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凌云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水墨藝術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代表之一,經過歷史沉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形式美。其內在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其外在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以點、線、面構成的抽象視覺符號為主,利用水的調和、渲染形成“墨分五色”、干濕濃淡的藝術美。齊白石“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主張表達出中國水墨藝術“意象”美;“計白當黑”中的留白則表明無畫處處是意境;五字訣“清、潤、沉、和、活”又凸顯出對水墨藝術筆墨的要求。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文化也在傳承中不斷尋求新的發展和創新。將傳統水墨藝術與現代包裝設計結合,可以創造出更符合大眾審美的民族化、個性化、多元化風格的包裝設計。
產品外觀吸引力作為包裝設計的首要要素,需要具有直觀簡潔、裝飾性、肌理材質、色彩對比等藝術視覺效果。而水墨藝術本身具有“平淡天真、意趣高逸”的審美意趣,包含意象性、裝飾性、簡潔性、個性化等特征。水墨元素帶有空靈的氣韻氛圍;以黑白為主的墨色,將水與墨的調和、渲染表現出干濕濃淡的豐富層次;運用提、按、頓、挫的筆法表現出節奏與韻律;筆墨精練“以少勝多”,以極少的畫面要素傳達出所需的畫面信息等,這些無不顯示出水墨藝術的魅力。與包裝設計特點的一致性,讓水墨藝術融入包裝設計成了必然性結果。
真正的藝術融合不是簡單的形式應用,旅游文創產品具有顯著的文化特征,設計者需在包裝中呈現湖北地域文化屬性,還要納入水墨藝術審美內涵及文化觀念。作為中國語言藝術,水墨藝術主要包含了中國文人畫傳統。近代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文人畫講究筆墨情趣,重視書法、文學等修養,運用象征性的筆墨符號,強調抒發“性靈”和畫面意境的表達,將自我性情與作畫物象合二為一。當前社會處于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當代人文審美繼承了傳統的文人氣息,將傳統水墨審美與現代性融合,呈現當代的水墨藝術在湖北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傳承,在實現水墨藝術外在美的同時,還需要傳達內在價值,更重要的是融入地域性特點及文化觀念等內在意境。其外在鮮明的視覺沖擊力有利于引發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共鳴,從而表達出產品深厚的文化內涵。
在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傳承水墨藝術,就必須突出它的形式特點。產品的包裝外觀是消費者對文創產品最直接的認識,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包裝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水墨藝術語言符號、構圖、色彩搭配或空間意境等方式,突出水墨藝術在包裝設計中的特征。比如,水墨藝術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強調“詩、書、畫、印”一體結合的形式,構成了獨特的水墨藝術傳統。它講究“以書入畫”,即運用書法用筆,以線條的深淺、粗細、濃淡、虛實等,將畫面中的意境、節奏、韻律表現出來。書法用筆本身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意象,如衛夫人《筆陣圖》中記載“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有形”,表現出書法線條的法度、節奏。元代趙孟頫就倡導用“飛白”“永字八法”來刻畫物象形神。
水墨藝術講究“詩畫同源”,北宋蘇軾明確提出了詩畫在藝術本質上具有一致性:“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將詩意與水墨畫畫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升華了作品意境。鈐蓋印章也是水墨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印章的融入為以黑白為主的水墨藝術“錦上添花”,帶來豐富的視覺效果。此外,水墨藝術還包含豐富的筆墨技法,如寫意山水畫基本技法“勾、擦、點、染”等,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筆墨語言。將這些水墨藝術的特點與包裝設計相融合,可在湖北旅游產品包裝設計中展示出水墨藝術獨特的形式美,同時需要注意旅游文創產品包裝上主題與形式的統一。
水墨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特征,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及構建中具有跨文化的全球性意義。當前國內文創旅游產品發展已呈現出爆發式熱潮,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也隨之成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及產品宣傳推廣、營銷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旅游文創產品包裝中融入水墨藝術,繼承并創新當代水墨語言,滿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有助于突出產品包裝造型的裝飾性效果,有助于展現包裝設計中獨特的水墨肌理、個性化的筆墨語言,有助于凸顯產品的文化內涵及所蘊含的深奧哲學思想、審美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湖北旅游文創產品的市場生命力,達到傳承荊楚地域旅游文化,打造出湖北新形象、強化新品牌的目的。
