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涇源縣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寧夏 固原 756400)
為促進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試驗工作,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材料檢測機構需要對建筑材料進行科學有效的檢測,并找出影響建筑材料檢測的因素,同時制定合理規范的控制措施來保證檢測的質量,以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通過對材料檢測工作結果進行分析,當前許多建筑工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或輕或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施工材料質量的不合格造成的,這些問題對施工方和投資方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通過材料檢測可以及時找出材料中的問題,設計人員可以按照需要調整施工方案,以免影響工程質量;其次,進行多項材料檢測工作并進行對比,可以從材料采購方面節省更多的材料成本,為施工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此外,近年來,管理人員與工程設計師力求從施工材料上尋找突破,對于材料檢測人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施工材料上的創新必會大力推動建筑施工行業的發展。
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的工程材料進行檢驗,是我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材料的質量是否合規和合格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的影響非常重要。鑒于此,在各類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建筑材料開展相應的試驗和檢測工作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綜合來看,針對建筑工程展開檢測和試驗工作具有以下優勢:一是經過材料檢驗和檢測可以為施工單位提供材料檢驗憑證,從而為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相應的保障。二是通過檢驗可以充分降低因材料問題導致的工程變更,降低施工單位的施工成本。三是經過檢測和試驗后的材料可以為建筑工程后期的竣工驗收工作提供相應的保障。目前,針對建材市場上出現的一些新材料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傳統的檢驗方式已經難以充分驗證材料的質量,有必要通過發展新的檢測技術來檢驗材料的質量。
面對數量眾多的材料,相關的人員一般都會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通過對樣品進行檢測而估計整體的質量性能,這難免會導致檢測結果有所偏差,樣品的選取制約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些企業為了方便檢測往往選取少量的建筑材料,數量不足就會導致檢測結果沒有代表性,在檢測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問題,甚至導致整個建筑工程不能順利地完成。
在建筑工程材料試驗檢測時,需要應用大量的檢測設備,如果這些檢測設備無法滿足要求,將不利于試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試驗檢測設備也逐漸趨向多元化,但是,在建筑工程材料試驗檢測中,一些工作人員認識不到材料設備先進性的重要價值,很多新型設備并未引進,無法滿足當前的試驗檢測要求,甚至在傳統型設備應用時達不到規定的試驗檢測標準,給試驗檢測工作造成困擾。
在材料質量的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同時還要能夠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但實際檢測過程中,因為一些檢測人員不具備專業知識,加之較低的綜合素質,不能高度重視起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崗位員工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在檢測過程中缺乏責任心,往往會給檢測結果帶來嚴重的誤差。檢測機構人員能力不一,水平參差不齊,也會對整個工程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而且有些檢測機構雖然具有相應的資質,但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與施工單位等被檢測機構相互勾結,導致材料測試缺乏公正,使得一些質量有問題的建筑材料進入實際施工中。
對于建筑施工材料檢測工作來說,檢測環境的各方面參數如溫度、濕度等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因此在檢測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檢測環境,尤其是對環境中溫度和濕度的把控,在檢測場所應設有溫濕度計,如果溫濕度對檢測過程有不利影響,則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對溫濕度進行調整,從環境條件方面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同時也防止不適宜的溫濕度對建筑施工材料造成損壞,影響材料質量,進而影響施工質量。此外,在進行材料檢測時還要考慮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所處環境,盡可能地使試驗接近實際。
建筑工程材料試驗檢測是工程質量保障的基礎,為了試驗檢測工作的科學開展,需要確保每一位試驗檢測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檢驗能力和專業素養。企業定期開展試驗檢測工作人員的培訓,讓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制定的培訓內容要與時俱進,以國家最新規范最新標準為基礎,讓更多的工作人員掌握先進技術和先進知識。在培訓時,將設備操作也納入培訓中,讓試驗檢測工作人員能夠掌握更多的設備操作規范,提升材料試驗檢測結果的精確性。企業也需要認識到試驗檢測的價值,積極引進新型設備和先進方法,讓試驗檢測工作更加科學。
