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翾 吳曉琳
如今,新聞傳播的方式變得多樣化,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諸多便捷。要想更好地提高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應從新聞內容及形式入手。
要想提升新媒體編輯的策劃意識和能力,可以從新聞內容上入手。
首先,工作人員應認識到新聞內容的重要性,內容的科學性與否直接關乎新聞的整體質量,所以,必須結合實際狀況對新聞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使內容通俗易懂,這樣才能讓廣大群眾快速接受并理解。新聞的服務對象就是老百姓,應該確保新聞內容的簡潔明了,從而提高新聞質量。
其次,新聞編輯人員可以適當增添一些圖表、解說,這有助于幫助人們快速理解新聞的內容,調動他們閱讀新聞的欲望。
最后,適當增加新聞信息量,確保新聞內容與廣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相貼近,這有助于信息的快速傳播。
除了要從新聞內容著手之外,還可以從新聞形式的創新入手,這也是優化媒體編輯策劃意識的重要內容。
以電視新聞為例,電視新聞的服務對象是老百姓,常見的表達形式是畫面、聲音及文字。目前,這些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所以我們還應創新新聞的形式,吸引更多群眾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觀看電視新聞節目。電視臺新聞播報過程中也要適當增加一些互動環節,比如微信互動、微博互動等,引導大家一起討論新聞,實現增強新聞傳播力的目的,促進電視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
媒體編輯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乎新聞行業的發展,所以,要想提高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必須提高新聞編輯辨別真假的能力。新聞編輯應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對當前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分析,通過分析挖掘事實真相,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時效性。
新聞事件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要符合一定的邏輯性,編輯過程中如果感覺反常就應該提高警惕,嚴加核實。雖然新聞報道側重不尋常的事件和不尋常的人物,但不尋常不等于脫離事實。
所謂的“紙餡包子”“橘子樹上結南瓜”“畝產萬斤”等均屬于不合常理的虛假新聞。同時也要注意搜集事件經過的證據。
媒體單位要提高工作人員對行業的認知水平,組織其積極參與到技能培訓活動中,豐富自身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編輯作為傳播新聞的重要把關人,除了要提高責任意識,還應注重新聞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不斷訓練和加強防范虛假新聞的基本功,同時,必要的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也不可或缺。
在工作中,新聞工作者不僅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對新聞的質量進行把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從新聞的本質對其進行篩選,為受眾呈現真實的、準確的新聞信息。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思想意識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傳統的新聞內容已不能滿足現代人多樣化的需求,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媒體編輯能力,除了要提高辨別虛假新聞的能力之外,還要注重媒體編輯知識的累積,只有加大知識累積,才能提升新聞編輯效率和質量。
要確保新聞編輯內容覆蓋面的廣泛性,既要包含政治、經濟,也要包含文學、法律等方面的內容,進而滿足廣大受眾多元化的需求。倘若編輯知識儲備量不夠,難以提升新聞編輯的質量,也會流失很多受眾。
編輯工作涉及的知識很廣博,內容很精密,必須精研覃思、博覽群書,才能發現記者稿件中的錯誤。編輯人員不僅對語言文字要有獨持的敏感性,具備較深厚的文字功底,能夠“咬文嚼字”,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博采眾長。一個人要想積累更多的知識,在平時工作、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是很有必要的,編輯人員對自己所讀、所見、所聞的一事一物、一點一滴,要留意其中有無可充實的知識、資料、信息。
傳統媒體編輯過程中,工作人員所使用的編輯編排手法比較單一,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只會阻礙自身發展。所以,為了進一步促進媒體健康發展,必須對新聞編輯編排手法進行創新,摒棄落后的手法,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進行新聞編輯和編排,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的傳遞效率得到提升,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要善于運用藝術手法,讓受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其能夠快速了解文字內容。
要提高工作人員版面創新意識,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創新版面,進一步增強新聞版面的立體感,讓整個新聞報道充滿活力,讓受眾快速掌握新聞的核心內容。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確保新聞版面內容的真實性、合理性、連貫性、協調性。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要想促進我國新聞行業蓬勃穩定發展,媒體單位必須采取措施來提高媒體策劃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升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