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 趙晨
(遼東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1)
旅游景區的門票除了能夠作為準入憑證外,其實有很多功能可以挖掘,比如導游﹑宣傳﹑形象塑造、市場營銷及調節客流等,而且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擴展,我國的旅游研究方興未艾[1]?,F階段,我國大多數旅游景點采用人工售票、人工驗票、人工統計、人工報表(周、月、季、年報表)等人工管理模式,對于人力、物力耗資較大,且常有偽造門票事件發生,難以實現科學管理。
國內部分地區的景區已開始投入使用電子門票系統,通過互聯網實時售票、驗票、查詢、匯總、統計等,能夠方便快捷的實現科學管理,打破了傳統門票帶來的局限。但從總體情況來說,國內目前大多數景區還是以傳統紙質門票為主要形式,通用線上購票的景點也需進行實地兌換。景區門票在樣式設計上也是大同小異,均采用印有景區標志性旅游吸引物等圖案,而門票智能性的體現不是很明顯。
相較國內,國外較為著名的景區多以公園、博物館和自然風光等形式出現,大多數是不收取門票的,總的來說,國外的“門票經濟”依賴程度較低[2]。在收取門票的部分景區中,其購票形式與國內較為相似,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購票方式,門票形式也多為傳統紙質門票,但相對來說,其更注重將文化內涵融入其中,比如日本金閣寺景區的門票是一張出人意料的“符”[3]。這類景區的門票能夠很好地承載景區文化與地域特色,友好地傳播了本土文化,更有利于文化輸出,能夠加大對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景區的綜合競爭力。
目前市面上應用的景區門票從材質上可大體分為紙質門票、塑料門票、金屬門票、電子門票,其中電子門票又包括磁卡門票、條形門票、光盤門票、IC 卡門票以及手機門票。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電子門票已經開始日漸盛行,但紙質門票的應用還是占據主導位置,塑料門票與金屬門票的比重相對越來越輕,而能夠實現智能門票應用的景區數量仍是屈指可數。
景區的紙質門票的紙張材質主要采用銅版紙、熱敏紙兩種材料,大小一般在200mm*80mm 左右。多數景區的紙質門票上會印有景區名稱、項目等文字,附加景區典型旅游資源的圖片以及景區園區的地理方位及地圖等。紙質門票一般由主券與副券兩部分構成,作為支付憑證,可在景區現場售票處直接購買或采取線上購買再兌換的形式獲得。
1.磁卡門票。磁卡門票將電子芯片附在卡中,防偽功能較強,打破了紙質門票在這方面的局限性,并且更加精致美觀,能夠在視覺與功能上給予游客更多的沖擊性與使用感。在實現互聯網實時售票、驗票、查詢等操作的同時,其他功能較為單一,文化承載力與紀念意義相對較弱。2.手機門票。手機門票主要采用機身內置芯片、二維碼以及人臉識別等方式。其應用形式集購票與入園于一身,所有景區服務可依托于手機進行,對購票效率有較好的保障。手機門票更適應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可以大幅度提升便捷性,為游客帶來更省時省力的游覽體驗,也能在旅游旺季期間較好避免傳統耗時的排隊買票現象,提升游客自服務效率。但是手機門票和電子門票一樣,在旅游文化內涵與旅游紀念產品方面功能性不強,無法給游客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丹東地理位置優越,是省內聞名的旅游城市,全市旅游資源占地面積約為全市國土面積的10%[4]。截至目前,丹東地區國家級景區有21 處:AAAA 級景區9 處、AAA級景區11 處、A 級景區1 處。丹東市的景區目前還廣泛應用紙質門票,采用電子門票的景區為數不多且仍實行人工檢票制度。在購票方式上,雖然已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但設有網絡票兌換處的景區,仍需要到現場兌換紙質門票才可入場,智能門票并沒有達到大范圍普及與應用的程度。整體來說,丹東地區的門票形式較為傳統,門票智能化未能達到深入融合的階段。
“鴨綠江畔,美麗丹東”的城市名片聞名全國,在智慧旅游全面發展與落實的時代,丹東也應緊跟旅游發展趨勢,實施景區智能化,而實現景區智能化的第一步且能讓游客直觀感受到的方式便是在景區門票上加以智能應用,實現門票的多功能性。也正因此,筆者認為丹東市國家級景區在門票智能化發展方面有廣闊空間。
丹東一直是致力于發展旅游的城市,在有技術依靠的前提下,丹東市的景區門票可向智能化不斷發展,打破現有傳統門票的形式,向智能門票躍進,將游客手機與景區門票進行智能結合,使其具備多功能性,實現門票功能與景區消費管理、安全保障、紀念功能以及個性化服務的對接,增強游客體驗。
