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軍 杜艷平
摘 ?要:任何時代背景下,教育都是家校協同的,家庭教育地位慎重,尤其是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更是需要從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等全方面綜合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也是學生的監護者,父母需要有系統的教育規劃和教育策略,才能更好的完成學生的家庭教育,做到校園教育的完美結合。本文將以家庭教育為根本,簡單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展開方式。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家庭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8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25-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ny era,education is coordinated between home and school,and the status of family education is cautious,especially in primary school,and it need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from all aspects of students' thought,behavior and habits.As the main teacher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guardian of students,parents need systematic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students and achiev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ampus education.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family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briefly analyzes the family education development way under the new era background.
【Keywords】New Age;Primary School;Family Education;Strategies
在新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學生從個人基礎行為習慣到基本素質養成,家庭教育起著關鍵的影響因素,尤其是學生良好的性格養成和三觀的形成階段,家庭中監護人對學生的影響處于主導地位,而校園教育為輔助,因此,注重學生的基本家庭教育,是學生良好人格培養的關鍵階段,也是影響學生性格形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接下來就針對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1. 建立保障體系,確保家校溝通
根據我國現有國情,人民生活水平有著一定的基礎環境差距,而這些差距表現在教育上,就是對學生受教育機會和受教育情況的影響。基于此,為了確保校園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新時代的社會福利政策。牽頭建立校園保障體系,引導教師及時進行家校溝通,了解學生的基礎家庭狀況,針對學生的基礎學習生活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找到突破口,保證少年兒童的受教育機會和受教育權限。為此,我建立校園專項保障體系,確保學校學生能夠享受到社會基礎保障,享受到基礎受教育權利。
自從事教育工作以來高度重視家校社合育的重大意義,就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乃至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自2003年擔任校長以來的近20年的工作時間,一直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逐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構建家校社合育的學校教育體系。并將校園打造為我縣第一批“家校合育實驗學校”。在此,我結合學校現有資源,我在以下關鍵方面,做出了具體管理動作:1.健全家庭教育領導機構,強化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管領導兼辦公室主任。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和評價機制。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總體部署和年度考核,從而有力促進了學校家庭教育的穩步健康的發展;2.加大經費投入,保障物資支撐。用于家庭教育辦公、活動、培訓等各項開支預算,平均每學期不低于5萬元,并且呈明顯的逐年增長趨勢;在校園保障前提的施行下,每年我校都會幫助至少10名特困學生協助他們享受教育權限,幫助國家解決基礎社會問題,逐漸改善學生的受教育環境以及基礎生活環境。
2. 推動保障落實,執行家長學校
任何管理政策的執行都少不了管理三要素,管理策略、動作追蹤和結果反饋。為了推動我校教育的良好有序進展,在執行保障政策之后,針對保障政策設置了系列管控措施,為了良好的推進家庭教育,確保家校良好溝通,要求班主任及時組織家長會,通過家長會,了解學生的基本家庭狀況。要求教師在課后及時做好家訪活動,保證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并及時和家長溝通學生現狀,針對學生現階段的表現,設置專門符合學生個性化特點的教育方式,并將此方式在全校推行,保證校園學生能夠從學校,到家庭享受到全面教育推進。針對保障工作落實方面,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保障學生的基礎權益,體現學校的教育職責,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確保新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健康完善發展,作為我校引領者與教育的傳遞者,個人落實基礎工作,執行責任到人,找準抓手,嚴格執行,推進家庭教育科學發展,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展示:一是家長學校規范化。保證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教會家長如何教育,給到家長系統全面的家庭教育策略以及家庭教育具體思路。為了落實家長教育,除了召開家長會之外,我校專門設置了家長學校,助力家庭教育科學有效的開展。我們的家長學校有校牌、有教室、有設施;保證家長能夠及時有效的獲取協助家庭教育的科學規范信息。針對家長教學方面,我校有組織、有師資、有教材;讓家長能夠全面系統的與教師探討家庭教育問題。在組織家長活動方面,我校做到了有計劃、有措施、有總結。保證每一位家長都能吸收到科學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多年來,受益家長數量高達幾萬名。二是師資培訓經常化。為切實辦好家長學校,努力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我們采取專家講課引路,外出聽課觀摩,巡回演講和授課等形式,逐步培養出一支經驗豐富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學校的多名家庭教育講師,已經成為縣里的家庭教育骨干,并開辦了自己的家長教育工作室。