創新是文創產品持續生存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文創包裝設計需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關注大眾審美趨勢,改變陳舊的設計思維理念和雷同的表現形式,不斷提升產品的優勢。設計者應在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傳承水墨藝術傳統,同時創新當代水墨藝術的表現形式,將水墨藝術巧妙地融入包裝設計中,豐富設計創意,進而體現出文化傳承的附加價值和藝術美感,以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提升旅游文創產品的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選擇商品不僅關注外觀,還會選擇吸引力更強的商品。新的消費理念對包裝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創意性在包裝設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設計不僅要突出產品造型裝飾性效果,還需要直觀地、完整地傳達出品牌產品的特點、功能,并呈現出產品的創新性和趣味性,準確地表達出設計思維,使產品更具獨特性和競爭力,進而提升產品的氣質和魅力。創新思維是設計師發展的動力,而水墨藝術是創新思維不竭的源泉,水墨創意和包裝設計相結合的模式應運而生。湖北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應在找準市場定位的前提下,利用水墨創意提升旅游文創產品的內在價值,并通過這種創新設計思維引導和啟發受眾,從而進一步增強產品的良好體驗感和藝術美感。
傳統水墨藝術以紙筆墨為媒介來表現韻味,其表現形式非常豐富。比如“點”,在《芥子園畫譜》中,單個可以分為圓點、橫點、豎點等,組合型的有個字點、介字點、胡椒點、梅花點、菊花點、鼠足點、松葉點、大小混點、垂藤點等,數量多達幾十種。全球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審美價值取向上求新求變,反映到藝術設計上是追求思維和設計方式的創新,體現出藝術與技術、審美與功能的完美結合。當代設計中水墨藝術的表現形式趨向幾何化、抽象化、秩序化、意象化。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使水墨形式的創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現代平面設計師靳埭強的作品《九九歸一》就是用電腦設計軟件制作出來的水墨風格作品。通過水墨線條兩個“9”字的干、濕、濃、淡及飛白的用筆變化,造型上組合成回家的“回”字,巧妙地形成虛、實空間的相輔相成,寓意澳門回歸,讓人印象深刻。由此不難看出,在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創新水墨藝術,應遵循當代的審美和設計方法,需要注重水墨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切實結合湖北旅游特色,突出文化內涵,從而提高產品的現代設計感。
水墨藝術文化形式的轉變已成為歷史主題,舊的法則被一再打破,文化的多元態勢全面展開。水墨風格的多元化發展與中西文化設計理念的融合,促使水墨風格在產品包裝設計中應用的“革新”。這不僅是圖像內容上的創新,也加快了水墨語言的轉換,創作技法的超越和新觀念的建構。當代水墨藝術擺脫了原有傳統材料的束縛,在新的材料和媒介上尋求突破,創新不同的水墨表現風格,如“表現性水墨”“抽象水墨”“觀念水墨”“水墨裝置”等。綜合材料應用試驗如金銀粉、箔、牛皮紙、丙烯、油畫黏合劑、白乳膠等,加上拓印、潑灑、揉紙、拼貼等不同技法,增強了不同肌理、不同質感的視覺感受,使水墨藝術在材料觀念上更接近現代藝術,視覺沖擊又包含質樸淳厚、蒼涼悲壯之感[2]。可見,在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應用不同風格的水墨藝術,有利于實現產品包裝設計多樣化風格創新,為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體驗和欣賞的方式。
綜上所述,傳統水墨藝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水墨藝術與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的融合,需要我們把握好當代水墨藝術的審美與文化觀念,以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傳承水墨藝術形式美,可以對水墨藝術的創新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水墨藝術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又為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增加了文化藝術內涵,通過準確定位湖北旅游市場需求,研究在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水墨藝術的創新設計思維、多樣化形式及多元化風格的表達形式,有助于設計出獨具水墨特色的湖北旅游文創產品包裝設計,進而促進水墨藝術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