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杰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文化博物院,山東 淄博 255400)
新時代為了更好地宣傳博物館蘊藏的傳統文化及過往歷史,需要充分發揮其展覽功能。博物館展品陳列設計在博物館發揮其傳遞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社會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綜合素質等作用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運用美學對博物館內藏品進行科學、合理的陳列,可以有效提高博物館整體水準,充分發揮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并加深參觀人員的印象,勾起游客的興趣,讓參觀者更好地在欣賞展品的同時感受到文物的意義,讓大家深入了解博物館及其展品,充分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博物館藏品陳列的核心是陳列展覽內容的設計,而其形式設計與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及活動則是以內容未支點展開的。因此博物館展覽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展品的陳列設計,好的陳列設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通俗性與趣味性。博物館展覽的主要目標在于讓參觀者直觀了解到展品背后的文化與意義,只有參觀者看得懂才會選擇繼續深入了解,同時還需要吸引參觀者主動去了解、探索展品,與展品之間形成一種“互動”,則需要確保陳列的展品及介紹等具備更高的趣味性,有內涵。
2.科學性與真實性。博物館展覽在向游客展示藏品與傳遞文化時,應當是秉持一種真實性與科學性的態度,應當建立在對文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之上,其傳遞的觀點與信息應當是建立在科研成果之上的,是從文物本身出發,做到有依據的還原、創作與重構。
3.主題性與邏輯性。在對博物館展品進行陳列設計時,應當確立并遵循當期展覽主題,圍繞主題有邏輯性的展開。一場演出、一幅畫都是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即主題,是藝術的靈魂。展覽也一樣,無論是從內容起點還是形式終點,其陳列設計需要圍繞主題有序開展,使觀眾可以很好地了解展覽的目的,并欣賞到每一件展品的“美”。
4.知識性與教育性。博物館的核心功能除了展示、收藏之外,還包括教育。博物館展覽更多承載了知識普及與文化傳播,是面向全社會的無差別教育。因此一個優秀、成功的陳列展覽設計應當起到普及思想知識與內涵、發揮公眾教育的作用。
1.詮釋文物信息
游客在參觀博物館展品時所獲取到的信息質量與數量往往取決于陳列布展的方式。良好的陳列設計可以借助于美學的組合與藝術加工,充分釋放文物蘊含的信息,為廣大觀眾答疑解惑。目前,有一部分博物館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并傳遞館內藏品價值與文化,往往會借助于燈光、視頻、模型等方法,或者借助于網絡多媒體技術,采用動靜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方式,提高陳列展覽的觀賞性與有效性,多方位詮釋文物信息。
2.美化文物展品
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獨特的歷史研究價值與文化底蘊,但是單一的文物缺乏一定的觀賞性與延伸性,而通過對照片展覽方式與展位進行陳列設計,如同一時期產品按照其產品材質、畫面等進行分類展覽,或采用燈光、音樂烘托氛圍,可以迅速將游客拉入到展品所處的年代,引導游客發現、挖掘展品的美,充分發揮文物的審美價值。
3.豐富陳列內容
就展品文物而言,是歷史的遺留,單一的文物無法完整的詮釋過往歷史與發展,而通過陳列設計可以將具有歷史文獻記載、有實物或無實物的一些無法明確的陳列展覽缺憾進行彌補。參考部分博物館在進行文物展覽時,受文物數量不足或質量影響,往往會借助于一些輔助展品如模型、圖片等來彌補文物注解及文物缺失,提高內容的完整性、科學性與系統性,幫助觀眾獲得比較完整的歷史信息。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博物館在公共文化傳遞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受網絡信息發展的影響,人們大多時間選擇從網絡或其他途徑獲取更多的歷史信息,博物館僅作為節假日旅游出行的選擇,導致現有博物館日??土髁肯鄬^低。且許多博物館在進行展品陳列布展設計時往往遵循原有的方式,呈現一種內容化、模塊化的形式,方式單一,缺乏特色,內容雜亂體現出的信息量巨大,參觀者短時間內無法消化接收到的信息,對展覽無法提起興致。
博物館展覽的最終目的是向參觀者展示文物及傳遞文物蘊藏的知識與價值,是需要在文物與參觀者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F階段許多參觀者在參觀博物館展覽時往往是被動接收信息,缺少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而博物館在設計展品陳列時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單純地將所有需要傳遞的信息一次性展示出來,通常是選擇統一的年代為核心,展示手法單一,而參觀者由于無法在此展示流程引導下與文物建立溝通,無法形成互動,往往會很快結束參觀行程。
博物館展覽的陳列設計是展出文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他不僅可以讓參觀者直接欣賞到文物的魅力,還可以讓參觀者直接了解博物館內藏品及蘊藏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博物館展覽時應當充分了解當前陳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參觀者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與改進。結合前文分析的陳列設計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明確展覽定位,將博物館展覽主題充分體現出來;其次,嘗試運用技巧,營造良好展覽效果;最后,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參觀者與展覽緊密聯系起來。