3. 教育結果反饋,實現多措并舉
教育系國之根本,作為一線教育負責人,肩負著國家未來人才培養重任,過程中不敢懈怠,更不能懈怠,多年來兢兢業業,為教育事業奉獻熱忱之心,在教育方面,為了推動家庭教育的合理有效進行,保證家庭教育的效果和學生的受教育結果,在教育過程中,從學生的基礎學習生活出發,讓家長能夠及時有效的參與到學校教育中,詳細了解學校教育策略,從校園教育中尋找家庭教育的契合點和完善點,進而大成駕校完美配合。為了讓家長能夠全面融入到教育模式中,緊跟校園教育步伐,在家長教育方面,做出以下變革和創新,為了保證教育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保證家庭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我校作為家校合作示范校園,具體執行以下動作:
多措并舉,確保家庭教育的實效性:一是建立三級家長委員會,制定家長委員會章程,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從而,全面激發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邀請家委會成員,參與學校管理,參加學校活動,共商學校發展大計。并通過他們,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二是成立周三家長開放日。利用周三的時間,輪流安排有熱心的部分家長,深入課堂、餐廳、活動等環節,以便更好的為學校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學校出謀劃策、保駕護航。三是積極開展親子閱讀、親子日記、親子運動會、入班儀式、傳統文化公開課親子學習等系列親子活動。讓家長同志在活動中,增強和學校和孩子的溝通,提升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能力,增強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的關聯性和互補性。
4. 合理整合資源,助力家庭教育
嚴格意義來講,青少年兒童教育,除了家庭、校園教育之外,還需要注重社會教育,學生在單純的學習生活中,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而學生的基礎素質,也是未來社會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教育過程中,注重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的有機結合之外,更需要關注社會形態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基于此,在保證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我校執行了資源整合,多元協調,權力輔助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的攜手共進,全面確保學生的基礎教育。在此,帶領我校師生做了一下具體動作。
四多元協同,形成家庭教育合力:一是整合社會資源。①充分利用革命烈士紀念館,魯西北革命舊址,武訓紀念館等地方教育資源優勢,發揮這些地方的陣地作用。②充分利用縣婦聯、團縣委、關工委、文聯等單位的政策和職能優勢,發揮他們的指導作用。③我們還組建樂于奉獻的“五老”隊伍,充分利用他們的影響力,發揮他們的余熱作用。從而構架起有廣度,有深度,有層次的家庭教育育人格局。鼓勵和動員這些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特別關注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的教育工作。④聯合縣婦聯和關工委為學校新生舉辦的性別平等教育主題講座。⑤聯合北京“女童保護”公益組織把《愛護我們的身體》課納入小學低年級必修課。二是利用媒體網絡。為了全面拓展和延伸家庭教育空間,我們利用微信平臺、學校公眾號、社會新媒體、自媒體等網絡平臺,開辦家庭教育專欄,每周一期錄制家校合育微課堂,拍攝家庭教育微電影,多角度全方位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幫助家長提升教育技能。
5. 加強學習體系,保證與時俱進
教育是在不斷實踐與探索中推進的,為了保證教育效果,個人加強研究,注重科研的推動作用。學校成立家庭教育辦公室,組建了家庭教育科研組,本著“問題就是課題”的態度,申報了多項國家、省、市、縣以及我們校級課題,對家庭教育工作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當前家庭教育的誤區及改進對策研究》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家校有效溝通方式研究》順利結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研究》馬上結題。本人撰寫的論文《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育人網絡》榮獲省級三等獎。未來我將不斷研究基礎教育新方針,探索教育新策略,為我國教育的科學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為我校的全面穩定發展起到領頭作用。
6. 結語
教育是國之根本,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在從事教育行業二十年來,針對學生接受到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找到了明確的推動方向和策略,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從校園落實到家長配合,最終學生教學結果展示,都體現出了良好的教育成果,保證了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個人行為教育以及人格培養,確保為國家輸送一批高素質,高質量的新一代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馮瑞兵.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小學家庭教育投資與消費的調查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5):19-22.
[2]張月明,蔣敏.家校共育 一起成長——發達地區鄉鎮小學家庭教育現存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J].教育界,2020(18):84-87.
[3]劉志宏.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分析[J].科教導刊,2020(15):151-152.
[4]李紅棟.談新時期中小學家庭教育中“立德樹人”的策略[J].學周刊,2021(2):181-182.
[5]俞建蓉,楊建新.淺談在小學家庭教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J].學周刊,2021(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