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群
(溧陽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江蘇 溧陽 213300)
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構成。所謂黨的建設,即黨為保持自己的性質而從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動,不僅包括黨務工作,還包括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等。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都必須重視黨的建設。作為基層黨組織的一員,不動產中心黨建工作內容可以被概括為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思想建設和廉政建設,將黨建工作內容與不動產中心(下文簡稱:中心)的主營業務相聯系,便需使黨建在工作團隊建設、工作作風建設、崗位意識建設和職工行為自律建設中發揮積極影響。實踐表明,在增強黨建工作影響力時將面臨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黨建工作對非黨員職工的影響力存在不足,再如黨建工作目標設置與實施與中心主營業務發展間存在偏離,所有這些都應成為增強中心黨建工作影響力的問題導向。中心的工作任務需要在全體職工的分工協作中得以完成,所以當前需重點思考如何使黨建工作的影響力下沉到每個業務崗位,如何使黨建工作的影響力成為每位員工的崗位意識驅動。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做以下探討。
近年來,對相關主題的研究大量涌現,筆者選取代表性的研究觀點給予概述:(1)有研究通過宏觀、微觀等角度對移動互聯網系統的黨建、全國新媒體黨建情況、“共產黨”微信公眾號等信息進行了分析,該研究認為: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媒體黨建規模逐漸形成,但是黨建整體影響力和傳播力還存在不足,所以需加強黨建思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需要進行制度的完善和改革。(2)有研究基于“互聯網+”背景提出,運用“互聯網+”助推黨建工作創新已是大勢所趨。提高黨建工作的傳播力、影響力,需進一步提高思想意識,創新工作方法,強化平臺建設。(3)有研究以短視頻模式下"五‘微’一體"黨建工程的創新與實踐研究為例,構建了利用新型網絡意識形態占領對象群體"微"領地,逐步提高黨建工作影響力的方式方法。(4)有研究指出,“互聯網+黨建”將互聯網空前廣泛的影響力與及時有效的互動性有機地融入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釋放出新優勢和新紅利,是值得積極探索的全新課題。(5)有研究認為,黨風建設既是一個政黨的外在形象,也是一個政黨內在的生命力之所在。創新基層黨組織作風建設是黨風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工作中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毋庸置疑,對于探討不動產中心黨建工作而言,以上研究所形成的觀點為本文的立論提供了啟示。對于上述研究,經過仔細梳理之后,不難發現,在新媒體時代充分利用線上黨建工作平臺以為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筆者也需指出:在對“增強黨建工作影響力”的認識中,需將“影響力”理解為能使黨建工作效果內化為對象的內心信念和意識驅動,進而形成“知、信、行”相統一的黨建工作成效。可見,單純利用“互聯網+”所提供的黨建信息覆蓋優勢,遠不能實現上述目的。將目標聚焦于中心黨建工作范疇,便要求需在線上與線下黨建工作平臺相融合的基礎上,使其工作成效落地于推動中心主營業務之中。
現實當中,制約黨建工作影響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結合工作實際,基于調研的基礎上,可將制約中心黨建工作影響力發揮的因素分析如下:
植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礎。所謂植根效果不足,表示的是黨建工作與實際工作結合的不深入,基礎不牢固。具體到不動產中心而言,植根效果不足的表現形式為,基層支部在推動中心黨建工作時,未能充分將黨建工作內容與中心主業發展相容,或者僅從一般層面推動黨建工作的開展。受到黨建工作植根效果不足的影響,使中心黨建工作有步入形式主義的危險,也因此弱化了中心黨員職工對黨建工作的關注度。之所以存在植根效果不足,可歸因于黨建工作主體未能主動聯系部門實際,來創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在問題導向下來認識“部門實際”,便是指影響部門主業發展的主客觀問題,而黨建工作便應在解決主觀問題和破解客觀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經驗表明,唯有首先解決了主觀問題,才能為客觀問題的破解提供主體力量。
