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冬奧會成功舉辦的保障,最基礎的就是擁有大量的高素質的冰雪人才,唯有高素質的冰雪人才大量涌現,我國冰雪運動才能做到飛速發展和快速提升。舉世聞名的第24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WinterGames)2022 年02 月04 日至02 月20 日將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行,大家都知道,冬季奧運會在全世界舉辦以來,備受歡迎,由于每四年才能舉辦一屆,所以對于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來說,非常稀有難得。在本國舉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僅僅可以展現本國優秀的國家形象,促進本國體育運動的發展,還能振奮本國民族精神,領導全國人民促進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為擁有健強的體魄打下良好的基礎,向世界人民展示本國傳統文化,可以說好處多多。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最關鍵的所在就是必須有高素質冰雪人才參與其中。
國際奧委會宣布,冬奧會在我國舉辦以后,北京和張家口對冰雪城市的建設以及對場館設施的建設,就展開了如火如荼的投入,很快就已經初具規模。冬奧會屆時將會產生共計109 枚的金牌,和以前的冬奧會相比較,增加了七個小項目的比賽。一直以來,我國就去一直缺乏冰雪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嚴重制約著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讓我國冰雪運動的水平固步不前。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發現,高端冰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刻不容緩,但是也必須循序漸進。
在冰雪人才中,最重要的是冰雪運動賽事參與人員。這些冰雪運動賽事參與人員,包括專業運動員也就是競技運動人才、教練與裁判等等,此外,尚有賽事運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專業研究人員,還有一部分賽事服務志愿者。
一直以來,高水平冰雪運動員極度缺乏,高素質的專業冰雪運動教練也寥寥無幾。賽事運營管理人才,也包括賽事運營及場館建設方面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專業科研人才一般指高端科技研究人才,能對冬奧會相關的場館進行維護,能對設備進行修理,能夠對冬奧會的裝備設施進行檢查維護,以保證設備能正常使用和賽事的正常運行;賽事服務志愿者,主要是指在懂得冬奧賽事運動規則和運動項目,懂得外國語言,現場能與國外冰雪運動員和參與人員進行熟練的溝通交流的人才。對于冰雪人才的建設,我國已出臺多項舉措,呼吁社會注重冰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但時至今日,冬奧會冰雪人才現有數量與質量與實際需求相比相去甚遠,就目前水平看,一些雪場的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學習與培訓,尤其是缺少大型體育賽事運營經驗,在管理方面缺乏專業素質。
一件事情做大做強,離不開宣傳,而宣傳方面,也需要專業人才。冰雪運動在宣傳推廣方面,也應該廣為宣傳,在社會上進行普及冰雪運動知識,以及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冰雪運動這方面的人才,包括冰雪運動教練員、冰雪運動社團方面的工作人員、組織人員和策劃人員,他們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是向社會公眾宣傳冰雪運動方面的知識、理念與意義,讓人們了解到奧運會的價值,推動和引導大家關注冰雪運動、參與冰雪運動,進而倡導冰雪運動全民意識。在我國,冰雪運動姍姍遲來,這方面的高素質引導人才極為缺乏,由于缺乏這方面的推動和引導,社會大眾對冰雪運動不甚了解,有些人甚至頭腦中沒有冰雪運動的概念。冰雪運動因為受到消費能力及運動場地的限制,加上宣傳不夠,以致在社會公眾中,大部分人們談起冰雪運動都知之不詳,也就是說這方面的知識還沒有做到廣泛普及。
冰雪運動服務人才也需要專業素質,這些服務人才依靠專業知識,保障冬奧會基礎建設設施等維護,保障冰雪運動安全。冬奧運會正常開展離不開和冰雪產業建設相關的人才,比如穩定秩序的安保人才必不可缺,防控人才等等。冬奧會的開展,也離不開基礎設施,其與冬奧會配套的設施不可缺少,冬奧會體育館一切設施正常運轉,才能保證賽事順利開展,一切交通建設必須暢通,體育場場館要合乎要求,衛生建設必須達標,在環保方面也需要達到國際標準,這些都離不開配套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人才。就目前來看,冬奧會服務保障人員素質偏低,多數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的培訓。高質量冰雪服務人才寥若晨星,不過,這方面的情況正在逐步改變,困難不斷得到解決。
雖然我國對冰雪運動及冰雪產業已經高度關注,但整體來看,冰雪人才培養政策尚不明確,主要原因是由于剛剛發展,處于萌芽階段,很多地區出臺的關于冰雪運動發展的相關文件,雖然致力于人才的培養,對冰雪人才高度關注,但對于北京冬奧會冰雪人才的培養,引進政策制度還不夠明確。在此以前,北京冬奧會尚未成功申辦,我國冰雪運動在宣傳方面,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嚴重受到地域的限制,本來就嚴重缺乏的冰雪人才,出現分布失調的情況。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這一現象就會得到根本轉變,大量的冰雪人才不斷涌現,為冰雪運動的發展做了有力的推進,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我們需要制定一套冰雪人才的培養標準,科學的建立培養冰雪人才的計劃,制定冰雪人才職業資格認定標準,著重于冰雪人才的培養,大力發展冰雪人才,在政策方面,予以有力的支持,鼓勵冰雪人才的發展,為北京冬奧運培養、輸送專業的冰雪人才。
