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
(遼東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3)
人們的日常離不開住宿,住宿就離不開室內設計。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質量逐年上升,對于室內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我國室內設計行業飛速發展,每年都有不可計數的裝修設計公司誕生,充分滿足人們的室內設計需求。但與此同時,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資源浪費、裝飾過度等現象屢屢出現,帶來設計困境。而生態美學的出現,剛好解決這一困境。讓室內設計與美學、社會、文明、環境、用戶之間,產生和諧的相處模式。筆者認為,生態美學視角下的綠色室內設計,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生態美學,強調的是美學與生態的有效結合。旨在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空間之間的統一和諧,塑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美學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美學形式,區別于傳統美學,體現著人對自然生態的重視程度。生態美學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第一,限定主體性;第二,關聯性與和諧性;第三,動態平衡性;第四,內外和諧性;第五,綜合性。作為一名室內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之中,要嚴格遵循這五個原則,塑造自然生態之美,展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實現審美的有效統一,提升室內設計質量,凸顯室內設計的生態美學,為住戶創設良好的生活空間,提升住戶的生活品質。
在當下我國的建筑行業之中,一些建筑項目會參與到室內設計之中。比如說單元樓里的窗戶、門、涂料等等。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相脫節,沒有進行有效融合。一般的建筑設計中的造型與色彩都較為普通,甚至可以說丑陋,用戶得不到良好的居住體驗。所以在室內設計的時候,用戶一般都會主張重新裝修,更新門窗以及內部裝飾。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損耗,造成資源浪費。同時,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一些人完全違背綠色環保概念,采用大量的空調、照明設備,排放有害氣體,增加能量損耗,造成環境污染。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許多住戶追求時髦、豪華、個性、張揚的裝修風格,在所有元素堆砌在房屋之中,產品嚴重飽和,設計難度頗高。一個普通的住宅,可以同時用到玻璃、木材、石材、鋁板、不銹鋼等多種裝修材料,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同時,多種材料并存,加劇室內環境污染,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威脅。
在綠色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許多設計者進入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只有付出高成本,高科技的才符合綠色環保理念。雖然在綠色室內設計時,高科技發揮著重要價值。然而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之中,傳統技術仍舊有著積極意義。利用低技術,仍舊可以構建出協調、便利、經濟實惠的綠色室內環境。在我國傳統的建筑之中,經常可以看見低技術的身影,能夠有效地挖掘自然魅力,營造綠色環保理念,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所以盲目追求高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綠色室內設計發展。
室內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住戶得到良好的環境體驗,保證住戶的居住質量。住戶與房屋有著緊密聯系,室內裝修直接影響著的人們的身心質量和生活品質。但是縱觀當下的室內設計行業,許多設計師都將以人為本作為設計出發點,將人建立在一切基礎之上,絲毫沒有考慮自然生態。企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生態環境。人和自然本應該是和諧相處的關系,這種單一的設計理念,導致綠色室內設計脫離初衷。
綠色景觀是生態美學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室內裝飾的時候,借助綠色元素,布置自然景觀,能夠凸顯出生態之美,讓人們在室內就能夠與大自然建立親密聯系,陶冶人們情操[1]。比如說,可以在陽臺、書房、客廳一角等地方,擺放綠色植物。為室內增添幾抹綠意,打造生機勃勃之感。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設計人員需要將自然景觀的形態、色彩等元素考慮進去。與空間建立聯系,增加室內空間的人情味和自然屬性。不同的綠色植物,有著不同的形態與特征,要合理地利用他們的特性,或以面狀,或以線狀,或以點狀來進行布局,擺脫室內設計的沉悶感,提升自然靈動之感。以灌木、喬木為例,可將他們設計成盆栽,擺放于家中的某個角落,起畫龍點睛之筆。如果是綠蘿,則可將其懸空,和地面景觀形成和諧統一的畫面,遙相呼應。
