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芳芳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浙江 寧波 315600)
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改革,英語繪本開始逐步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中。小學英語課堂逐漸呈現出了多樣化、開放化的發展趨勢。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思維活躍,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千篇一律的英語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繪本教學可以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優質的素材,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是小學英語繪本的教學目前還處于探索期,缺乏完善的理論指導,對課堂的把握不夠精準。筆者依據實際課堂教學經驗,結合具體課例,依托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對小學英語繪本課堂進行思考和分析。
課堂片段1
1.呈現圖片,激發學生觀察、思考圖片
T:Look at this picture.Did anybody like the rabbit?
S:No.The rabbit was very dirty./…
2.呈現圖片,繼續激發學生觀察、思考圖片
T:How about this picture? Did anybody like the rabbit?
S:Yes.The rabbit was very./…
3.同時呈現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這個反轉
T:At first,nobody wanted it.At last,every wanted it.What happened?
S:Maybe …
課堂分析:這堂課選自《典范英語》The Poor Rabbit,教師通過先后單獨呈現圖片,激發學生觀察圖片,并思考Why nobody/ everybody wanted the rabbit? 然后教師同時呈現兩幅圖片,引發學生繼續思考,為什么故事會有這樣的反轉?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思考與感悟: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往往曲折發展,頗具吸引力。在學生正式進入閱讀繪本之前,教師抓住故事發展中的反轉,并以此設置問題,激發學生帶著明確的問題去閱讀繪本,這對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整體性的語言輸入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與故事情節進行激烈碰撞,不斷產生新的火花,提升邏輯思維等能力。
課堂片段2
故事呈現完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故事,嘗試復述。
T:Do you remember the story? At first,where was Kipper?
S:At shop.He couldn’t tie his laces.Dad helped him.
T:Next,where was Kipper?
S:At school.Miss Green helped him.He was upset.
T:Then?
S:He was at home.He tied his laces.
T:At last?
S:He was at school again.He tied his laces.Oh,no!
課堂分析:這堂課選自《典范英語》Kipper’s Laces。教師完整呈現完故事后,PPT 再次逐一呈現故事的圖片,引導學生用板書上的框架、提示詞,結合自己的輸出語言,用At first,Next,Then,At last 等順序詞描述事情的完整經過。
思考與感悟:這是本節繪本課堂的讀后環節。讀后環節有很多方式,教師采用了學生能利用板書、提示詞進行復述的形式,檢驗學生的語言輸出情況。由于在本課前面的語言輸入環節學生學得扎實,再加上板書和提示詞的相助,學生的語言輸出變得流利順暢。學生不僅敢于復述,且學生樂于復述,課堂氛圍濃厚。
美國教育家加德納教授,在1983年的著作《智力的結構》中首次提到“智力是社會、文化環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中,通過‘智力’來解決個體面臨的困難及創造產品所需要的關鍵能力。”提出個體與生俱來的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的多元智力。1995 年,加德納又添加了第八種能智能——自然智能。同時,也提出“多元智力”的內在本質是多元化,不是單一的一種能力,且基本結構是多元化的形態和相對獨立的存在,能培養人類的各種能力。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我們應在教育領域發展六種技能,重點關注學生以下六種能力:1.語言表達;2.邏輯與思維;3.音樂節奏與視覺空間;4.自我檢查;5.合作;6.觀察外在事物。它主要基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根據他們的個體優勢發現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理念。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繪本教學,意義更加凸顯,對于培養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發展和未來的持續性發展,能夠奠定應有基礎。
學生看繪本,第一感很重要。他們拿到繪本會粗粗翻一下,再做出決定:是繼續往下讀,還是不再看了。所以在閱讀前,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很重要。小學生往往對故事有懸念,或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故事情有獨鐘。這個環節,老師可巧妙利用繪本的封面、環襯、扉頁或封底,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閱讀的潛在興趣。
