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美術活動是提高幼兒審美意識與表達自我感受及情感的一條有效途徑。在美術活動中積極開發本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的元素,符合幼兒成長的心理需求,滿足幼兒自主學習的欲望。本文聯系幼兒美術教育實踐,從美術教育的活動材料、活動內容、活動環境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活動活動的實施策略,有效促進了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本土;資源;幼兒;美術;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81-02
【Abstract】Art activities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children'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express their self feelings and emotions.Actively develop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art activities,make full use of local cultural elements,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meet children's desire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using loc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children's art activ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activity materials,activity content and activity environment of art education,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artistic feeling abil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ability.
【Keywords】Native;Resources;Child;Fine Arts;Activity
幼兒園藝術教育是幼兒教育五大領域的重要內容。美術活動是提高幼兒審美意識與表達自我感受及情感的一條有效途徑。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創造美術作品可以提升他們的創造能力激發其創造精神。然而當前的幼兒園開展的美術活動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大。美術活動的材料還主要是擺脫不了傳統的紙張、彩筆、蠟筆等,活動內容與形式也是墨守成規,不能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自主創新發展的空間。
《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鄉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環境的巨大優勢,積極拓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的時空,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美術活動中積極開發本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的元素,符合幼兒成長的心理需求,滿足幼兒自主學習的欲望,為幼兒美術活動的拓展搭建良好的平臺。實踐表明,將本土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實踐活動,能夠喚醒幼兒腦海中的生活儲存,讓幼兒走近自然與家鄉的生活環境。運用豐富多彩的本土資源創造美術作品,能夠提升幼兒的美術興趣。近年來,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獨特、有價值的昆山鄉土資源,有機融入幼兒園美術課程,因地制宜,開展具有本土特色、充滿生活情趣的美術創作活動。孩子們在生活的召喚下,走進一個自然、自由與自主的活動情境,在開展美術創造活動的過程中,開啟了美的旅程,接受了美的熏陶。完成了美的體驗、有效促進了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的提高。
1. 在本土資源中拓展幼兒美術活動材料
開展幼兒美術活動離不開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材料,這些材料是他們進行美術創造的基礎物質。長時間以來,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幼兒美術活動一直處于相對枯燥乏味的狀態,大部分美術活動材料只有紙張、彩筆、蠟筆、水彩顏料油畫棒等。這常規美術活動材料雖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滿足發展幼兒的美術繪畫能力的需求,但是很容易讓他們固化思維,認為美術繪畫活動只能用這些有限的幾種材料。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們創造能力的發展。
鄉土的美術材料具有“最原生態的質地、最生活的外形”。挖掘本土資源能夠拓展美術活動材料的應用范疇,可以迅速拉近孩子們與美術活動的距離。他們可以盡情發揮想象,放手大膽創造,進而產生一種常規美術材料所無法達到的特殊效果。我們昆山地處江南水網地區,境內河湖港汊縱橫交錯。隨處可見的親水植物是幼兒美術創作的天然好原材。在教師指導下,孩子們“學學、做做、玩玩”。一雙雙稚嫩靈巧的小手,將水生植物莖、葉、花,華麗地變身為一幅幅美術畫作……既展現了濃濃的江南水鄉風情,又貼近孩子們的真實生活。鄉土的美術材料為小朋友的藝術造型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奠定了極佳的基礎。在充滿歡樂和諧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全方位均衡發展。
孩子們天生具備一顆好奇心。在美術活動中對于色彩紛呈,形狀多姿多樣的鄉土材料有著難分難解興趣。因此,教師要從孩子們的年齡特征角度,充分滿足他們對新奇事物的心理追求。深入挖掘與利用本土美術資源,讓孩子們從中獲得豐富多彩的美術制作原材料。例如,除了各地常見的瓜果蔬豆外,蘆葦、荷蓮是當地最尋常的水生植物。濕地公園里色彩繽紛的花朵,掉到地上的鳥的羽毛,隨風飄揚的蒲公英的絨狀種子等都可以成為幼兒美術活動的好材料,這些都是重要的本土資源。這些材料極富生活氣息與鄉土特色,可以促使幼兒開啟發現的心靈之窗,積極創造美的作品。比如,幼兒可以用蘆葦葉制作玩具,用荷葉粘貼畫,用蘆葦桿為畫筆,繪制簡單的沙畫等等。