光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僅僅能夠滿足人們生活必需,還能夠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在生態美學之中,光影的運用,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借助自然光,可以增加室內美感,影響室內布局,實現節約能源之效,凸顯生態美學。光影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能夠呈現出不同的形態[2]。透明的光,半透明的光,不透明的光等的,各種各樣的光影,能夠賦予人們更多的空間感受,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在室內設計時,要學會合理用光。光影的制造,要根據室內窗戶進行設計。窗戶的材質、尺寸、構造、形狀等,都對光有著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南京華僑旅客接待中心,其在設計光影時,選擇落地窗為媒介。陽光透過大面積的落地窗照射到室內,將混凝土的特性一覽無余,其顆粒感與周圍擺放的植物,形成巨大反差,營造出良好的自然情境。人們深入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是生態美學的有力凸顯。
生態美學不僅僅體現在設計和布局上,還需體運用在裝修材料之中。天然的材料,更能凸顯生態美學,讓用戶進一步的感受自然之美。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天然材料的裝修材料不勝枚舉,挑選空間很大,可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3]。比如說在挑選毛毯時,可盡量挑選棉麻、有機棉、羊毛等天然材質;在選擇窗簾時,也可以為亞麻或者棉布為主;選擇家具時,多挑選竹藤、原木等工藝品。發揮其天然屬性,營造良好的綠色氛圍。在我國嶺南地區,黏土、竹、石頭、木頭是室內裝飾的主要用材。簡潔大方,就地取材,是生態美學的有力體現。天然材料的使用,能夠降低資源的損耗,讓室內設計與自然產生和諧關系,進行緊密連接,實現生態環保之目的,提升室內設計的美感。
生態美學不僅僅包含原始、天然的元素,同樣也可體現在新設備的安裝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居行業也在不斷改革與發展,各種各樣高效產品的出現,便利人們的生活,還能帶來美的享受[4]。當下的家居,如電腦、洗衣機、音響、冰箱、電視機等等,造型美觀、性能優越,只要經過合理設計,就能夠與房間形成和諧統一、美觀舒適之感。廚衛產品,也同樣有此功效。在設計的過程之中,可設定一種風格,將地板、墻面、人們需求考慮其中,打造現代風格、古典風格、田園風格等各種形態,營造整體美感。衛生間的裝飾,也可從整體出發,結合多種衛浴產品,進行設計,打造出和諧統一的畫面,進一步凸顯生態美學。
生態美學講究的是自然之美、有機之美、和諧之美。重在自然質樸,強調生態文明。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設計師要避免矯揉造作、刻意雕琢的情況出現,學會化繁為簡,回歸本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深處鋼筋水泥的叢林之中,內心卻愈發浮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繁華奢侈的裝修風格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自然本真成為人們的追求。原生態的裝飾風格,受到市場歡迎,簡單簡潔的室內裝修備受推崇。所以,設計師在開展綠色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既要保證室內裝修的實用性和美觀性,同時也要做到化繁為簡,避免資源浪費。圍繞一個主體,開展室內設計,做到取之有度,杜絕繁雜的裝修元素,保持精致自然的室內環境,凸顯生態美學。
在開展綠色室內設計時,設計師可以開展多重展示形式,凸顯生態美學,提升觀賞價值。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之中,結合實際情況,引用生態景觀設計,提升設計品味,保證室內審美。所以,作為一名設計人員,必須對最終的設計效果加以重視。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之中,還要充分地考慮住戶的需求,把握空間功能,從而明確色彩設計,以豐富多變的顏色,展現多樣化的景觀,為住戶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在挑選植物的過程之中,要結合設計環境,合理挑選其種類、顏色、大小,實現空間與景觀的有效融合。借助盆栽、插花、水植等景觀,打造多元化空間,保證室內設計的統一性。還可以有效融入山石景觀,實現自然元素的大面積滲透,凸顯生態美學,讓住戶產生身臨其境質感,時刻感受自然之美。
生態美學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強調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與視覺美感。在生態美學的視角下開展綠色室內設計,必將會提升迎來室內設計的發展高峰期。對于設計人員而言,在保證室內設計生態環保的同時,如何提升其美觀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并不斷實踐的過程。提升個人素養,積累美學知識,樹立良好的生態美學觀,是設計人員的必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