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莉
媒介融合改變了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運轉模式,有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形勢發展變化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拓展新聞采編的廣度和深度,借助各類載體、各類媒介強力傳播,提升采編的質量與效率,增強新聞的魅力和價值。
隨著大數據、信息化等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媒體的內涵外延和運行模式發生了深刻改變。媒介融合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在互聯網發展基礎上對傳統媒介的有機整合。同時,在媒介融合大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顯著變化,加入了高新技術元素,全面展現出新時期媒體發展的特點。主要特點如下:
經濟發展促進了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推動了媒介融合。在媒介融合大環境下,自媒體發展迅猛,入行門檻降低,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界限不再明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也成為新聞的傳播媒介,可以說報紙、電視、廣播等已不是新聞傳播的專屬載體。然而,越來越多的傳播媒介、渠道使得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受眾有時難以判斷真假,假消息層出不窮,亟須提升媒體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和廣大受眾的辨別能力。
媒介傳播方式的改變,導致信息傳播平臺的多元化,改變了宣傳報道的形式,傳統意義上的新聞要素、書寫規范等已不再是最主要的參數指標,而吸引力、及時性已成為新聞傳播價值的重要評判標準。傳統媒體不管是時效性、關注度都已落后于融媒體。目前新聞載體多樣化,利用信息手段即可實現信息實時傳播,新聞采集、處理的效率加快,視頻、動漫、文字、圖片等形式豐富。比如對大型活動的播報,大多采用直播,新聞內容直達受眾,實現零距離傳播。
基于媒介融合的深入,目前信息傳播可以利用各類移動載體進行,借助微信、郵件等手段溝通交流,信息交互性更強。
先進的信息采編理念有助于創新報道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宣傳能夠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開展立體式的宣傳,更加高質量地展現新聞內容。當前新聞宣傳方式多種多樣,以全景化報道為例,其可以全面呈現信息內容的全部場景,融入各種元素,并展示新聞觀點,便于受眾深入理解信息。
基于媒介融合大環境,新聞宣傳部門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加強對各類信息的統籌。可以說,創新采編形式勢在必行。網絡的迅猛發展推動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身為采編工作者,應當借助技術優勢,搜集、選取各類信息,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把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提供給受眾,實現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聞報道的質量主要取決于采編人員的判斷力和對新聞稿件的整合能力。為做好媒介融合工作,采編人員要做好對新聞的選擇、分類、統籌、整理,從海量的信息中提煉出優質內容,同時選取最優的渠道和平臺進行發布,以實現最佳的宣傳成效,不斷提高媒體的傳播力、競爭力、影響力。作為采編人員,應當不斷增強對信息的敏銳性和感知度,經常舉一反三、復盤總結,不斷提高把握新聞資源、精準整合信息的能力。
強化新聞策劃能力是有效提升新聞報道質量的核心關鍵。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入推進,媒體間的競爭重點將發生重大變化。這主要是因為新聞資源越來越豐富、新聞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元、新聞傳播手段越來越方便,各媒體發布的新聞差異性越來越不明顯。怎樣才能在眾多的媒體報道中脫穎而出,吸引受眾眼球呢?這就要求采編人員廣泛尋找、深度挖掘新聞資源,選準策劃方向,撰寫具有獨到見解的報道,幫助受眾更加便捷、客觀、高效了解發生在各地的新聞事件。
當前,不計其數的信息媒體和海量的新聞對新聞媒體行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常規的新聞報道無法得到廣大受眾的青睞和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只有報道有深度、有特色的新聞,才能持續提升媒體的影響力?;诖?,今后新聞采編工作者在制作新聞過程中,要全面掌握新聞資源,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深度挖掘信息價值,在確保信息全面性、客觀性、真實性的基礎上,創新角度對新聞予以宣傳報道,從而使廣大受眾在閱讀報道后產生強烈共鳴和深入思索。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一方面為新聞界開拓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的生命力在于“新”,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迅速提煉出具有價值的新聞進行發布,并體現出新聞的“新”,對新聞工作者是個嚴峻的考驗。因而,新聞從業人員要切實把握形勢變化,全面創新新聞采編工作。相信通過不斷的改變與創新,一定會推動新聞媒體行業快速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