高校是培養各種人才的基地,冰雪人才也不例外。作為主導,高校在培養冰雪人才方面一直缺乏資金,我們應該更多的支持高校,在資金方面給予滿足,有力的支持高校對冰雪人才的全面培養。但是有些地區經濟落后,教育資源不平衡,很多高校用于培養冰雪人才的資金匱乏,一直以來,只能用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冰雪人才的培養項目之中;在優質冰雪運動課程方面,一直欠缺開發與建設。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需要高效有力的輸送專業化冰雪人才,但就目前高校來看,在培養強大競爭能力的專業化冰雪人才方面力量明顯不足,因此,會影響到我國在冰雪運動競技中的領先地位。為了增強競爭能力,發展冬奧會冰雪人才,必須要借助先進的理念,必須要引進人才,然而缺乏經費,這一目標最終難以實現。
冰雪文化一開始起源于我國北方東北部,我國東北部天氣寒冷,冰雪文化濃厚,人們在自然界中對抗冰雪,觸摸寒冷的冰雪世界,增強意志,書寫北方世界冰雪文化的靚麗詩篇。作為天然資源,冰雪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一種特殊資源,是我國少部分地區尤其是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的人民,他們通過冰雪文化,與世界冰雪文化進行交流。冰雪文化古已有之,承載著人類的文明,有著與自然環境做斗爭、戰勝惡劣條件、創造優秀文明的文化記憶,世界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都有各自的民俗,也各自發展著自身的冰雪文化。
大力發展冰雪文化,可以更快地提升自身,但從我國整體來看,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有經濟的原因,也有技術的原因,有一點不可否認的事,就是缺乏參與氛圍。由于冰雪運動需要投入較高的費用,所以很少人能夠參與其中。再加上我國對于冰雪運動及冰雪文化在宣傳方面缺乏力度,響應者少,而且社區在冰雪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還沒有滿足實際需要,大部分群眾缺乏冰雪文化運動觀念,參與冰雪訓練的意愿不高。
政策全面要做到引進人才及時,培養冰雪產業人才力度到位。政府設立研究機構,總結經驗,消除人才培養中的障礙,深入各大院校與社會階層,廣泛宣傳培養冰雪人才的政策,明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提出改進與提升策略,找到培養冰雪人才的關鍵所在,保證政策的明確性與可操作性。
大力支持高校,開設冰雪專業課程,鼓勵人才向冰雪產業方向流動。冬奧會的開展,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對挑戰,積極培養冰雪運動人才,從高校認真抓起,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開設冰雪專業,擴大招生范圍,鼓勵學生學習冰雪專業,做好后備就業工作,讓學習冰雪專業的人才減少后顧之憂,保證冰雪人才專心致力于專業,為北京冬奧會的高質量舉辦提供大量人才,培養后備力量。鼓勵冰雪專業人才吸收國外的經驗,揚長避短,同時支持高校引進國外高水平教練,在培養冰雪專業人才方面,不拘一格,大刀闊斧地前進,加強冰雪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在政府的帶動下,激勵全民參與冰雪運動,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樹立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意識,盡可能地保證冰雪弱勢項目與夏季強勢項目的平衡,提升全民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廣泛進行宣傳,讓人們了解冰雪文化、熱愛冰雪文化從從而促進冰雪人才的大量誕生。
習總書記多次指示:“開拓選人用人視野,遴選優秀人才參與冬奧會籌辦,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呼吁社會相關人士,關注冰雪人才選拔,一定要將培養的人才隊伍達到國際化,一定要舉辦好2022 年的冬奧運會。在選拔人才方面要廣泛開拓用人視野,為培養冰雪文化人才而付出努力。要勝利在握、要充滿信心,為冬奧備戰。因為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對于我國的體育事業、冰雪產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綜上所述,冬奧會的舉辦,為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們面對冰雪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時發現問題,努力培養人才,解決冰雪運動人才荒蕪的問題,加大冰雪人才的培養力度,保障冰雪產業人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發揮全社會團體的力量,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冰雪人才隊伍建設的氛圍,不斷拓展冰雪人才的發展空間,建立有特色的冰雪產業人才隊伍體系,為冬奧會及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輸送更加優秀的冰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