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帥 魯迅美術學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日益提高,油畫作為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其畫面表達、手法運用等都影響著人們的審美。形式美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本文主要分析意象油畫中的形式美法則再現,探索當代意象油畫的進一步發展。
意象一詞從古典文學角度來看屬于審美范疇,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意象美蘊含其中,源遠流長。著名北京大學教授葉朗先生曾說:“意象,是情趣和形象二者之間的結合。”而著名美學家汪裕雄先生也曾表示意象的關鍵在于“象”,這里的“象”就與葉朗先生的“形象”意義不謀而合,既可以是實實在在的具象,又可以是虛無縹緲的抽象,但歸根結底在油畫中的呈現就是富有情感和意義的“形”。這樣看來,形式美在意象油畫中的最初呈現更像一種思想感情寄托,以實物念無形。
意象油畫是藝術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又是藝術作品通過形象表達手段展現特殊含義的途徑,創作者利用創作技巧和美的表達對藝術的具體展現就屬于形式美的呈現,這種呈現通常沒有局限性。“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此詩句的含義與油畫意象創作異曲同工,展現的是技巧與情感的融合,是心境達到最高境界時的藝術創作表現。基于此,意象油畫中的形式美一般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思想,也是創作者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所領悟出的,作品中的肌理、造型、筆觸、畫面呈現等在一定藝術手法下的組合就構成了形式美表達,最終的意象油畫能夠展現出虛實、氣韻、情感、規律等不同的美學享受。
形式美法則在意象油畫中再現最主要的呈現方式就是情感意境的表達。早在20 世紀的油畫藝術中就有用作品抒發情感的概念,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藝術家凡·高,他的作品《向日葵》被后人所熟知。這一作品就是凡·高先生將個人情感作為創作主線,用將物體描述作為輔助的形式充分表達愛情、生命力、熱情及對生活的熱愛,這就是最典型的藝術情感抒發,同樣也是意象油畫中形式美法則展現美與情的經典代表。藝術家的創作大多離不開自己的生活經歷與所見所聞,形式美法則所呈現的意境情感也主要來源于此,所以說意象油畫有時也飽含生活氣息與人間煙火。
換言之,形式美法則在意象油畫中的再現也受到情感表達的制約。一般而言,油畫藝術家對生活的感悟和物體的認知會更加深入,同樣的風景在油畫創作者眼中也是內涵豐富的。例如,吳冠中的作品《迎春》,在作者眼中它沒有更多具象的色彩,而是以大量線條為主的一種穿插美感,樹枝、嫩葉、人家都在畫面中匯成了一種別樣韻味。意象油畫在創作過程中還會與傳統文化和其他藝術進行融合。在形式美法則的呈現方面也飽含地域文化特色,整體充滿思想與情感的雙重表達。
意象油畫的創作從某種層面上看也屬于對語言表達的提升,就如將腦海中的畫面通過語言進行描述,再利用畫筆進行具象展現,形式美法則在意象油畫中的再現就是一種對語言表達的藝術提升。道家學說中講“形”即“厚德載物,大象無形”,看似“無形”,實則“大象”,經過時代的演變和進步發展成為匯入主觀情感后的藝術升華,因此,形式美法則的再現也就更多地表現為主觀意識下的語言表達呈現。
意象油畫創作如果沒有形式美法則作為支撐,那么作品的情感表達與語境提升將會讓觀者難以捉摸,模糊的作品意象會造成觀者的審美疲勞。運用形式美法則,抽象無形的情感理念和語言意境表達就有了具象化的處理手法,形式與美的規律性呈現、畫面對語言的升華展現,給意象油畫帶來了充足的藝術美感,同時也拉近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總而言之,形式美法則在現代意象油畫中的再現所表達的美是以創作者的主觀情感因素為支撐的,通俗來講就是意象油畫中的形式美呈現是創作者通過美術理念和繪畫藝術對語言情感與心境的表達,是油畫藝術家自身的藝術境界提升。隨著時代更迭,形式美法則在意象油畫中的再現逐漸變化,但從意象表達意義上來看,其更多的還是與創作者的主觀心境有關,在未來的油畫領域中的再現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