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新聞中心,山東 淄博 255120)
《2021年傳媒業的20個預判》中提到,媒體融合進入新階段,傳統媒體存量持續“緊平衡”。媒體融合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歷史過程,多年來,歷經頂層設計、改革轉型、平臺轉換、新舊融合、市場更替,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無處不在的生活日常。2021年是“十四五”元年,也是媒體融合全面發力、構建體系、提質增效的決勝之年。作為企業新聞媒體,在深度融合過程中,如何做到移動優先、智能傳播、化繁為簡,需要我們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規劃。
(一)數說互聯網。《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在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互聯網大會開幕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中國網民已達13.1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人,5G終端連接數超過6600萬,電子商務年交易規模為34.81萬億元,網絡支付交易額足有249.88萬億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2020年中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量達4.84萬戶,較2019年增加了0.34萬戶,同比增長7.6%。所有這些,都說明這樣幾個問題:(1)新的網絡信息傳播正在普及,新的網絡商業模式正在誕生,新的網絡生活憧憬正在成長。13億多的網民構建出來的虛擬世界正不斷展示著改變現實的力量。(2)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國人都已經和互聯網有過親密接觸,“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悄然到來。網絡新聞、評論跟帖、論壇、博客、郵件、微信、微博……網絡新媒體迅速發展,輿論信息隨時隨地互動傳播,規模龐大的中國網民早已不再滿足于從網上獲取資訊,他們已經成為信息的創造者和傳播者。
(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互聯網觀看電視。媒體行業的迭代變化,使電視行業遇到了歷史性的轉型挑戰,電視在擁抱互聯網的同時,也完全脫離了原來的傳輸渠道,搭上了互聯網通道的快車。電視已不需要廣電網絡這輛“專車”,廣電網絡的用戶支持數逐年下降,幾乎“命懸一線”。電視的內容通過網絡傳播,增大了受眾范圍和社會影響,而網絡增加了電視內容也顯得更有可觀性和吸引力,這是不爭的事實。在互聯網媒體、移動終端媒體和社交網絡媒體沖擊下,傳統廣電市場影響力逐步下滑。傳統收視率已經被IPTV、視頻網站、有線用戶回看等分割。網絡視頻平臺的發展直接挑戰廣電的傳統媒體地位。
(一)傳統電視迎接巨大挑戰。一直以來,電視媒體以“你聽不到的讓你親耳聆聽,你看不到的讓你親眼目睹”的傳播優勢和時效性、現場感、方便快捷等特點而走在傳統媒體的前列。它豐富的資訊、娛樂內容和具象化的傳播樣式,使之在市場控制和盈利模式上一直擁有強勢地位。面對新媒體咄咄逼人的挑戰,電視媒體原有的單向傳播模式的短板才日益突出。為什么呢?目前電視媒體多數是單項傳播,好像對學生灌輸式的教育,講的對錯你都得聽,最多煩了、換臺。當然,現在也有些節目開始具有互動功能,比如,“中國輿論場”,可以發表你的看法,表達你的意見。民眾參與的越多,說明越深入人心,參與的越少,說明越偏離了事件的核心。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借鑒吸收新媒體的優勢,使我們所從事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升影響力呢?
