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輝
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新媒體行業應運而生,并憑借其傳播效率更快、范圍更廣的優勢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
在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廣播電視主流媒體要想獲得行業份額,并逐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借助網絡技術,加快新舊媒體的融合,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以及新媒體在營銷、宣傳方面的長處,不斷調動受眾互動的熱情,帶給受眾更好的視聽體驗,實現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穩步發展。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大面積的普及,為視頻傳播和廣播電視媒體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沖擊。在網絡技術支持下,新媒體行業的優勢體現在:
一是傳播范圍廣,網絡用戶日益增多,網絡空間中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使新媒體有著廣泛的傳播渠道,可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臺,對新媒體視頻進行大力宣傳,增強新聞傳送方式的靈活性,保持新聞內容傳遞的時效性。
二是傳播形式日趨豐富,互聯網自身具備的兼容性,使媒體信息傳播形式不再局限于視頻,而是圖片、文字、音頻等多種形式,彌補傳統媒體傳播形式單一的缺陷。除網絡技術帶給媒體行業新的發展機遇外,網絡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也給廣播電視媒體的創新帶來挑戰。
具體而言,現階段新媒體在網絡空間中的運行,會受到網絡復雜信息的影響,而出現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傳統行業在從新媒體獲取內容資源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內容審核和質量管理,避免傳播不實信息。
在“互聯網+”環境下廣播電視行業必須加強新舊媒體融合,完善自身,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技術在媒體行業的應用,為視頻制作和傳播帶來幫助,廣播電視編導可針對受眾群體的需求,制定多元化的宣傳營銷模式,以網絡各大平臺為載體,利用其傳播速度快和范圍廣的優勢,對所制作的視頻進行宣傳,并在網絡平臺中設置實時互動板塊,根據觀眾的收看反饋,了解觀眾的需求變化,并對觀眾進行合理分類,向不同類型觀眾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在節目開播前,可聯絡自媒體博主和明星,利用其粉絲基數較大的優勢,對節目展開網絡宣傳,擴大受眾面。還可利用公眾號、網頁、彈窗推送的方式,完成精準性的營銷。這種宣傳方式可貫穿節目播出的始終,在節目播出前做好預熱,吸引大量受眾群體關注,在播出時為觀眾推送提醒通知,并設置討論區域,為觀眾交流提供渠道,增加節目和觀眾的互動。
相關研究表明,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網民中00后居多,他們大多喜歡觀看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視頻。為針對性地提高視頻傳播效率,廣播電視編導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網民的個性喜好,科學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視頻傳播消費市場,制作符合不同年齡段網民喜好的特色視頻,以獲得廣大受眾的認可。在此過程中,借助新媒體與廣大受眾進行互動,拉近受眾與廣播電視編導的距離,促進兩者雙向互動,使廣播電視編導的審美更貼近受眾審美標準。例如,廣播電視編導在制作一檔新的電視節目時,可先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發起用戶意向調查活動,了解不同年齡受眾的個性喜好。然后再利用信息技術及時獲取受眾對視頻形式、內容的反饋,并根據信息反饋最終確定節目內容。在節目播出后,為提高受眾滿意度,還可邀請微博大V進行宣傳,提高視頻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新受眾。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興媒體迅猛發展,媒體行業發展形勢日益復雜化。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若想獲得創新發展,必須借助視頻傳播優勢提高傳統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廣播電視編導要擯棄傳統固化模式,學習新媒體發展理念,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并明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差別以及各自優勢,找到兩者之間的融合點,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確保其可通過新媒體渠道,來拓寬發展視野,提高視頻含金量,保證自身制作出來的視頻更受觀眾喜愛。
在此過程中,廣播電視編導要及時掌握“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視頻受眾的興趣點,優化節目內容傳播載體。在制作新的視頻節目時,廣播電視編導應清晰認識到新媒體時效性強、傳播效率高的優勢,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與先進的移動終端設備合作,開發廣播電視APP,實現兩者有效融合,為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與視頻傳播開辟全新路徑。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視頻傳播與廣播電視編導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傳統廣電媒體的發展越加困難。若想實現廣播電視編導與視頻傳播的創新發展,就需要對傳統媒體的傳播途徑、編導方式等進行全面改革與創新,積極謀求新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