2. 基于本土資源完善幼兒美術活動內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強調要注意解放幼兒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的空間,讓孩子們可以自由接觸多姿多彩社會,從社會生活中獲得成長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在實施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努力實踐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思路。注重選取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內容,調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需要。教師將幼兒帶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花園,走進大自然。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積極開拓美術創作的內容,延伸美術創作的空間,讓孩子們在游戲玩樂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更加充實的學習與創造體驗。在發現與挖掘本土資源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引導幼兒利用這些資源作為創作對象、創造內容。徹底扭轉傳統美術教育活動當中內容單一、乏味的局面。
我們的家鄉昆山地處江南水鄉,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教師因地制宜,發揮本土特色的優勢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把美術內容融入制作活動游戲之中,把美術學習融入幼兒的生活。在“美食小店”的游戲中,教師讓幼兒用橡皮泥捏制我們名聞天下的陽澄湖的特產——“清水大閘蟹”,一只只大閘蟹張牙舞爪,栩栩如生。教師帶領小小“點心師”們用皺紋紙、彩色橡皮泥、泡沫紙等制作出我們昆山的特色美食“奧灶面”“爊鴨”“青團子”“萬山蹄”“襪底酥”“泡泡餛飩”等等。每次路過美術活動區域,大家都好像聞到了眾多美食的誘人香味,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小顧客前來參觀、“品嘗”。在美術中,小廚師們會向小伙伴們介紹、推銷自己家鄉的各種美食、介紹自己家鄉的旅游景點及其美麗風光,有效地促進了孩子們美術情感的發展。為幼兒的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孩子們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3. 基于本土資源營造幼兒美術活動環境
現代美術教育理論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富有地方特色以及歷史積淀和特色文化等教育資源。進行幼兒美術教學,一方面可以優化幼兒美術教育資源的內容與途徑。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興趣和能力,加深幼兒對昆山本土文化的理解。培養他們愛鄉愛國的高尚情操,促進幼兒身心主動和諧健康發展。
我們將本土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美術區域環境布置中,營造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我們在幼兒園美術區域中,植入了吳地"本土文化"的元素,在主題墻環境布置中,充分滲透了地方文化資源。把富有昆山地方特色的美好風物展示于孩子們面前。讓他們在美輪美奐、直觀鮮活中,感受到濃郁的鄉土氣息,培養其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與喜愛心。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昆山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祥地,其唱腔清柔婉轉,優美動聽,其表演載歌載舞,細膩高雅,其劇本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中國最純粹、最精致、最典雅的傳統舞臺藝術。200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昆山的“三寶”昆石、瓊花、并蒂蓮是彌足珍貴的地方風物。昆石晶瑩剔透,,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稱為“江蘇三大名石”;玉潔冰清的瓊花是我國獨有的古老珍異花卉,也是昆山市花;并蒂蓮是荷花中的極品,紅姿映翠,花開兆祥。我們在園內開辟幼兒美術活動區角,將昆曲戲裝人物的卡通萌娃圖貼在墻上,將昆石、瓊花、并蒂蓮的剪紙、攝影作品一一展出。用心營造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環境。以此激發大家對家鄉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美好的情感,挖掘孩子們的美術創造潛能,讓幼兒每天都接受家鄉傳統文化的浸染與熏陶。有效促進了孩子們的藝術感受能力與審美能力的提高。
此外,我們還基于本土資源確定幼兒美術活動主題。有效的美術主題活動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的質量,促進專業成長,推動幼兒園藝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同時也能讓小朋友們在主題活動中接受系統性的美術指導,深化美術知識。有利于幼兒美術創新能力的構建。我們在“六一”兒童節和其他節慶來臨之際,經常開展美術主題活動,有目標地激發幼兒自我表現和創造精神。并借此類活動通過向家長與社會展示孩子們的美術作品,塑造幼兒園的園風園貌,讓孩子們在全員參與活動中體驗成功,體驗快樂。
例如,在我市的瓊花藝術節期間,我們開展“夢幻瓊花”主題。讓幼兒對“家鄉的花、家鄉的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其中“家鄉的花,通過帶組織大家去亭林公園觀察觀賞瓊花。聽瓊花的故事,了解瓊花的歷史。讓孩子們通過多種方式,零距離地欣賞到了瓊花的美?;貋砗螅指鶕變旱哪挲g特點,引導幼兒添畫瓊花的過程中,學習了如何用曲線、弧線來表現瓊花的外形美。
綜上所述,本土資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本土資源能夠為幼兒美術活動搭建良好的創作平臺,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教師要研究開展美術活動的目標,制定計劃。認真篩選本土文化資源,挖掘本土文化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的美術活動更有生活氣息與鄉土氣息,有效地提升孩子們的美術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何玉秀.親近自然 走進生活——淺談有效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活動[J].教育藝術,2019(5)
[2]蔡里娜.運用本土資源拓展幼兒園活動內容的實踐研究——以建新資源的有效利用為例[J].名師在線,2017(11)
[3]李亮.留住美術教學的“本色”——本土資源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18(56)
[4]沈學珠.本土資源在區域活動中的運用——毛線、紐扣、布料在區域活動中的妙用[J].新教育,2016(24)
[5]王春俠.充分挖掘本土資源開展多樣化美術活動[J].中華少年,2018(22)
[6]劉惠萍.淺談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上),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