建議。很多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由于忽略了受眾的需求,導致新聞內容的市場受眾程度較低,并且整體反饋不佳,對于電視新聞的發展來說會產生不良影響。為此,編輯人員要明確電視新聞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群眾,其傳遞的價值觀也需要以受眾作為核心,才能夠凸顯新聞編輯的實際效用。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工作當中就需要關注受眾的實際需求,以其作為前提,編輯新聞內容。
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好事前策劃,對信息的編輯形式、新聞的傳播渠道等進行策劃,促使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能夠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新媒體的發展對于電視新聞編輯有更高的要求,編輯人員在事前策劃當中要針對信息傳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預測,在掌握基本信息之后就可以進行宣傳,促使信息資料能夠得到更新。在事前策劃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編輯人員要做好群眾的反饋調查工作,在于受眾互動時利用多種表現形式開展信息交流,還能夠進行直播討論,讓受眾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更加詳盡的了解。所以,在策劃過程中,編輯人員要多多關注群眾的反饋,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促使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不斷優化[4]。
企業媒體相對于地方媒體來說,更加注重新聞的形式表現,只有符合企業發展及時代發展要求的新聞形式才能夠準確傳達信息,同時提高新聞內容的趣味性,促使受眾能夠受到吸引。在新媒體環境下,編輯人員需要優化新聞形式,對傳統的新聞形式進行改變,讓受眾能夠通過新聞形式表現更加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編輯人員在優化新聞形式時,可以結合動畫元素及新聞時事評論提升受眾對于新聞內容的求知欲,讓企業媒體發展更加滿足人們的需求。對于新聞形式的改變來說,編輯人員需要將新聞內容匯總形式的優化作為核心,設計不同的新聞版塊,讓企業媒體形成鮮明的風格。
社會輿論的產生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多媒體環境下,編輯人員可以實時了解社會輿論,從而調整新聞編輯形式和內容。在這個大環境下,人們通過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利用手機、電腦等查閱信息,還會在網絡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就需要成為輿論的引導者,在整合、編輯信息的同時起到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防止社會輿論往消極的方向發展。在編輯企業媒體信息時,編輯人員要體現出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特別是讓缺乏主見的群眾通過電視新聞信息認清事實,宣傳正確的價值觀[5]。
編輯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電視新聞編輯效用,為企業的綜合發展提供保障。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需要明確時代的發展對新聞編輯工作的新要求,其不僅需要編輯出新穎的內容,還要確保信息內容的飽滿性,促使群眾在查閱信息的過程中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編輯人員要掌握受眾的心理,明確其實際需求,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進行轉型。其在工作當中要加強實踐,建立專業的知識體系,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內容,提高工作技能,滿足未來的工作需求。編輯人員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完善編輯形式,對現代化多媒體軟件的操作形式進行了解,加強新聞文案的編輯能力,從根本上提高電視新聞編輯質量[6]。
結語: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發展需要以時代的需求作為基礎,編輯人員要體現企業媒體的鮮明特征,提高自身的編輯能力,掌握全面的編輯形式及技能,整合信息技術優化編輯效果,解決企業在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促使企業媒體的發展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