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璐
(廣西南寧技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一直以來,以禮相待和禮尚往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對于廣大中職學生而言,作為今后我國的高級藍領復合型人才,也要遵循一定的禮儀道德修養,才能夠更好地面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禮儀,作為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對于提升自身修養,改善人際關系等方面更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中職學校的禮儀教育更是勢在必行[1]。
首先,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文化教育,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能夠促使自然人逐漸擁有著社會化的人格,更有利于投入到社會生產和發展過程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類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規范,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道德機制來約束著每個人的行為,平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2]。對于每個人而言,都需要有著后天的學習鍛煉,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文明禮儀。而總書記走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也明確提出了關于注重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的一系列談話,認為青年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未來社會整體價值取向,青少年又處于價值觀的關鍵養成時期,因此,注重這一時期的禮儀教育培養,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文明的成熟[3]。
其次,對于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文化的培養,有利于更好地傳承優秀文化,承載中國精神。由于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內容的集中體現,更凝聚著長久發展以來我國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一系列道德觀念和優秀的價值取向,進行中職學生的禮儀道德規范,更有利于形成成熟的人格,也是傳統文化弘揚者和繼承者,更能成為創新和豐富者[4]。
最后,中職學生的禮儀文化教育培養是中職學生必備的職業素養之一,更是新時代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曾明確指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這一大命題下,中央開始圍繞著教育作出了若干部署,并且將以培養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人才作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功能。特別是對于職業院校而言,更是要注重人才的禮儀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從而提高更多今后優秀藍領人才的綜合素質,注重當前中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能力和要求。
當前我國中職學生禮儀文化培養的過程中仍然會面臨著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是目前我國仍有許多中職學生缺乏社會公德,并不懂得如何尊師重道。甚至在家里對自己的長輩表示無理的狀態,十分以自我為中心。不拘小節,待人接物不懂規矩。而這些中職學生禮儀文化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些學生的家長沒能承擔起禮儀教育和引導的角色,對于學生個人成長道路上的栽培與引導。從而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的不良影響。
其次是學校的人文素養和禮儀教育缺乏,雖然當前我國教育界一直強調進行素質教育,注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但是仍有一些中職院校過于注重學生技能的教學,忽視了人文教學,甚至沒有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培養放在首位,禮儀教育被一些學校的繁重學習任務被轉移和替代。
最后是來自社會因素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思想行為也逐漸受到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響,一些社會生活中不遵守禮儀、道德規范的現象屢屢出現,越來越多的不良信息像一個大染缸,影響著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們,他們在長期受到影響,耳濡目染,也往往會形成一些不良習性。
注重創設中職院校的禮儀教育課程是中職學生禮儀文化培養的優化策略之一。良好的個人禮儀會伴隨他的一生,更是一個人的魅力體現,而中職院校在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也需要擔負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責任與義務,并且還要在現有的課程中開設關于禮儀文化方面的課程,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再加上中職院校的學生個人禮儀、社會禮儀與日常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若是長期無法得到禮儀教育的引導和糾正,會造成一些學生在沒有任何意識防備下缺乏相應的禮儀。這也說明,學校管理者需要結合當前中職院校的個人道德修養情況,適當的增加禮儀文化課程的比重要求。禮儀文化教育的相關負責人能夠更好地從事這門課程,并不斷的提高中職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還要開發關于禮儀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將禮儀教育列入到職業德育課程體系中,讓學生系統接受禮儀道德的教育,并且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采用課程分析、學生示范或者是多媒體教學等多方面的內容,將禮儀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禮儀,道德經典事例變成具體的案例,要求學生課堂和課下翻閱查看,不斷地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引導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形成更好的自己。
營造充滿禮儀氛圍的校園文化是提高中職學生禮儀文化道德修養的又一重要舉措,通過上述分析得知,我國仍有許多中職院校內部更加側重于技能方面的教學,但卻忽視了禮儀文化的培養,使得許多中職學生自身的能力有限,并且很少接受到系統的禮儀文化教育,影響了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針對這一問題需要營造出良好的禮儀文化氛圍,中職院校需要在內部構建出高尚道德校園文化,讓學生在身處校園環境中能夠不自覺地被良好的禮儀道德文化氛圍所影響。中職院校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良好的文化氛圍,往往能夠對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而多種多樣的校園禮儀活動更能夠引導其進行不自覺的模仿和學習,例如學校內部可以設置關于禮儀的畫廊,學校墻壁和教室內也可以張貼一些關于禮儀文化的相關標語和連環畫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圍繞禮儀文化方面進行講座或是宣講會,讓更多的中職學生參與其中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學校對于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能夠不自覺地提升自身的綜合道德修養。除此之外,學校內部還需要建立關于禮儀文化方面的管理機制,對于一些在走廊內嬉笑打鬧以及著裝不得體等情況予以嚴厲批評,并且要求學生立即改正。
發揮出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功能,促使學生的禮儀文化教育得到進一步升華是新時期中職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的又一優化策略。家是生活的港灣,也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基本單位,因此對于中職學生禮儀文化方面的教育培養,也需要以家庭為單位入手。中職學校需要積極與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與家長構建出和諧的溝通交流氛圍,讓學生在回到家后也能夠感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禮儀的引導。將禮儀教育提升到學生的日常家庭生活中,并推廣到社會上。讓更多中職學生無論身處何方,都能夠感受到來自各個地方所給予的禮儀文化引導和熏陶,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潛移默化地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打造良好的精神面貌,促使整個社會都能夠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行為規范,不僅帶動更多的中職學生,更能夠帶動高職學生、高校學生以及全體的社會公民自覺遵守行為道德規范,形成健康有序和諧的大集體。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下,提高中職學生的禮儀文化教育培養力度勢在必行,由于我國文明歷史悠久,且歷經了千百年的傳承,從未間斷,我們祖先在近幾千年的生活實踐中,也創造了光明燦爛的文化,形成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寶貴的禮儀規范,更是值得在新時期進一步傳承發揚,而中職學生作為未來我國高級藍領人才的接班人,也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準則和個人修養,才能夠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但是,目前我國中職學生仍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養成階段,更是需要在其重要時期進行良好的禮儀文化教育引導,促進更多的中職院校學生能夠在走向社會之前具備理想的行為道德規范和個人修養準則,從而更好地面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