旅游是一個非生產生活型的消費類型,消費的便利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旅游者的消費意愿。以智能門票作為憑證,可以幫助游客實現景區園內的統一消費管理,體驗景區提供的各項服務。景區智能門票通過互聯網與旅游景區管理系統相對接,從游客進入景區開始的一切消費活動都將通過智能門票實現支付,消費記錄自動上傳至景區網絡管理系統后臺,游客可在離開景區時進行查賬與結算。智能門票作為景區消費的消費憑證,可記錄景區內就餐、住宿、出行、游玩、購物和娛樂等所有消費行為,“餐飲消費、文旅消費、信息消費……這些都是大家日常消費當中實物消費的“重頭戲”[5]。實現一卡暢游,方便游客輕松出行,方便景區實現科學統一管理。
在體驗經濟的時代,現代游客在追求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同時,也更為注重消費體驗,游客對旅游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最為看中的便是參與感和體驗感[6],智能門票能夠提供多種門票樣式和最優旅游路線。在游客訂票時,景區提供多種精心設計并能夠展現景區旅游文化內涵的門票樣式模版,游客可根據個人喜好自行選擇和搭配,設計出新穎獨特的門票樣式,并且每名訂票的游客均配有個人專屬的景區門票編碼,不僅方便查詢、掛失、補辦等應用事項,也能夠滿足游客求新求異的旅游心理。根據游客的錄入信息,系統會通過年齡、性別等多重因素進行識別區分,為游客推薦最佳路線、最優服務以及最適宜的娛樂活動,方便游客出行,提升游客的舒適感。通過智能門票的刷卡管理,旅游景區還可以實現多種個性化自助服務,如自助飲水、自助拍照等多功能項目,滿足游客喜歡與追求的個性化感受[7]。
智能門票有安全預警和游客報警功能。智能門票可以儲存較為詳盡的游客個人身份信息,如姓氏、性別、年齡、聯系方式等。對于年齡較大或行動不便的特殊游客,智能門票有專門的備注選項可供游客選擇并備注個人情況,后臺將此類游客進行標注,并會提示工作人員對此類游客多加關注。智能門票采用個人身份信息和門票編碼為識別碼,在游客進入景區開始,開啟地理位置監控,將伴隨游客游覽全程,實時監管游客具體位置。若有游客不慎偏離景區管轄范圍或長時間地點不更新,智能門票系統會予以預警提示,提醒景區管理人員查看狀況,方便景區管理人員提供應急服務和安全管理,以免發生未能及時解決安全問題的情況。游客報警功能可以在游客遇到危險或突發情況時,通過智能門票向景區管理中心進行求救,工作人員會通過游客的實時定位及時采取救助措施和安全保護,為游客的人身安全提供多層防護與保障。
游客需求的多樣化使得千篇一律的景區門票樣式已不具新鮮感與吸引度,現有的門票設計通常是以一張美景照片搭配二維碼、景區地址網址、簡介等為主要內容,其內涵過于單一。智能門票在樣式設計上,可以發掘旅游景區獨有的文化特色與底蘊內涵,如丹東地區特有的滿族文化、中韓友誼等,采用具有代表意義的景物形狀和圖案,在門券的一側附帶含有景點簡介,景點導游圖、與景點相關的人物生平、歷史典故等內容的二維碼,游客通過掃描二維碼能夠獲得相關音頻與視頻,可以將景區的歷史知識與文化背景在游覽過程中傳遞給游客,將景點內秀外揚,擴大知名度,避免“走馬觀花”形式的旅游,發揚深度旅游與文化旅游,將景區的知識性、藝術性以及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讓游客有更加切實的感受和共鳴。通過設計多種形式的旅游產品及旅游周邊產品,能夠充分利用智能門票的營銷功能,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旅游景區紀念品雷同的現狀,彰顯了旅游景區的文化特征,并極大地傳播了景區景點的旅游文化,極具極高的紀念意義和實用價值。
智能門票可以做到“一人一票”,其錄入系統的信息是長久有效的,游客再次購票時系統會自動生成首次門票的編碼,游客只需識別個人信息或門票編碼即可實現再次游覽,不需反復購買門票。在材質設計上,智能門票也能夠取代一次性傳統紙質門票,不會造成紙張浪費,做到循環利用,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體現了極大的環保效益與社會意義。
旅游景區智能門票可以有很豐富的衍生功能,門票樣式的設計將更加趨于人性化、精品化與智能化,在多方位滿足游客需求的同時,可以將民族文化與地域特色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與傳承,這種新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在景區未來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未來丹東市國家級景區的智能門票將會利用率越來越高,價值性越來越強,會在視覺上有更生動的效果,地域特色更加凸顯,文化承載將更加豐厚,智能程度也越來越優化,向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景區智能門票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