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芝
(單縣廣播電視臺,山東 菏澤 274300)
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應用,多樣化自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人們僅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就能夠隨時隨地了解新聞事件和實事熱事。這也意味著新媒體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受到巨大沖擊,尤其地方電視臺,受資金不足、人才缺乏、節目單一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其無法充分滿足社會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想要在新媒體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把握好新媒體時代發展機遇,更新經營理念,創新發展路徑,強化與多樣化新媒體形式的融合與交流,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互聯網時代的出現讓新媒體成為了媒體行業的領頭羊。新媒體的出現不僅提高了信息傳播速度,還提高了信息傳播質量和效率,拓展了信息傳播渠道,為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瀏覽信息提供了便捷新媒體的傳播載體多種多樣,其中最為常見的有手機、電腦、IPad中的APP以及車載廣播。新媒體信息平臺的出現不僅為信息傳播提供了便利,也為人們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但也正是由于新媒體信息平臺的出現,傳統媒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主要的優勢有以下幾點:第一,傳播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為單向傳播,但新媒體能夠實現實時雙向傳播。第二,信息發布者發生了轉變。傳統媒體的信息發布者為各大電視臺、報社,新媒體平臺的出現讓社會群眾也成為信息發布者。第三,受眾類型發生了轉變。傳統媒體的信息受眾界限并不明顯,但新媒體精確劃分了各年齡段的信息受眾群體,例如青年群體、老年群體、少年群體等。
要想推動地方電視媒體的發展,需要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第一要具有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和互聯網思維,第二要具有專業的綜合技能。但是,當前部分地方電視臺的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一方面缺乏必要的互聯網思維,沒有正確認識當前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對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地位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專業技能不足,新媒體時代要求具有綜合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除傳統的采編攝影等技能外,還需要拓展圖像PS、視頻剪輯技術等,具有全面技能素質的人才能創作出內容豐富、形式生動的作品。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市場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促進網絡信息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為新型媒體創新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不僅豐富了媒體領域服務類型,還為社會群眾提供了交流平臺。當前,越來越多的通信企業認識到了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并不斷強化自身與新媒體領域的合作和交流。[5]這也為地方電視臺穩定發展帶來了巨大阻礙,導致電視臺在新媒體市場占有率越來越低。除此之外,國家針對廣告投放設立了全新標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電視臺的運營壓力。
新媒體時代來臨后,地方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應思考廣播電視臺的未來發展方向,通過總結以往經驗、創新信息傳播方式,在傳統節目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地方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要分析電視節目是否能在新媒體時代下充分發揮價值,以及如何充分開發電視節目的價值。地方廣播電視臺節目內容的開發應當從受眾喜好著手,受眾作為信息的第一接收者,地方廣播電視臺能夠從受眾反映中了解到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地方廣播電視臺與央視廣播電視臺、省級廣播電視臺有著明顯的區別,地方廣播電視臺應從宣傳當地特色等方面著手,將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融入節目制作中。擁有鮮明特色、受到受眾喜愛的地方廣播電視欄目不僅能夠提高地方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平臺的用戶點擊量,還有可能促進當地的旅游文化發展。
高素質人才是提高電視臺節目質量的關鍵保障,一方面要注重互聯網思維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要提升其專業技能素質,促使其技能的全面化、綜合化發展。要想達到上述目標,第一要注意加強對新進員工的培訓力度,促使其盡快了解其工作內容和工作氛圍,縮短適應期;第二要完善人才獎懲機制,建立完備的人力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各部門人員的工作內容和獎懲要求,對工作態度端正、績效良好的工作人員予以一定的獎勵或提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工作團隊的競爭力,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其積極投入到節目創作中,提升節目的質量;第三要加強員工的溝通和交流,以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為領導核心開展經驗分享講座,從而加強員工之間的相互了解,向身邊優秀人士學習,取長補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提升工作人員對團隊、對單位的認同感,增強團隊凝聚力;第四要促進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發展,在工作過程中,以開放平等的態度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勇敢地提出創新方案和政策,從而有效提升團隊活力。
轉變自身角色定位,改變服務方式,重新定義運營模式是地方電視臺又一轉型方向。重新審視自身角色定位是地方電視臺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為事業單位企業運營的雙重身份,很多地方臺的服務意識較差,在商業運營上更多是以平臺提供者的身份出現。隨著平臺影響力的不斷降低,地方電視臺的商業吸引力也在不斷降低。所以,要進行服務方式的轉型首先是做好自身角色定位的轉變,要從高高在上的平臺提供者轉變為商業參與者的一部分,從而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商業價值。其次,改變以廣告收入為主的單核收入結構體系,擴展地方臺多方面、多角度的營收體系。地方臺除了平臺價值外,其內容創作價值和線下組織價值經常被忽視。地方電視臺可以通過“媒體+產業”模式,選擇合適的商業合作對象,多角度增加營收手段。
地方電視臺想要在新媒體環境下穩定發展,就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優化和改進傳播思維,通過建設一體化全媒體平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進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第一,地方電視臺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新型媒體平臺優勢,并結合自身發展需求,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宣傳路徑。例如:開通微信公眾號或微博官方賬號,用來宣傳或推廣電視節目,從而吸引受眾眼光,強化受眾互動交流,提高受眾黏性。或通過直播、劇集點評等方式引導關注參與討論,從而提高地方電視臺收視率,為地方電視臺更快、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環境奠定基礎。其次,地方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合理運用互聯網思維,從而明確自身在新媒體環境中的定位,充分發揮自身社會責任職能,強化自身輿論引導能力和價值觀傳播能力。最后,地方電視臺需要結合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建立融媒體中心,強化自身與新媒體之間的協作交流,同時提高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新媒體的誕生,往往是舊媒體變革的契機——廣播的出現讓報紙深耕深度報道領域,電視的出現讓廣播形成以汽車為載體的窄播時代。如今,互聯網的出現,對于地方電視臺來說是挑戰,但更是機遇,地方電視臺要在困難的境遇里審視自己,在新媒體環境下找到新的定位和發展方向,通過合理的轉型,地方電視臺必然能開啟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