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哈爾濱師范大學
“思兒”這首唱段主要是講述了楊母思念兒子楊曉冬,在月光下深情的獨白,并表達了自己盼望兒子早日歸來、抗日戰爭早日勝利、人民早日獲得解放的心情。歌曲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要求演唱者不僅具備較強的聲樂技術能力,還應具有良好的舞臺駕馭能力。
筆者認為,從優先順序來說,第一位當然是聲音。包括用嗓、口腔共鳴、氣息等。要想科學地演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跟一個人的悟性、耐心與練習都有極大的關系。例如,在“思兒”這首作品中,演唱者的角色是楊母,所以在聲音上需要進入一個老太太的聲音狀態,聲音應適當拉寬、放深,以更貼近人物的形象。
第二是情感。這需要歌手對詞、對旋律的感悟要強,在學習中不斷地揣摩作品的感情,仔細推敲每一句的語氣及感情,這跟演唱者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思兒”這首歌曲分為四個段落,每個段落表達的感情是不同的。
第三是感受。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各有不同,閱歷的增長、情感的變化與音樂知識的積累,都會對音樂的感受產生影響。在演唱“思兒”這首作品時,一個強調的重音、一個不換氣的長拖音、一個人的咬字方式或者一個突然的收尾,這些都來源于歌手本身的感受與理解,因此不同歌手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第四是節奏感和音準。在“思兒”中,每段的節奏都有變化,并且在這首作品中加入了戲曲的元素,對音準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個人的節奏感與音準是天生的,這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這樣的基礎,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雖然我們不能與音樂天才相提并論,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質。這就是業余歌手和專業歌手的區別。就楊母的形象而言,在走路或者坐姿等方面,需要呈現出一個老太太的神態。歌手演唱時的形象,也就是舞臺表現力。好的演員、歌手,動作、表情都會有代入感。
一首優秀的、經典的歌曲若沒有歌唱者把它唱活,終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因此,歌唱者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尤為重要。結合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選段“思兒”,筆者認為,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時,在對歌曲進行處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內涵,即指作品的思想感情。當我們剛剛接觸一首歌曲時,不應急于唱譜,應去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時代背景,并反復朗讀,思索其內在的思想感情,并細細地去感受。歌唱者對一部作品的理解越深刻,感受就越深,在演繹時的藝術表現就越真實、越完美。
意境想象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想象力,在完整理解作品的同時,歌唱者演繹作品時一定要有代入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所有的畫面盡在眼前,自己就是歌曲里的主人公。在演唱“思兒”時,歌唱者要把自己當成楊母,只有入戲,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楊母所要表達的情感。
對于一名優秀歌唱者,駕馭各種聲音及音色變化的能力也很重要,歌唱者應努力唱出歌曲內容需要的效果,更貼切地表現作品。“思兒”中的角色是楊母,因此,歌唱者在演唱時聲音要更貼近人物形象,真正體現出一位母親的形象。
這首“思兒”來自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具有一定的民族時代性,歌曲加入的戲曲成分與民族特色,都是其本身的特點,也是作品本身的韻味。一名優秀的演唱者不但能認識和確切地傳遞歌曲的藝術意境,同時還能通過“二度創作”去發掘歌曲里隱藏的東西。
理解了歌曲的真情實感后,歌唱者應在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問題上進行細細的揣摩,在一字一句上都下足功夫,反復練唱,認真尋味,這樣才能夠找到恰當的表現手法。
本文對歌曲聲樂分析、藝術處理及歌唱的表演藝術的掌握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總的來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是民族歌劇與抗戰題材相結合的作品。“思兒”作為歌劇中的一首經典選段,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