1.封面。每個作者處理封面圖片的形式會有不同。有的作者會用插圖精華頁面做成封面圖,也就是說這一頁插圖往往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有些封面,是作者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單獨精心創作的,而且與書名相呼應。2.環襯。很多人都會忽略繪本的環襯,也意識不到環襯與故事情節有著很大的關系。有些故事始于環襯,有些環襯前后呼應,還有些環襯考驗眼力和想象力。每一本環襯的內容,都在無聲地傳遞著重要信息,千萬不可錯過。3.扉頁。扉頁的獨特設計,拓寬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不能忽視扉頁的閱讀,要契合興趣需求引導孩子,在閱讀中發現扉頁的秘密,引發無盡的想象,激發學生閱讀興趣。4.封底。封底可不是只是用來保護書的。有些封底和封面是同一張圖,加深對故事的印象,有些封底單獨創作封底圖畫,有些封底適合和封面連起來閱讀,組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還有的封底是故事內容的延續。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語言既是交流工具,也是思維工具,能夠促進人的心智發展。語言學習對學生的發展價值,不僅體現在可以用它進行交流和溝通,還體現在可以通過交流,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展現,能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傳遞人文元素。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英語繪本教學過程中,要科學設置任務,巧思妙問,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繪本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傳遞所要表達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凸顯英語學科的人文性。
1.巧用繪本的插圖設計問題,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去體驗插圖帶來的獨特視覺意蘊,更好地理解故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嘗試深層次理解、品味插圖的內在意義,共建圖文之間的聯系,從而加強語篇的識讀能力。2.巧用繪本的標題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提問精神。繪本的標題,對于讀者解讀故事具有挈綱提領性的作用,因為標題可能會暗示繪本的主題、大概內容等等。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標題,分析標題,讀透標題,從而提煉出相關信息,并針對這些信息提出合理、吊胃口的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3.巧用繪本的情節反轉設計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的繪本,往往都有一個轉折點。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會對這個轉折點充滿探究的興趣,他們會預測故事的發展,帶著預測繼續饒有興趣的讀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與故事的情節進行激烈碰撞,知識維度與想象空間不斷拓展。所以,教師要巧用繪本情節的反轉設計問題,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并凸顯問題的關聯性與連續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設計問題時須注意:1.提問不能破壞故事閱讀的節奏。2.提出的問題不一定有正確的答案。只要是建立在學生認真思考后的結果,符合邏輯,條理清晰,想象豐富,都應該尊重、接納。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思考,能好奇地發自內心地去提問。就如蘇霍母林斯基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我們在繪本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各種教學資源,而繪本教學則能為小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有趣故事,朗朗上口的地道語言,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學習語言。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說:“每一個兒童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愿望外,還帶來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閱讀后,每個學生都會對故事有著獨特的理解與感悟,老師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給予及時的點撥、反饋與評價。這里我們不妨加入“動態閱讀”,它也是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中的一環,能讓學生從中獲取屬于自己的認知。動態閱讀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復述外,可以是布置情境、表演繪本:比如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全文是以韻文朗誦詩的方式出現,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同的小組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演繹出不同的快樂;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玩轉繪本:自由創造的形式多樣,可以是手工DIY,也可以是自由涂鴉,一則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感受藝術的力量,二則可以很好地回味故事內容。比如The Rainbow Flower,就可以在閱讀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DIY,學生們一邊演繹故事,一邊動手,興致盎然。
除了課堂內的動態閱讀,也可以在課堂外進行動態閱讀,讓學生用生活實踐去演繹繪本。對于一些情節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繪本,可以在讀完后帶學生去體驗、實踐、感悟,比如Mom Buys Mung Beans。在盎然的生活氣息中,孩子真切地感受生活賦予的魅力,發展了學生人文素養。動態閱讀,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心智發展,豐富學生的世界,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有趣,也可以體現出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有調查顯示:養成了閱讀習慣并能享受閱讀樂趣的學生,不一定考試成績最好,但一定是具有高幸福指數、深發展潛力的人。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從英語繪本閱讀入手,巧用“三巧板”教學策略,優化繪本教學課堂。在學生日常的英語學習中,適當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接觸和體驗真實地道的語言,也能讓學生認知世界、認知自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體現出核心素養時代下英語課程所具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