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海燕
1.發行量減少。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媒體也越來越多,并且數字媒體越來越受人們青睞。為節約成本費用,報紙的發行量正在逐步減少。但對于紙質媒體來說,發行量是衡量其自身發展情況的重要依據,廣告投資商也是根據發行量來進行廣告投放的。如果報紙的發行量依然呈現下滑的趨勢,那么廣告商對于報紙的投放也就會越來越少。報紙在缺失了這筆重要的收入來源后,在媒體行業中也就很難再繼續生存下去了。
2.受眾群體發生改變。在以往傳統的媒體時代,報紙是人們獲取新聞、資訊及其他知識的重要渠道,因此報紙的受眾范圍較廣,閱讀量也很高。但隨著數字化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傾向于使用手機、電腦等智能化設備來獲取信息。智能設備有著便捷、快速、時效性強等優勢,能讓人們隨時隨地掌握最新的信息,因此,人們通過報紙來獲取資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目前,報紙的受眾群體大部分為企事業單位或是不太會使用智能設備的高齡群體,受眾范圍變小,意味著報紙的發展空間也在逐步縮小。
3.廣告收入減少。廣告投放,是報紙的重要收入來源。在信息技術和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報紙的發行量和閱讀量逐漸變少,受眾人群范圍越來越小,導致許多廣告商更愿意選擇新媒體來進行廣告投放,因此,報紙廣告方面的收入也在不斷減少。若不加強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將會使報紙的生存岌岌可危,很有可能在當前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被數字化、信息化的新媒體而取代。
1.打造數字化媒體方式。報紙若想減少來自新媒體、數字化信息技術和網絡媒體的沖擊,煥發新的生命力,就必須順應現代化媒體的發展趨勢,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探尋新的生存方式。雖然當前時代,網絡媒體是發展的主流,但是依舊不能放棄傳統的紙質媒體,傳統媒體應全面進行數字媒體建設。例如:借助網絡信息技術來改變閱讀方式,各類紙媒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賬號或者是專門APP和網站,讓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在智能設備上,接收到最新的資訊和信息,讓報紙在紙質化和數字化兩方面共同發展,可以增加報紙的受眾群體,給讀者一個更好的閱讀體驗。
2.加強內容建設。在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媒體是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報紙要想改變自身生存現狀,就要根據人們的閱讀需求進行內容構建,采寫更加豐富、緊跟潮流的新聞作品,進而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這也是報紙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雖然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快,但其多是不具備新聞采訪權的,因此大部分網絡媒體只能轉載報紙內容。基于此,報紙應以此為切入點,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環境中,打造自身獨特的內容。
3.與其他媒體方式相融合。報紙與其他媒體方式相融合,可以解決當前生存難題、恢復自身生命力、促進長遠發展。與其他媒體方式相融合,可以有效確保新聞內容的質量,促進媒體領域的變革。除此之外,報紙與新媒體相融合,實現與讀者線上互動,不僅能使讀者改變對報紙的傳統認知,還能為報紙的轉型帶來新的突破。因此,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與網絡新媒體要進行一體化建設,報紙可以利用新媒體來拓寬傳播渠道,新媒體可以通過報紙升華自身新聞內容,進而實現報紙與網絡新媒體的協同發展。
1.聚集更多的精英人才。對于報紙的長久發展而言,人才是加強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人才是具有流動性的戰略資源,人才工作是具有開放性的系統工程。只有解決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上的瓶頸和短板問題,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不斷增強人才隊伍的活力、發揮人才隊伍的作用。應著眼于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全鏈條,統籌兼顧推進改革創新,提升人才工作體系化建設水平,防止把人才“卡住”“氣跑”“埋沒”,避免人才流失和浪費。一方面,報紙新聞內容有較強的真實性,因此需要專業能力更強的人才來進行報紙新聞內容的編輯。另一方面,也需要以精英人才為核心來推動轉型,不斷為媒體單位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報紙的內容和結構更符合當下讀者的閱讀需求和發展潮流。基于此,首先,要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扶持,改變以往的傳統機制,讓報紙引入更多的人才;其次,紙媒內部要建立全新的用人機制,以改革創新為重點,吸納更多精英人才;最后,與其他媒體合作,實現雙方在技術上及人才方面的交流,學習彼此的經營方式,進行報紙媒體和數字媒體的共同發展。
2.激發自身組織活力。媒體融合背景下,導致報紙生存和發展困難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制落后和機制僵化。因此,報紙想要順利完成轉型工作,就要改變原有制度、打破僵化機制,將轉型工作的重心放在內部改革和創新上面,例如:針對內部管理制度,可以讓員工提建議,管理層可以從中挑選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進行實施。這樣一來,單位內部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綜上所述,在當前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報紙作為傳統的媒體方式,必須改變自身結構、加強內容建設,并加強數字化發展,才能煥發自身生命力,進而順應現代化媒體的發展趨勢。基于此,對于報紙轉型的研究,還應該不斷探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