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君
(水利部文明辦(廉政辦),北京 100035)
黨風廉政建設一直以來都是國有企業的重點工作,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對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也在持續深化。除了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以外,同時也極為關注自身黨建工作的開展,力求通過黨風廉政文化的宣傳來對加強對員工的思想引導,從而雙管齊下推動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腐敗行為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遏制,但是其根源卻并未徹底消除。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提升思想認識,完善工作機制,從而營造國有企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相較于“粗放型”管理理念而言,精細化管理強調的是通過量化的標準、數字、制度來逐漸分解管理對象,以此實現對企業工作事務的細化管理。其最早誕生于管理學之父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所著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是針對企業運營管理而產生的一種全新思路、方法乃至理念。而其實施的核心所在,則強調利用剛性管理制度,打造嚴謹的企業工作氛圍,從而對員工的行為、責任、權屬進行細致的管理與劃分。這一管理制度實施的最大價值,便是可以有效通過對戰略目標的分解部署以及規劃,實現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的單獨管理,從而有效發揮企業完整工作效能,更快地實現經營生產目標,同時整體強化企業各個管理階層的執行力度[1]。
精細化管理最早雖然是針對企業運營生產而誕生的一項管理制度,但其自身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卻同樣可以滿足企業在其他方面的管理需求,甚至社會管理學領域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其進行過借鑒。因此國有企業在開展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過程中,也可以參照精細化管理模式來制定工作目標并實施工作管理,以此推動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其應用價值可以體現于以下兩個方面:
1.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黨風廉政建設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服務于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需要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過程中形成鮮明的功能工作目標,在對管理人員進行價值引領的同時,也要能夠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2.解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難題。企業的黨建工作開展設計到多個部門間的共同協調,同時要專項針對工作中的問題予以突破解決。但在傳統工作模式下,由于缺乏直觀評價與量化標準,使得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往往難以發現工作中的問題所在,同時也無法將責任細化至某一具體環節。而通過精細化管理能夠為工作人員清晰地把握住問題所在,同時有效構建更加規范的管理工作機制[2]。
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實施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以“細”字作為工作標準。在充分熟悉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等基礎上,對于經營管理中的各項業務進行全面審核,梳理其中各環節存在的廉政風險點。針對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制定詳細的黨風廉政工作方案,并在具體項目落實的過程中嚴密把控細節,從而實現基于防控視角的及時干預,從根源上避免國有企業腐敗問題的發生。
精細化管理的工作價值體現在其追求極致、嚴控細節方面。因此在國有企業黨組織在開展廉政建設的過程中,應主動避免“練虛功”“花架子”現象,緊密圍繞工作實際出發,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與工作目標。從而在保證國有企業正常經營秩序的同時,對其各項工作開展起到足夠的指導作用,以此體現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踐性[3]。
首先,基層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在工作實踐中應不斷發揮出自身良好的帶頭作用,并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切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發揮出堅固的堡壘作用;其次,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相關人員應正確行使自身的監督執紀職能,在處理工作事務中應當杜絕人情和私心,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規定行使權力;最后,對于違反黨風廉政建設相關規定的個人或部門進行嚴格問責,充分展示精細化管理的公正性與公開性特征。
黨風廉政建設中強調明確職責權屬,并細致劃分崗位職責與主體職責之間的差異。而在精細化管理當中,同樣需要對責任進行細致的分解。由此可以確認,通過精細化管理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其管理核心在于強化責任歸屬,并清晰劃定部門職權,以此推動工作落實[4]。
國有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高度支持,通過網絡平臺對企業當前運營狀況的高效分析,才能夠幫助黨組織更加精準的把握黨建工作重心,從而以此為依據不斷明確黨風廉政建設任務目標、制定詳盡工作方案。因此國有企業應當主動發揮出技術建設優勢,積極借助大數據技術構建黨建學習、工作推動、總結展示、黨員溝通為一體工作平臺,建立起完善的黨風廉政監管系統,從而加強國企內部部門之間的聯系,對企業制定的黨風廉政部署更好地執行[5]。
例如,國有企業可以以內部監管平臺為核心,建立網絡化的全員監管機制。以企業基層黨支部為核心,采用“網狀”結構逐漸輻射管理層、執行層、基礎層。從而打通雙向交流渠道,確保每一項黨風廉政制度都能夠被完整地傳達與執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黨支部需要保證企業每一名員工能夠參與到黨風廉政項目的執行與監督環節,針對黨風廉政活動中的個人及行為及時進行反饋,從而對企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整個過程實時動態監管。平臺還是設置專門的群眾來訪熱線,實時接待群眾訪問并在線解答黨風廉政問題,以此加強員工對于企業當前制度的了解,確保黨風廉政文化能夠全方位融入國有企業之中。在此基礎上,黨組織還需要借助平臺優勢,全面整合往期黨風廉政工作數據,通過成果展示分析,總結當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廉政隱患,從而基于風險預防視角對其展開相關的優化完善工作。
防患于未然,建立廉政風險方控制,是國有企業黨組織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核心。為此在實踐工作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1.積極排查企業廉政風險點。根據工作內容性質不同,按照生產、銷售、采購、人力資源、財務、行政管理等幾個層面,將國有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劃分為不同模塊。然后根據每一模塊的具體工作流程,對其進行詳細篩查與梳理,并準確識別其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以企業“采購”工作模塊為例,根據其完整工作步驟,可以將其分為庫存、計劃、商情、招商、價格、合同、質量、運輸、結算等幾個主要步驟,根據國有企業的生產特點,來正確認識其開展工作的主要內容,并確定其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來對其進行管理。2.加強監督管理手段。對于識別出的崗位廉政風險點,企業黨組織特別是紀檢監察部門要認真進行分析研判,提出相關制度和管理的改進建議,并配合企業管理層對其進行監管。例如黨組織可以與企業管理層共同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針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隱患采取更為嚴格的審批流程,以此加強對企業員工行為的整體制約。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工作人員應會同企業中層管理者,深入到一線員工中。除了對各崗位存在的廉政風險保持密切關注之外,還應當積極發揮教育引導功能,面向廣大基層員工宣傳正確價值觀念,并解讀當前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指令,以此號召集成職工群體共同參與到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當中[6]。
國有企業應當將精細化管理深刻融入自身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各項規章制度當中,并以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為核心,塑造積極健康的企業管理文化。例如將廉政教育融入至企業員工的日常管理、學習、考核、培訓當中,定期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并開辟網絡學習頻道,從法律、道德、職業素養等多個層面為員工開展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從而促進黨建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深度融合,確?;鶎訂T工能夠深刻領會黨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企業黨組織和管理層要積極接納基層員工對于黨建工作提出的相關建議,并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刻思考,在體現精細化管理剛性約束的同時,也增強一定的柔性管理,從而打造完善的企業管理工作制度。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內涵進行了解讀,進而在結合其工作開展原則的基礎上,分別從黨風廉政建設平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內控制度等三個層面討論了企業實施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途徑,認為只有在全面把控細節的基礎上,才能夠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將國有企業腐敗問題抑制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