目前博物館展覽在陳列設計時想要將館內藏品充分呈現在參觀者面前,需要明確展覽的主題與目標,明確定位。通常博物館在進行文物展覽時,更多的是想向前來參展的人員傳遞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及其背后蘊藏的豐富的文化信息。但是每個博物館收錄的文物較多,涉及多個歷史朝代、多種形式藏品,因此在進行展出時極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單一形式、多朝代同步展覽的方式,缺乏重點,反而不容易給參觀者形成記憶點與興趣點。
博物館展覽陳列設計不同于其他商業展覽,應當遵循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與設計規律,展覽陳列設計的好壞與否可以直接反映出該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及博物館本身承載的文化價值。因此博物館在進行陳列設計時除了要明確前文提到的主題定位問題之外,還需要突出主題重點,對主體進行分析延伸,將自身的想法與理念傳遞給參觀者,讓他們通過展覽的陳列方式深入了解到展覽背后的意義,對展覽更加關注與用心。
博物館應該要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對于博物館展覽的陳列設計,有意識地去研究和開展多種形式的陳列和展示設計。博物館的快速壯大和發展始終都離不開其陳列活動和工作的全面完善和開展,這也正是博物館服務于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更是整個博物館的核心。在進行產品陳列時不僅需要提高產品陳列的品味,同時還需要明確主題,使文物的內涵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提高觀眾在觀展中的興趣,使展覽主題更貼近人們生活。在展覽陳列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參觀者切實感受到展品的內在美,了解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因此,我們就可以利用文字或者視頻等現代科研技術把這件作品的真實生活和場面直接地呈現出來。另外還可以按照展品的不同性質和特點來設計不同類型的展會,通過各種形式的陳列場所來對自己的產品做出一個更好地展示。
當前由于博物館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宣傳手段過于簡便、單一,所以博物館需要不斷擴充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參觀者前來參觀并引導他們對于館內陳列設計留下建議。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相結合的手段來推廣博物館展覽活動。對于年輕群體而言,新媒體的發展是該類人群最為重視和關注的,可以通過網絡等方式收集這部分人群對館內陳設的意見與建議并加以優化。
由于傳統展覽設計理念與其設計工具的使用方式不能完全滿足現代觀眾的內心需求,因此在新的時期必須創新其設計的方式與其設計工具,引導參觀人員能夠更直觀地體會到該展覽作品的藝術文化魅力,即便在展覽結束后仍舊可以“回味無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裝飾材料及風格均可以有效呈現博物館的設計氛圍。在博物館展覽陳列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不僅需要優化空間組合,還需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對展覽進行豐富提升帶動參觀者心理變化,讓每一個展品都可以充分發揮文化價值。比如可以采用3D建模對陳列設計效果進行預覽并及時做出調整,利用燈光、音樂、溫度等對展覽現場進行布置調節,結合參觀者的內心需求,充分向用戶展示博物館特有的文化魅力。
近年來隨著出土文物數量的增加以及博物館數量的增多,館內工作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文物維護與博物館管理上,忽視了博物館陳列設計的優化與提升,導致博物館展覽的陳列設計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因此在對展覽進行陳列設計時一定要注重內容、空間以及形式的設計風格,充分體現博物館內部文物的文化特質,提升博物館整體業務水準,創新設計理念。日常參觀的一些博物館會存在展出文物所處空間過于空曠或狹窄,給人一種蒼涼或促狹的感覺,展覽效果不盡人意。所以要對產品位置擺放與空間布局進行合理優化,對整個展廳內部進行適當調整,在體現展覽主題的前提下給公眾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其有一種身臨其境、耳目一新的感受。
博物館展覽陳列設計的核心目標是讓所有參觀者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應當考慮到空間設計與環境設計,常見的有通過館內燈光、音樂的變化,讓參觀者不自覺的沉浸到當下的氛圍中,甚至可以通過調整燈光的柔和度和流向,引導參觀者;還可以借助文字說明或語音解說,向前來參觀的游客解說當前參觀文物的信息與背景,引導客戶在進行觀賞的時候進行思想的延伸。以某市博物館為例,其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0.4萬平方米,展廳面積為0.2萬平方米,館內藏品近萬件,如元青花龍紋梅瓶、鈞盞瓷托、犀角杯等十分珍貴的文物精品,根據不同的文物及年代,分別放置在5個展廳,并設有“館內精品陳列”系列,從多角度體現改低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可以深刻的了解在這片土地上所發展的文化與多彩的元代社會生活。
綜上所述,博物館展覽是傳遞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做好文物的展覽陳列設計至關重要。良好的陳列設計不僅可以傳遞歷史文化魅力,還可以實現博物館社會價值,豐富博物館展覽的文化內容。我國博物館發展總體呈現一個良好的態勢,作為博物館展覽核心工作之一的陳列設計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雖然目前可能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只要善于觀察、探索與發現,主動貼近群眾生活,提高意識,依舊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