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怡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屬于對公眾健康和安全產生一定影響的事件,目前在衛生公共事件突然發生并且迅速傳播的情況下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合理進行相關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環境下需結合相關信息的發布特征,制定完善的應對方案計劃,保證信息的合理發布處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信息發布與之前的非典疫情等相比具有模式固定性的特點,信息發布的內容與頻率相對固定,尤其從整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間跨度層面而言,主要是官方機構進行相關信息的正式性、準確性、真實性傳遞,成為公眾獲取權威信息內容的重要平臺。在此過程中對信息發布平臺和通報模式進行統一和固定處理,有助于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通報權威性與信息的可讀性,為群眾準確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提供便利。從實際情況而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發布內容框架、方式具有固定性特征,例如:WHO 主要是將PDF 的文件報告形式作為信息發布的固定性方式,以表格形式、圖片形式發布全世界各個國家、我國各個省份的病例信息,此類信息發布格式更為權威、更為正式,人們可以利用表格與圖片直觀、迅速了解關鍵性的信息。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發布是將文字報告作為主要的部分,內容具有固定性特點,主要發布確診、新增、疑似、累計治愈的病例信息與死亡的病例信息等。在后期階段又劃分成為現有病例數據、累計病例數據的格式內容。早期階段某些具有權威性的部門傳達各個省市統計的病例信息,之后則是整體性匯總通報全國的病例情況,雖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各個階段所發布信息內容存在一定的變化,但是整體的變化幅度較低,可以準確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展的情況反映出來。另外,信息發布的頻率具有固定的特點,我國衛健委部門每天都在網絡中發布事件的最新信息,CDC則是每周一、周三、周五時間更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某個時間段范圍之內信息發布的內容有著固定化的特征,可以提升群眾對信息了解的便利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布的范圍會在事件蔓延之后不斷增加,事件防控的各個階段無論是通報內容、數據類型或是通報的方式、版本、篇幅,都會有不斷增長的特征。事件發生最初階段病毒尚未在全國傳染所發布的信息只局限于武漢市的病例,例如:武漢市衛健委發布的第一份可見相關信息屬于2020 年1 月11 日所發布,在這個通告中明確了武漢不明肺炎被初步診斷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引發的疾病,除了對相應的數據信息和使用的舉措信息進行介紹,還明確有關行業專家已經密切關注疾病情況、開展相應的研究活動,在報告中也指出了病例患者屬于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經營人員、采購人員,在1 月1 日已經對這個市場進行關閉采用了防疫方式,提醒如果群眾有發熱現象、呼吸道感染的現象就要立即就醫,可以展現出對群眾身體健康的密切關注。在此之后依然是武漢市衛健委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通告的內容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簡短,直到2020 年的1 月19 日,發布信息中明確了部分病例不存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接觸史,1 月20 日的信息發布中,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典型癥狀進行介紹。隨著國內和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范圍的不斷拓展,相關信息發布的通報涵蓋的數據類型開始逐漸增加,涉及到我國各個地區的報告數據,海外的病例數據,相關信息發布的標題也從最開始的只有日期轉變為準確的時間點信息,為公眾群眾做出相應的回應。從實際情況而言就是在事件發展演變的情況下,社會群眾對相關信息發布的需求量與需求點開始增多,信息發布呈現出固定的頻率和內容,重點為人們發布新增病例數量和累計病例數量、死亡病例數量、治愈病例數量,詳細報告死亡病例的癥狀、表現情況和基礎性疾病情況、簡單描述救治的流程,此類信息能夠為群眾提供較為完整的信息鏈,使得群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展有著直接了解。