(二)企業新聞宣傳的服務對象。說到新聞宣傳,首先要對我們所從事的工作進行準確的定位,按照馬克?杜澤的網絡新聞學說的劃分,網絡新聞劃分為工具型新聞:服務于特定的受眾需求;定位型新聞:通過評論和分析,幫助理解受眾世界;監控型新聞:提供自上而下的信息,通過問答的形式與公眾聯系;對話型新聞: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沒有嚴格的劃分,新聞專業地擴大了社會和公民的對話。具體到我們煤炭行業和我們的企業來講,我們所從事的是記者工作又不是專職的“記者”,從事的是新聞宣傳而又不是社會上的那種“新聞宣傳”,按照馬克?杜澤的網絡新聞學說,我們所從事的新聞就是:工具型新聞。我們就是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進行新聞宣傳,服務的受眾就是企業的全體干部職工。
定位準確,才能有的放矢。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工具型新聞,面對的是特定的受眾需求,也就明確了工作的方向。
(一)播出平臺的現狀難以為繼。較早以前,我們企業的電視網絡、電視用戶就移交給了地方(青鳥網絡公司),移交以后,造成我們原有的網絡結構七零八落。尤其是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后,造成電視用戶大量流失。原有的網絡用戶由主輔分離以前的5萬戶減少為公司機關及機關附近單位的5000戶。按照上面的推算,我們的電視機頂盒數量最多2000戶。另外,近年來,隨著企業煤炭生產主戰場逐步向外轉移,絕大多數的單位人員都遠離機關大本營,單位分散、人員流動性大,對于企業的方針政策、重點工作、階段要求等信息需求強烈,能否在短時間內及時收到相關信息,成為一種福利、一種需求、一種夢想。
(二)互聯網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方向。如何讓夢想變為現實?中央領導已經從頂層給我們進行了設計,提出了要求。2014年8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的創新發展思路,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近年來,在傳統媒體市場占有率、話語權、影響力不斷下滑的趨勢下,新媒體卻是異常活躍,傳播途徑增多,海量信息聚集,成為信息時代傳播主力軍。傳統媒體只有和新媒體優勢互補,利用長久以來形成的采審刊播體系,利用原有成熟的傳播路徑和互聯網新型的傳播路徑,才能彌補自身存在的缺陷,達到資源充分、優化利用。
網絡電視臺是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直接接合的產物,它利用新興的技術手段和架構,既保留傳統電視的專業性、深入性,又以其可自由定制的個性化樣式打破傳統電視媒體相對僵化的制播模式。
(一)淄礦手機臺基本設想: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話:“大屏上小屏”,改變原來看電視的方式。設計、開發一個手機平臺也就是一個手機APP,把相關內容搬到手機客戶端上去。新聞制作完畢后,經過一定的軟件傳上去后,安裝客戶端的移動用戶就可以觀看新聞了。這樣,實現了隨時隨地觀看,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也符合我們企業的分布實際情況,不管是省內的機關總部、淄博老區和濟北礦區,也不管是陜西、甘肅還是內蒙,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收看新聞。
(二)淄礦手機臺的運營思路:一臺、一網 + app聯動: 一臺。現有的電視臺制作流程不變、播出方式不變。還是執行一、三、五制作,打包后在電視上和戶外大屏幕上進行播出,鞏固老用戶,滿足機關和附近單位的收視需求。一網。電視新聞傳輸到淄礦網站,供具備條件的干部職工在線觀看。APP聯動。手機臺上線運行以后,對制作的每周三期電視節目進行拆分,分成若干單條,按照設定的相關欄目分條傳輸,充實到各子欄目中,自己建矩陣、自己進行后臺管理,方便隨時更新。
手機電視臺的成功探索應用,為企業新聞媒體融合帶來了借鑒和思考。隨著媒體的快速發展,自媒體已經充實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哪里有受眾,哪里就是新聞宣傳的主戰場、主陣地。因此,宣傳工作也要堅持不斷創新、主動轉型、順勢而為。
(一)開辟新聞宣傳新途徑。搭建抖音、快手等宣傳矩陣平臺,注冊官方抖音號,作為第五個宣傳平臺運營,并制定抖音官方號管理辦法。通過考核激勵措施,開展宣傳推廣活動,通過與外部媒體展開合作交流等方式,快速提升抖音的影響力。探索現有四媒體宣傳內容的融合發展,形成以二維碼鏈接等更加簡捷、普遍的形式,促進媒體宣傳的融合,拓展新聞宣傳的渠道和方式。
(二)轉變新聞宣傳新方式。著眼于宣傳方式和方法的準確定位,由宣傳企業內部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各基層單位亮點工作,向宣傳企業整體工作亮點、對外宣傳產品轉移。宣傳方式上,由原來的各媒體各自為戰轉為共同開展欄目和專題宣傳,探索推進四媒體共同謀劃、開設、管理、實施為一體的綜合性專題宣傳,在實現媒體融合,提升新聞宣傳含金量,豐富宣傳內容的同時,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三)探索媒體融合新機制。逐步優化編審流程、簡化新聞制作步驟,整合各媒體資源,完成報紙、電視、網站、微信從“相加”“融入”階段,到“融合”階段的平穩過渡,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體融合目標。同時,在人員管理機制上下功夫,四媒體之間實行人員輪崗和兼職,打亂原有各自為戰、互不聯通的工作格局,從日常工作上逐步打破各媒體工作界限,培養更多新聞宣傳“多面手”,從人員管理機制上實現媒體的徹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