在對建筑材料進行抽樣檢測時,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來進行檢測,一般情況下,需要從不同的位置進行隨機抽樣進行檢測,同時也要保證樣本的數量合理,這樣就能減小在檢測過程中的誤差,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另外,在進行檢測時,也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控制,如溫度和濕度等,由于很多建筑材料對周圍的溫度以及濕度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在檢測時盡可能地在其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同時,也要對材料的存放環境進行控制,避免其在環境中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導致其檢測出現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質量,還要對工程材料的檢測流程進行規范化控制。通過規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充分降低工程材料的安全質量隱患,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施工企業合理規避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材料檢測流程是否合規對后期的檢測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鑒于此,在針對材料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材料檢驗順序進行檢具體的材料試驗與檢測環節:首先應該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相關檢測法律規章制度來進行檢測。其次,要先在合適的條件下開展材料取樣、送檢、備案工作。再次,檢測人員要根據檢測要求按順序進行檢測,并嚴格落實自身的職責。借助上述措施,可以大幅提高工程材料的檢測水平和檢測質量。此外,還要做好材料檢測記錄和計算工作,對材料檢測過程中留存的數據進行保存和管理,并移交給上級部門進行儲存。在材料檢測中對于材料樣品的選擇、來源都要知道,還要掌握好整個試驗過程,如果在材料檢測中發現出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避免在施工應用不合理的材料進行施工。
檢測機構除了要遵守國家、省市及建筑行業的各項檢測管理規定外,還應有健全的管理體系。一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配備齊全的技術人員,包括檢測機構的管理制度、各級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執行質量管理工作的各種檢查制度、樣品流轉制度、試驗數據保密制度、廢料及不合格品處理制度等。在具體的檢測工作中,各個項目都配備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既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又互相監督緊密配合,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配置合理的檢測設備并加強設備的管理。隨著新材料不斷應用,各種材料對檢測設備精細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檢測機構根據其資質等級,合理地配置滿足檢測業務開展所需要的檢測設備;其次要加強對檢測設備的管理,每個檢測設備設置專人管理,定期維護保養,并且根據儀器設備使用的頻次,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校檢,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可靠性,來降低材料因儀器設備造成的檢測誤差。三是改善檢測環境條件及儀器設備運行的環境條件。在建筑材料檢測中,許多材料對檢測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水泥試驗須在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小于50%的環境試驗,防水材料的試驗須在(20±3)℃的環境中進行等等,因此必須改善檢測環境條件,減少由于環境條件而造成的對材料檢測質量影響;另外在檢測過程中還必須保證檢測設備運行的環境條件要滿足規范要求,如砼壓力機、鋼筋拉力機等設備的在試驗環境相對濕度不宜小于50%,溫度應保持在(20±5)℃的條件下作業,才能保證檢測數據準確、真實地反映出材料的質量。
同樣參數的試件參與檢測的結果可能具有較大的離散性,因此必須對數據結果進行一定的處理,以提升其準確程度。例如:在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中,應當舍去與平均值不符的數據,留存剩下符合規范的數據作為檢測結果。當所有測定值都不符合規范時需要重新進行檢測。計算完成后還應該對數據進行處理,即依照國家規范對數據進行四舍五入,進位方式采用單雙法,并依照規范留取相應位數的小數。
建筑材料檢測是建筑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材料種類越來越多,為保證檢測質量,需根據工程項目確定相應的建筑材料。因此,有關工作人員在確定了檢測項目后,需要反復試驗和檢測,具體應把握以下要點:1.確定建筑工程項目后進行全方位檢測,在建筑企業對施工材料進行抽檢過程中,為提高全面性、有效性,應實施綜合性檢測,將施工單位自檢與第三方檢測相結合,以保證建筑材料檢測的規范性。2.根據建筑工程的用途和性能等因素,考慮建筑施工質量標準,對需要使用的材料進行檢測。3.全面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滿足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要求,確保其有較強的保溫、耐壓性能,并結合其物理特性,按照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燃燒性能等進行熱工分級檢測,確保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檢測范圍不單單是對原材料進行性能檢測,同時還包括對建筑構件性能的檢測,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檢測人員要對施工現場各構件及材料進行檢測,包括混凝土強度、鋼筋焊接質量、混凝土澆筑質量等,只有確保這些方面質量安全,才有利于保證施工質量的安全。若在施工過程中檢測出問題,則應立即找出問題所在及成因,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行改正,則很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總而言之,建筑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近些年來建筑工程施工數量和規模都在增長,推進了我國城市化發展。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試驗檢測技術,保障建筑工程順利施工,也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依據。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檢測主要包含砂石材料檢測、鋼筋材料檢測、水泥材料檢測等,利用完善的試驗檢測管理措施,提升材料檢測結果的精確性,只有保障結果更加精確,才能夠為工程施工質量提升提供依據,減少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