由此可見在此次相關信息的發布過程中,主體、范圍、對象、數據種類與數據數量具有對著事件發展快速演變的特征,發布信息的形式也有所變化,主體從地方轉變為國家、范圍從地方轉變為全國乃至于全世界、數據類型和數據發布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已經從之前的單一性文字信息發布轉變成為新聞發布會每天實時性的發布[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階段相關部門和機構信息的發布能夠彰顯出對群眾的關切,尤其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下很多群眾開始形成了恐懼和恐慌的心理,形成了保護自身的迫切信息需求,而在部門與機構所發布相關信息中多頻次出現如何預防的信息內容,例如:結合社會群眾的自我防護需求發布佩戴口罩是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最主要的措施信息,為社會群眾科普如何準確佩戴口罩,甚至還在網絡中設置了相應的口罩科普界面;按照群眾的需求提供各類防護信息,增強群眾對政府公共服務的滿意度。除此之外所發布的相關信息內容中還涉及到病毒知識科普、防控措施科普、疫苗研制科普等等,為社會群眾大力宣傳已經研制出來的疫苗信息內容,使得社會公眾可以按照信息發布的內容進行自我防護。另外在所發布的相關信息中還有辟謠的內容,澄清不正確的信息、看法,避免謠言傳播對公眾造成不利影響[2]。
雖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布內容非常重要,但是發布形式也對信息的可讀性、群眾獲取信息效果等產生直接影響,例如:WHO 采用PDF 格式發布相關的信息內容,能夠增強信息發布的官方性和權威性,我國衛健委所發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主要利用文字描述、圖片和表格描述,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點。尤其是在衛健委設置相應的專欄、為人們傳輸數據報告的過程中,可通過表格形式、圖片形式等為社會群眾動態性、靈活性發布各類相關信息,增強信息內容的可信度,為社會群眾提供高質量的信息發布服務[3]。
雖然目前我國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布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為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合理性,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還需做出進一步的努力,主要建議為以下幾點:
建議在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過程中將新聞發布會作為政府部門與媒體之間相互溝通的渠道,利用新聞發布會不僅能夠保證信息發布的準確性。還能達到信息各方之間雙向互動的目的,打造良好的政府和群眾之間雙向溝通關系。在此期間可以利用雙向溝通的方式準確了解社會群眾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需求,在官方網站為群眾解答問題,結合群眾對于輿論的疑問提供權威準確的信息,使得群眾對事件相關信息有著全面了解,消除恐慌心理和焦慮情緒,提升信息發布的高效化水平[4]。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出現在“發酵”期間有著各類輿論信息,導致社會群眾出現恐慌心理、恐懼的情緒,在此情況下建議權威部門或是機構在信息發布的過程中重點了解輿論中錯誤的信息、負面的信息,相對應發布準確、權威信息內容,尤其考慮到一些自媒體為了能夠增加流量發布錯誤、不真實的事件相關信息,此情況下有關部門和機構應強力打擊虛假信息,在網絡平臺中設置信息發布的專項模塊,集中性為社會群眾規范性、及時性傳播信息,避免不良自媒體趁虛而入。另外為改善相關信息內容發布的規范性,必須為所有信息發布的主體提出內容的規范性標準要求,無論任何信息發布主體只要發布相關的信息或是短視頻等內容,都必須要確保符合規范性的標準,一旦發現有標準不符的現象就杜絕相關主體發布有關的信息,如果存在嚴重的輿論不良導向現象、信息不準確的問題,就要懲罰信息發布主體,這樣可以通過有效管理措施增強信息發布行為和內容的規范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布的過程中為增強信息權威性、彰顯公信力,應不斷進行發布格式、發布方式的規范,創建具有權威性的官方信息發布模板,根據社會群眾的閱讀習慣與閱讀需求等,設置群眾容易理解、樂于接受的發布格式,例如:以生動性的圖片、表格和文字等為群眾發布相關信息,增強內容規范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滿足群眾的閱讀需求。同時還需注意,發布格式的統一應設置相關的格式標準,各個信息發布主體必須按照格式要求在所發布內容中設置圖片、表格、文字等等,保證視頻信息的發布符合要求,預防出現格式不統一的問題[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受到社會群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不同獲取主體對信息需求存在差異性,因此為增強信息獲取主體的信息捕捉效果,建議有關部門和機構在工作中分析各類信息獲取主體的需求情況、特點等,做好分類處理和分級處理,確保信息推送的精準性。例如:結合社會群眾群體、醫療工作者群體、科研工作者群體的需求,合理設置不同級別與不同類型的信息發布模式,便于各類群體按照自身的需求快速尋找、瀏覽相關的信息,這樣才能確保信息發布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布具有不斷演變的特點、固定性的特點、服務于群眾的特點與形式多元化的特點,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信息發布成績,在未來發展階段建議逐漸提升信息發布的規范性與格式的統一性,創建和群眾之間信息雙向互動和溝通的良好模式,提升信息發布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