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麗
(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大明幼兒園,江蘇 南通 226500)
剪紙屬于我國傳統文化,是歷史以及智慧的積淀,通過剪紙藝術,除了能對我國傳統藝術特色深入了解外,也能更好地體會當時社會的審美取向。并且,剪紙藝術的欣賞和使用價值很高。因而,為保證剪紙藝術能得到良好傳承和弘揚,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可以將剪紙藝術合理融入其中,讓幼兒從小被藝術熏陶,對顏色、造型等有初步認識,強化幼兒的綜合素養,以便幼兒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對剪紙藝術學習的初期階段,需要的材料相對簡單,所以非常利于幼兒操作實踐,不會因為其中的材料準備問題而影響教育的順利開展,剪紙藝術的教學比較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除了能讓幼兒的思維能力得到科學鍛煉之外,也能不斷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幼兒整體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通常情況下,剪紙的類型相對較多,動物以及卡通人物形象會讓中幼兒產生很大的興趣。所以,在操作期間,幼兒可以將被動的實踐轉化為主動探索,有利于幼兒興趣的培養[1]。
剪紙屬于一種藝術活動,若想將剪紙作品順利完成,必須熟練掌握剪紙的技巧。并且,在剪紙期間,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半途而廢。因此,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科學地將剪紙藝術融合其中,可以借此對幼兒的恒心和耐心加以培養,保證幼兒能實現個性化發展。在此期間,幼兒可以依照自身的喜好對剪紙作品和主題進行選擇,并通過與同伴、教師的協調和溝通,依照自身個性參與到剪紙活動中,對幼兒的個性發展有很大促進意義。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對幼兒的發展規律極為尊重,在側重關注幼兒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對教育活動合理開展。因為被年齡等因素的干擾和制約,幼兒園在進行教育環境創設中,需要將游戲作為基礎,所以游戲環境的營造極其重要,除了讓幼兒直接接觸游戲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外,也要確保幼兒可以在實踐操作中有良好體驗[2]。對于剪紙藝術來說,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將剪紙藝術與教育環境創設相融合,能讓整個教育活動彰顯生活化氣息。比如:在教育期間,強化對剪紙藝術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小狗、樹木、花瓣等作為主題,對幼兒科學指導,讓幼兒自由且大膽地想象,細致對身邊事物進行觀察,有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教育生活化水平的提高。
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期間,要想讓剪紙藝術滲透的合理、科學,應該在結合當前教育現狀的前提下,對教學指導方案進行不斷完善,積極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營造一個較為輕松的情境氛圍,讓幼兒可以自主參與到活動中,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
在對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過程中,應該嚴格依照規則和要求進行,其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整體性特征也比較明顯,所以教師應該依照幼兒的發展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合理對環境進行創設,保證環境可以凸顯出較強的育人功能。通常情況下,身處于美好且和諧的氛圍中,強化幼兒對美的感知力。剪紙是一種蘊含美的藝術,教師與幼兒一同拿起剪刀,能夠創作出很多有美感的作品,然后將這些作品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相結合。在以往的剪紙活動中,當作品剪完并展示完之后便會處理,或者讓幼兒拿到家中,最終導致剪紙與幼兒生活想脫離,無法讓幼兒從中獲得相應啟發[3]。對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思想觀念,積極對幼兒的剪紙作品進行利用,用來布置教室,也可以專門騰出一面墻作為剪紙墻,將幼兒的作品貼在上面,當幼兒看到自己作品被認可,不僅會非常開心,還會手工操作產生濃厚興趣。
比如:在春天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剪紙集體活動,主題為“,美麗的春天”。在活動開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動態展示春天的圖片,讓幼兒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情景。之后,教師要適當對幼兒進行引導,鼓勵幼兒將春天的小草、小花以及小樹等作為主題剪紙,自己可以隨意想象和加工,創造性地參與剪紙設計和涂色,最后進行粘貼。在剪紙期間,有的幼兒會將平時收集的樹葉等作為素材,通過融入剪紙的技法進行創作;有的幼兒會剪成小鳥的形狀,在與人物相結合,以此來彰顯春天的氣息。通過實踐,幼兒對剪紙的方法和技巧會掌握得更加牢固,也能促進幼兒創新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剪紙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幼兒的作品收集到一起,然后一一地進行點評,在欣賞完畢后,教師要將幼兒的作品貼起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剪紙的興趣會大大提升。并且,采取這種手段,班級的環境也會得到創新和優化。
