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飛
(河南省濮陽市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濮陽 457000)
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特征與公共衛生事件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首先,事件的發生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是突發的、難以預測的,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等因素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其次,事件的發生往往波及群體。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往往同時波及多人,對其學習、工作、生活、心理狀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最后,事件處理的綜合性強。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大學生健康威脅強,造成的負面影響大,對待事件的危機干預、原因調查、善后處理、防護防控等則需要多系統、多部門的協調配合,必須在政府和學校管理層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解決。
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是一項“多方聯動,以生為本”的復雜工作,并不是單一部門或者單一機構所能承擔和部署的工作,這需要政府及學校統一領導協調,結合校內行政部門的行政職能進行安排與部署。在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中,輔導員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一是輔導員崗位的聯動性。在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中學生層面的工作需要輔導員進行落實和開展,是學校與學生間溝通的重要“橋梁”。二是輔導員崗位的重要性。在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期間學校各部門與學生相關的各類會議的精神、工作安排及決策需要通過輔導員向學生進行傳達,學生信息的統計也需要輔導員進行匯總和上報。三是輔導員工作性質的多樣性。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三因”理念,這充分說明輔導員工作方式和類型的多樣性,輔導員要在學校防控部署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狀態、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期間學生的思政教育及校園突發狀況等進行排查與反饋。
當前信息傳播方式、形式和渠道多樣化發展,對高校輔導員的危機管理能力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信息收集整合能力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直接影響著是否有效防范和化解危機。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初期,合理的技術運用和及時的信息公開能有效平復恐慌情緒、減輕管理負擔。高校輔導員必須堅持信息公開透明的原則,積極地構建信息公開和網絡聯絡體系,有效安撫學生的慌亂情緒,防范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演變成更大范圍的校園危機。
擬定工作預案是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必要準備。在教育系統公共危機預案方面,我國專門出臺了《教育系統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教育系統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政策。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前后必須依據上級有關事件處理的部署安排,結合學校和二級學院的實際情況和工作要求,有效地監測和評估校內外環境中影響教學秩序和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不安全要素,有效收集、分析和評估危機信息,發布警示、擬定或調整個人相關工作預案。
與危機事件處理應對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學生、家長、教職工和政府等主體。輔導員作為高校管理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構建一個穩定、高效的危機協同管理網絡為出發點,最大范圍和最大限度地調動和運用校內外資源,拓展各利益主體的參與渠道以及積極推動利益主體的聯動合作。同時,在高校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責任機制中,輔導員必須做好與宣傳部、教務處、醫護部、宿管中心、后勤部等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工作。
鑒于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的復雜性、偶然性和潛在危險性的特征,輔導員必須重視儲備和積累公共衛生知識,深化和豐富安全教育的內涵。(1)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輔導員必須掌握扎實的理論儲備、知識積累和心理素質。以臨危不懼的品格素養、運籌帷幄的大局意識和隨機應變的協調能力不斷提升應對危機的底氣與能力。(2)公共衛生知識的宣傳、普及。在強化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利用多種活動或實踐形式加強學生關于公共衛生健康知識的學習,尤其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概念、預防措施與應急知識。如將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健康課程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教育或日常衛生知識講座中。通過“以賽促學”,定期開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校園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警惕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風險源頭多重、信息發布多頭等問題大大增加了信息摸排工作的難度,輔導員在危機應對中必須以高度的靈敏性密切配合各方力量暢通信息溝通機制。(1)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可能轉變為網絡輿論的風暴口。輔導員在危機期間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及時矯正輿情偏差,實時發布或轉發學校通知和權威消息,引導學生不信謠、不傳謠,自覺服從危機防控工作安排。(2)高效利用網絡資源和輔助辦公軟件。借助互聯網終端和終端App,開展問卷統計、追蹤核實、“云班會”和談心談話等活動,尤其是在與學生“鍵盤對鍵盤”的“云溝通”情況下,避免出現“失聲”“失語”甚至是“失靈”現象。(3)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輔導員可依托“學校—學院—班級”三層危機防控管理體系,以學生骨干和學生黨員為兩條主線,形成圍繞信息統計與摸排為重點的危機防控工作網格。
明晰輔導員的育人職責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的有效保證。把好學生思想關,輔導員必須多措并舉。(1)宏觀層面上提升關于制度自信的教育引領能力。深度挖掘和把握關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生動素材與案例,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制度優勢之下“全國一盤棋”危機應對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中華兒女在突發性公共危機中呈現出的中國精神、中國效率與中國力量;引導學生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認同與自信。(2)微觀層面上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輔導員要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輔助性作用,嚴格依照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內容以及要求開展的線上思政教育工作,挖掘宣傳在危機防控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引導學生將個人遠大理想抱負落實到勵志成長成才的實際行動中。
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人生閱歷和認知能力受限的學生群體可能出現恐慌情緒和焦慮反應,輔導員務必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建設。(1)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通過網絡咨詢、電話訪談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防控工作危機,樹立理性、平和的心態,主動和持續關心對于受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影響較大、出現明顯應激心理反應的學生。(2)用心做好人文關懷。在特殊時期,輔導員要指導學生自覺落實防護措施和遵守地域防控工作要求,積極關注和評估學生身心狀況。針對學生不同心理問題,分類引導建立“一人一檔”臺賬,開展“一人一策”幫扶。同時,補充和深化學生群體的生命安全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和體味生命價值和生活意義,引導其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發展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和危害性大等諸多特點,既考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考驗高校思政及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對高校輔導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極強的破壞性,站在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要做到零延遲響應、無死角應對,快速反應,迅速行動,精準建立學生健康信息臺賬,真正做到學生排查全覆蓋,信息報送無遺漏,確保特殊時期學生的健康安全及防控工作萬無一失;還要強化組織聯動能力,實行多維網格化管理,充分調動家長、任課教師、班干部、學生黨員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家庭、學校及學生多元聯動、協調配合的良好局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時,大學生作為網絡輿情的主體,其思想行為認知能力、網絡信息鑒別能力、網絡言行約束能力等都對高校輿情工作有重大影響。鑒于大學生心理上還未完全成熟,社會認知及價值判斷方面也不穩定,高校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到輿論引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輿情應對及輿論引導能力,主動搶占網絡輿論及大學生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積極發聲、正面引導,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堅決做好特殊時期大學生的輿論引導工作。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明顯提高。這對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面對時代特征和個性特征顯著的“00 后”學生群體,高校輔導員要把握特殊時期的教育契機和切入點,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善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豐富網絡思政教育方式,以大學生樂于接受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育人服務工作,提高育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處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輔導員要主動應對新形勢、新要求,準確從自身角色定位出發,以高度的思想自覺、高度的政治素養和切實的行動舉措,堅守思想政治工作主陣地,詮釋作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