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宏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新的危機,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是一柄雙刃劍。在大數據時代中,我們更重視的是信息傳遞的效率。想要提高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傳遞效率,就應該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找出雙方的優點,不斷進行嘗試與探索,找到最佳的融合路徑。
在大數據時代中,新媒體的優勢就是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分析與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從而實現媒體傳播矩陣平臺的構建。這樣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媒體傳播矩陣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群體。
對傳媒業來說,整合受眾群體有利有弊,因為傳統媒體有固定的傳播形式,想讓發布的信息符合所有人的喜好,這是很困難的。在大數據時代來臨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受眾群是界限分明的,傳統媒體的受眾群主要是中老年人,新媒體的受眾群主要是年輕人。因為受眾群體的不同,所以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報道方式和報道內容都有很大差異。但是隨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不斷融合,受眾群體也在不斷整合,采編人員需要創新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這樣才能推動兩種媒體的融合。
在傳統媒體中,廣播、電視、報紙是主要的傳媒平臺,而在大數據時代中,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許多時政大事會通過新媒體宣布,一些政府部門在新媒體平臺開通賬號,旨在通過網絡了解民生民情。這樣,主流意識傳播平臺就相繼被搭建起來。目前,微博是受眾基數最大、傳遞效率最快的新媒體平臺之一,許多政府部門都注冊了微博賬號,用于發布政務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還可以進行討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特征之一就是信息的互動性有所增強,隨著短視頻和頭條新聞等新聞APP的出現,新聞更加簡潔明了,這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他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新媒體新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上充斥很多信息,其中有真實的信息,也有虛假的信息,新媒體可以利用平臺處理眾多信息,這是傳統媒體沒有的一個優點。新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對多樣化信息進行整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傳統媒體中,人們只能被動獲取外界的信息,但是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態勢下,人們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自主獲取信息。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動力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網民數量不斷上升。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國的網民人數在逐年增加,網民數量的提高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起到了推進作用。
第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隨著科技人員的探索與實踐,新媒體技術得到了發展,這為兩種媒體的融合提供了支持。
為了更好地融合兩種媒體,可以創新盈利模式。過去的媒體行業有固定的經營模式,雖然有很多經驗,但是一成不變的模式會限制其發展,所以應該創新盈利模式,構建多元化的經營體系。可以從過去的經營模式中提取好的理念,加入新穎的思想,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好的經營模式。
為了拓展新的盈利模式,一些自媒體進行了不少嘗試。比如下載收費服務,還有一些推出了閱讀打賞方式。但總的來說,效果并不顯著。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章海江指出:當新媒體越來越多地具備受眾分析、精準推送等功能的時候,媒體和電子商務的融合不可避免。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在,一是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具備了電子商務的功能,二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自己的新媒體,為電子商務服務。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引導和宣傳。政府是媒體行業的主要管理者,其最重視的是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的優化,這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體系,將理論落實到實踐中,為媒體融合提供政策支持,拓寬媒體的融合渠道。政府部門應該為媒體的融合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媒體融合進行鼓勵。
為了更好地融合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我們應該不斷更新技術,對技術進行升級和優化,提高技術人員整體的技術水平,通過綜合實力的提升加快融合速度。我們一邊要升級技術,一邊要學習其他國家的融合經驗,借鑒他們的運作方式。在增強媒體融合的深度時也要注意媒體融合的廣度,解決新媒體平臺存在的問題和隱患。
采編人員需要在眾多的信息中挑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并且用精練的語言加以描述,形成新聞稿,這需要采編人員具有很高的采編水平,所以,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路徑之一就是提高采編人員的專業水平。采編人員需要針對不同的受眾作出有針對性的采編,了解受眾的喜好和要求。
綜上所述,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勢在必行,它們的融合可以讓傳媒更好地發展,實現信息資源的真正共享。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有效融合可以整合受眾群體,創新盈利方式,不斷優化技術。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們會解決融合中的種種問題,探索出最適合的融合路徑,開創嶄新的媒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