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偉
建平廣播電臺成立于1956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地方廣播電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建平廣播電臺全體人員憑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對頻道進行兩次改版,全新改版后的建平融媒綜合廣播頻道突出權威性、本土性、時代性,對頻率頻道準確定位。
十余檔節目全天候滾動播出17個小時,內容涉及時政、民生、文化、旅游等,廣播實現了調頻直播、網絡在線直播的同時,電視錄播,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實時發布,嘗試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目的就是方便受眾聽得見、看得見、帶得走。
廣播的優勢在于成本低,接收方便,傳播速度快,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受眾。盡管廣播有自己的顯著優勢,但是傳播方式單一。融媒體改革給廣播插上了另外一雙翅膀,希望傳統廣播與新媒體比翼齊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建平融媒綜合廣播頻道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節目質量顯著提高。近年來,成功舉辦了全縣中小學生“有難更有愛同心戰疫情”線上朗誦比賽活動,全體主持人錄制了《致敬白衣戰士》《致敬記者》《戰瘟神》等多部朗誦作品,制作了《暖陽》《最美裝扮》等原創廣播微劇,抗疫期間共錄制各類公益廣告、科學防范知識宣傳等116條。
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建平融媒綜合廣播頻道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錄制各類原創公益廣告34條,內容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商環境、家風家訓、道德觀念、低碳環保、生態宜居、公共衛生、文明交通等。
此外,為提高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知曉率和認知度,進一步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廣播頻道與縣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制作營商環境建設全媒體節目《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在行動》,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各職能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成果。
融媒體時代,聽眾收聽習慣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傳統廣播在節目生產、傳輸渠道拓展等方面也要與時俱進,洞察聽眾在新時期的收聽訴求,對癥下藥,著力打造聽眾愛聽的節目。2020年5月18日改版后,目前共有6檔直播節目、13檔錄播節目。
今年重點打造新聞監督、民生服務類節目《聚焦1043》和交通類節目《暢行1043》,目前節目運行良好,取得了較好的收聽效果與社會反響。
時刻牢記初心,堅持新聞立臺,深入挖掘新聞社會價值,在增強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上下功夫,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
不嘩眾取寵,堅守好“陣地”,以敏銳的眼光發現新聞、判斷新聞,做好內容取舍。始終堅持導向的正確性,堅持信源的可靠性,堅持節目的專業性。
從實際出發,研究受眾需求,吸引受眾關注。《聚焦1043》節目把關注社會民生、構建溝通橋梁作為節目宗旨,從2020年5月18日開播到現在,共接到聽眾打來熱線電話近千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例如,有聽眾反映,建平縣高中學生放學時間是22:50,路燈關閉時間是22時,經常是學生收拾完東西走出校門眼前漆黑一片,極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接到熱線后,欄目組及時與市政部門聯系,通過溝通協調,市政處決定從2020年6月9日晚開始把路燈關閉時間延長到了23時,家長特意打來電話向欄目組致謝。此事體現了廣播媒體的責任意識,受眾的信任度、參與度也隨之提高。
為引導大家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的發展理念,《聚焦1043》開設了《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在行動》特別節目,2020年10月12日起,30個營商環境建設的責任單位負責人陸續走進直播間,通過現場直播問答、接聽群眾熱線等方式直接與企業、群眾交流溝通。
縣級廣播的地域性比較強,可以根據縣域聽眾需求創新內容。
《暢行1043》節目針對目前私家車保有量與日俱增的情況,每周邀車城專家走進直播間,與聽眾朋友聊文明交通、車文化、車故事,并開通快手等網絡直播,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
《談文論教》節目關注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內容。2020年年初疫情過后全縣中學生開學,節目主持人第一時間在現場發回報道,現場采訪校領導,給家長吃了定心丸。
旅游日、文化節、采摘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節目組都派記者或主持人深入現場采訪,發揮廣播短平快的優勢直接與直播間連線,做到第一時間報道。
廣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需要不斷變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新媒體資訊多樣化,廣播媒體傳播的信息類型比較單一,有必要結合新媒體優勢,增強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
2020年,《聚焦1043——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在行動》特別節目實現了廣播直播、電視錄播、網絡傳播,全方位、立體式、矩陣式傳播,發揮了媒體融合的傳播優勢,增強了節目傳播效果。
建平綜合廣播FM1043微信公眾號開通運行后,每天都會發布當天直播節目的亮點和主要內容,各位主持人還會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或者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創作短視頻,以豐富公眾號內容。
微信公眾號每天發布一次信息,內容包括圖文、聲音和視頻。這與電臺節目單一的聲音信息形成互補,具體內容包括:直播節目重點內容、突發新聞、特別節目預告、主播介紹、主播業務能力展示等。年初以來,點擊量與日俱增。
總之,縣級廣播媒體將進一步增強專業性、影響力,積極擁抱新媒體,堅守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