現實當中,黨建工作最終需要落實到實踐,通過相應的實現途徑來完成。正如上文所述,黨建工作是由相互聯系的各黨建工作要素所構成的統一體,所以需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實現途徑。然而,目前中心在黨建工作開展中仍以線下工作平臺的運轉為主線,線上則主要以支部工作群為載體。線下工作平臺在運轉中所存在的不足為,在以政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工作模式下,難以使黨建工作獲得“知、信、行”相統一的效果。由于線上工作平臺主要針對支部成員(即黨員職工),其所釋放出的黨建影響力也固然作用于支部成員。黨建工作實現途徑單一的問題,可看作為是黨建工作植根效果不足的問題延伸,即在忽略植根性的情況下,黨建工作當然無需做出創新的舉動。
如上文所述,不動產中心黨建工作以支部為載體。作為中心黨建工作開展的載體,支部黨建工作主要針對的是支部成員。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對象范圍狹窄的問題較為明顯,也就是說,鑒于支部工作主要面對支部成員這一現實,其黨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職能壁壘。與此同時,因黨建工作存在著植根性和實現途徑等制約因素,所以這就弱化了黨員職工在團隊工作中示范引領作用的發揮。所有這些都導致了,黨建工作對象范圍狹窄問題的出現。
基于上述分析,結合不動產中心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從提升中心黨建工作影響力的角度,應著力從如下幾點展開工作:
只有將黨建工作內容與中心主業發展相融合,才能為增強黨建工作影響力提供客觀條件。具體而言,其主要對策為:其一,使中心基層支部為黨建工作內容的改造提供組織保障,即通過轉換支部工作重心,發動全體支部成員聯系崗位實際、發掘在各自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團隊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并將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并作為完成黨建工作內容植根性改造的問題導引。其二,在支部領導下需打破黨建工作的一般形態,應將黨建工作中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思想建設、廉政建設與中心主業發展相容,且在上述問題導引下尋找到黨建工作具體化的切入點。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等技術日益走向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黨建工作而言,也同樣如此。目前,學界和業界都十分重視將黨建工作與新媒體平臺相融合,這在現階段的有關研究中也得到大量反映。然而筆者認為,需形成線上與線下相協同的工作模式,通過發揮各自黨建工作平臺的比較優勢,實現1+1>2的黨建工作效果。具體的對策為,在線上組建支部學習工作群,并在中心網站上開辟黨建專欄。在線支部學習工作群的主要功能為,發布黨建工作通知,并推送可供在線學習的黨建工作文件。中心網站黨建專欄,不僅可以發布有關黨建工作的政策性消息,還可以聯系中心主業發展創設學習“標桿”的內容。線下則主要以支部政治學習、組織生活為載體,著重落實中心黨建工作的各項任務。
工會工作是黨建工作的有效補充。一直以來,在黨建工作中,工會工作的開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毫無疑問,在增強不動產中心黨建工作影響力過程中,也要同樣重視工會工作的重要性。為了使中心黨建工作對非黨員職工也產生積極影響,則需加強工會建設來聯動中心的全體職工。由組織隸屬關系可知,基層工會受基層支部的領導,并在基層單位設立工會小組。在組織建設中需提高中心全體職工的凝聚力,在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中需增進全體職工的崗位意識,所以在加強工會建設時還需進一步落實“幫帶”機制。具體的對策為,工會小組可組織開展職工文體活動(如戶外拓展活動),圍繞著團隊意識塑造和進取精神培育,開發出各類職工文體活動項目。在落實“幫帶”機制時,應以工作團隊、科室為單位,以優秀黨員職工為“領雁”,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將黨建工作成效貫穿于業務工作始終,并為成員提供引領示范作用。
除落實“幫帶”機制外,還需鼓勵中心全體黨員職工發揮示范引領職能。筆者認為,單純依靠思政工作難以在他們中間形成持久的示范引領意愿,在實踐中還應配套一系列的獎勵辦法。如,在中心年度考評時,針對黨員職工可增設“群眾測評”一欄,中心黨支部再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設置評分細則,并配套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等相關政策。這樣一來,就能在中心范圍內顯著增強黨建工作的影響力。
黨建工作事關重大。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黨建工作應始終擺在突出位置。新形勢下,在不動產中心黨建工作中,提升影響力顯得尤為必要。在對“增強黨建工作影響力”的認識中,需將“影響力”理解為能使黨建工作效果內化為對象的內心信念和意識驅動,進而形成“知、信、行”相統一的黨建工作成效。為此,需從完成黨建工作內容的植根性改造、形成線上線下相協同的工作模式、加強工會建設聯動中心全體職工、鼓勵黨員職工發揮示范引領職能等四個方面增強黨建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