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劉亞寧 李娜
(1.青島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2.青島零零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61)
景觀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必不可少,不同用途建筑附近選用的景觀類型也有差別。設計階段就應考慮到景觀可能帶來的情感、心理層面的影響。換句話說,園林景觀的設計不僅要滿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要注重設計可能帶來的精神影響,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對美和環境的需求。
各種生態系統,如植物生態、水文生態、環境生態、污染生態、森林生態、城市生態等,對生態環境起著重要作用。系統理論與協調機制是景觀設計生態學的基本理論,隨著景觀設計與生態理論的不斷發展,其在景觀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20世紀70年代前生態思想被納入景觀規劃的框架。但由于沒有通用的生態系統,因此難以將生態系統直接應用到景觀規劃中。在80年代,景觀規劃集中于以能源流和物質流為中心的空間構造,景觀生態學主要研究景觀要素(生態系統)與整體結構的關系,注重功能與景觀變化,并迅速糾正了這一缺陷。景觀生態學關注土地與景觀,利用空間與生態系統,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一定的美學效應,從而達到目的。景觀生態學具有完整的結構,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需要任何外部細節。這種跨學科的整體性方法克服了城市與城市景觀之間的傳統差異,顯示出協調的整體性。
就目前園林設計而言,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觀賞性和人性化元素,偏重園區的經濟效益,單純地把園林當作城市景觀的輔助,忽視了園林的生態效益對改善城市環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作用,又或者只是單純地從園林綠化設計規劃的形式上考慮城市廣場或公園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從而影響城市化發展建設進程。
就管理制度規范設計而言,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較強的模仿心理,設計相似性過大,設計完成后的觀賞價值低,甚至還會導致經濟效益方面的問題。對于生態環境改善方面,也是一味地模仿,在規劃的時候考慮并不十分全面。這對于園林的發展十分不利,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在當前城市園林景觀植物配置過程中,存在景觀設計缺乏有效的綠地系統規劃體系問題,導致綠化建設工作與設計要求不符。如,在某園林工程中,由于設計部門沒有完全遵照植物生長基本規律開展配置工作,導致植物成活率低,嚴重影響城市園林景觀工程總體經濟效益。由于引入了過多大型植被,造成植物后期養護工作難度較大,建設成本被浪費。
不僅如此,在城市園林景觀植物配置過程中,還存在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較為單一問題。在園林工程實際設計期間,部分設計人員過于追求園林工程的整體性與統一性,在植物配置期間大量相同品種的植物,導致植物水平結構、垂直結構無法呈現出應有優勢。不僅如此,過于一致的園林景觀植物也會擴大病蟲害問題。
園林設計中,存在簡單呆板地套用現代化設計模式的現象,對本土化的認知模式、思維模式的丟棄,有時出現千篇一律的設計格調問題。出現不顧場地的地形地貌對其破壞致其消失的狀況,優美的自然地貌環境與傳統的園林美學思想內涵正在消逝。今后的中國園林設計模式,需要正視中國文化元素、歷史文脈繼承和發展。對園林設計文化內涵不僅以抽象美或普遍美的概念為依據,還要考慮人們在其園林生態環境中的感受。
在園林景觀建筑設計規劃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保證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增強生態系統的可靠性,應引入“綠色生態總體規劃”的核心理念。首先,在園林的生態河流設計中,提倡在土壤層覆蓋水杉、白楊、垂柳、闊葉松、水洋蔥、香蒲、黃菊鋪、除草、千屈菜等植物覆蓋在土壤上,實現生態岸保護的目標,以防止大雨等天氣對生態河流造成破壞。其次,為了更好地突出綠色生態設計理念,應注意石質護坡,仿木護坡,植物群落護坡的使用。其中,綠色生態墻護坡是指在護坡墻上種植綠色植物的圓孔設計,為了達到生態護坡設計的目的,在圓形孔內種植了各種綠色植物,但此種護岸方式的設計在北方的城市河道景觀建筑設計中應用受限。
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中,應有山有水,能展現園林景觀的靈氣,我國傳統城鎮大多依水而建,所以,城市內部園林景觀在設計時應當做好水景的合理設計。園林景觀內水景在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園林內部的水質條件,還有水形成的景觀。此外,還應重視水景的水補充與凈化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建設生態園林。利用瀑布與涌泉等造景要素,設計出水位差,使水體能自行循環流動,形成動態化的水景觀,提升園林景觀的意境美。
在選擇景觀植被時,需要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選擇一些能夠持續使用的可再生植物作為園林景觀的植被,從而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需要盡量選擇本地的植物,從而降低外來物種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系統入侵所造成的影響,可以選擇一些入侵性較低的外來植被,并考慮其環境適應能力,保證選擇種植的外來植被有較強的生命力,對外來植被以及當地植被進行合理的布局,從而使得景觀植被能夠正常生長,發揮對生態系統的調節作用,使得園林景觀植被具有多樣性特征,避免因盲目對外來植被進行引進和種植而產生的人力物力的浪費,降低園林規劃成本。為了保證植被整體的美觀程度,需要對植被的高度進行嚴格規定,在顏色布局方面也需要保證協調性,從而使得園林景觀更加具有觀賞程度。
園林景觀當中,建筑物屬于重要的結構組成部分,屬于園林景觀內部核心景觀,園林建筑主要分為建筑小品與屋宇等基礎景觀設施。其中花架具備亭、廊的休閑觀賞作用,能提供休憩場所,花架造型非常靈活多變,能設計成梁架式、單排式或單柱式的花架,其中梁架式的花架中主要以葡萄架式為主,花架一般都會和其他小品結合,建筑物墻壁上設置景窗,吸引游客注意力。設計景觀建筑時,一般會結合亭、植物與建筑,而亭的形式主要分成多邊形亭、異形亭、組合亭及雙層亭型。在建筑小品中主要分為園凳、圓椅及園燈等設計,其中園凳園椅應設置在園林景觀中的特色位置,如水池旁、洞口及轉折點等,園燈外形需要和建筑之間呼應,燈的顏色與形態等應和建筑環境之間配合。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應盡量少砌花壇或樹壇,盡量少建設欄桿,如果需要建設花壇與欄桿,要盡可能簡潔大方,同時,為了確保園林景觀整體使用安全,要建設圍墻,在選擇圍墻材料時,要考慮清洗便捷性,選擇環保綠色、無污染的建筑材料。
在設計中用細節體現人性化。環境離不開色彩的表現,而色彩需要燈光亮度的照明才能展現出它本身的效果,色彩與燈光在園林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2種元素。燈光的色調和亮度要起到最基本的照明作用,能覆蓋設計的所有道路,配合各種光源的使用,產生了造型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燈光,在園林設計中美化作用與日俱增,為人們觀賞時提供良好的視覺條件,體現出一定的美感風格,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理平衡。燈光的亮度和色調貼合環境主題,具有烘托氛圍的作用。燈光的色調和亮度與當地文化內涵相結合,使人們在觀賞時能保證安全展現園林設計水平的關鍵。
生物多樣性生態優先的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和引進樹種為輔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協調植物間的關系,增加生態效益,科學合理地進行植被設計,努力形成城市個性化的園林綠化特色,構建結構功能健全、合理、生態關系和諧的植物群落,使城市園林建設達到美化、凈化和綠化的效果。
現代城市園林建設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理念為設計依據,結合城市實際進行規劃和建設。園林景觀設計應將園林建設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保護地方生態環境,保障地方動植物生存。園林景觀建設應以人的生存環境為主體,將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