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科學地將剪紙藝術融入其中,幼兒在具體操作階段,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讓幼兒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經分析,剪紙的種類很多,在選擇期間,教師需要積極地對幼兒加以引導,讓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剪紙類型,然后在剪紙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且,在對環境創設期間,教師應用的材料是豐富多樣的。而近年來,時代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剪紙藝術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注入了非常多的現代元素,主動迎合了時代發展步伐。所以,幼兒在剪紙期間,能夠自由地發揮,大膽創新,剪出多種多樣的圖案。需要明確的是:在對材料選擇期間,除了要對材料的成本多加留意之外,也要保證幼兒的生命健康,材料的應用要十分安全,操作性強。在剪紙活動中,應用最多的材料便是紙,其成本不高,創作空間很豐富,幼兒可以大膽的想象,隨意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剪紙期間,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其中,與幼兒一同將作品完成,設計多樣化的主題[4]。
比如:教師在組織開展主題為“春天來了”剪紙活動期間,可以讓幼兒剪一些長長的“藤蔓”掛在墻上,然后用綠色的彩紙剪“小草”,在“小草”的中間位置,可以用紅色、黃色、粉色的“小花”做點綴。當然,在窗戶上,可以剪幾只想要展翅飛翔的“蝴蝶”。在開展主題為“夏天來了”的剪紙活動時,可以剪一些與夏天有關的物品,包括扇子、裙子、短袖等,以此作為主題墻的內容。在創設“秋天來了”環境時,幼兒可以剪一剪秋天的水果、蔬菜,或者秋天黃色的樹葉等。在創設“冬天來了”環境時,剪冬天的雪花、雪人、漂亮的圍巾等。除了將這些作品在班級中展示之外,也可以懸掛在活動室中。借助這種方式,除了會讓班級環境得到美化之外,也讓環境裝飾和內容得到了豐富。并且,幼兒通過親自參與創作和布置環境創設,身心都會得到良好發展,能夠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心情。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環境創設期間,若想將剪紙藝術價值綜合體現出來,教師應該將剪紙與生活環境科學銜接起來,給予幼兒個性差異和發展足夠的尊重,營造和諧且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剪紙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將剪紙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建生活化幼兒園環境,在生活情境的指導下,幼兒可以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大膽的想象和創新,促進幼兒綜合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
比如:為了可以讓幼兒園教育環境彰顯生活化氣息,凸顯環境內容多元化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主題為“我家的餐桌”剪紙活動,在活動前,教師要讓幼兒回憶一下自己家中的餐桌是什么樣子的?之后按照自己的回憶將餐桌畫出來。在繪畫結束后,剪切和粘貼,之后引導幼兒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一下自己家中的餐桌上都擺放了哪些物品。在展示結束以后,可以將剪紙作品在幼兒園大廳環境中懸掛起來,讓幼兒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剪紙作品。當然,在睡眠室,教師可以將幼兒剪的星星、月亮粘貼在墻上。在走廊,懸掛故事組圖,并通過剪紙的形式合理展現出來,保證幼兒在閱讀故事內容的同時,也能被剪紙藝術彰顯出來的魅力深深吸引。此外,在幼兒園的衛生間、衣帽間等場所,其標識都能用剪紙的形式代替。將剪紙與幼兒園的各個方面相結合,除了能讓幼兒園剪紙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厚之外,還能促進幼兒綜合素養以及能力的提高,對幼兒今后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
綜合而言,在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期間,剪紙藝術發揮的作用和價值非常大,對幼兒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審美情趣的增強以及個性化發展有很大幫助。因而,為提升幼兒園教育水平和效果,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剪紙藝術,采取科學的手段,將剪紙藝術合理的與幼兒園環境融合,保證剪紙藝術可以得到有效運用,將其獨特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拓寬幼兒的視野,進而讓幼兒園環境更加美好和諧,進而為幼兒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