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10
摘要:隨著生豬養殖市場的不斷擴大和規范,如何提高生豬疫病防控機制和水平是當下生豬疫病相關檢測部門和養殖戶的重要探究方向,結合現階段養殖戶的養殖數據來看,我國豬肉市場呈現出供小于求的局面,而生豬疫病作為影響生豬養殖質量與產量的重要因素,務必要認識到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要性,進而通過科學有效的防控體系和舉措來推進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穩健發展。
關鍵詞:生豬疫病防控;機制及舉措;策略思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豬疫病防控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基于此應積極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做好生豬養殖的疫病防控,一方面減少生豬養殖過程中的發病幾率,另一方面降低經濟損失,提高養殖的質量和產量。
1 提高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視
提高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視是生豬疫病防控的基礎前提,對此可從以下幾點進行:①提高養殖戶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要性認知。應通過媒體宣傳和廣告宣傳等方式對各地區的大小養殖戶進行集中性的培訓,提高大家對生豬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認知,并充分了解到生豬疫病防控與提高生豬養殖質量和產量的關聯性,進而引導大家在生豬養殖實踐中采取舉措,科學開展疫病防控相關工作;②提高各地區生豬養殖監測相關部門對生豬養殖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認知。應結合近幾年的市場調查數據和相關情況,通過座談會等形式,提高各地區生豬養殖監測相關部門對生豬養殖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認知,例如要求各地區的養殖監測機構和檢測部門及時引進科學技術,定期對本地區的生豬養殖戶等進行實地走訪,并聯合防疫站工作人員對養殖戶進行上門指導,增強大家對生豬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認知;③成立生豬疫病防控監測小組,對防控技術推廣隊伍進行培訓。各地區應成立生豬疫病防控監測小組,并選聘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擔任小組成員監測崗位。同時還應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培訓,例如通過視頻直播、案例剖析等方法,對防控小組的成員和防控技術推廣隊伍的人員等展開集中性的技術培訓,提高大家對生豬疫病防控的治理舉措和技術水準。
2 選擇優良的生豬養殖環境
選擇優良的生豬養殖環境是生豬疫病防控的基礎前提,具體可從以下幾點進行:①科學選址和建址。首先要結合生豬養殖的規模和規劃目標等科學選擇生豬養殖的地址,例如應盡量將生豬養殖的基地選擇在光照充足、視野開闊、排水系統好、通風條件優良的地帶,以郊區或鄉村養殖最好,一方面可以保證其養殖基地的環境優良,另一方面也利于養殖垃圾的統一處理。其次在科學選址的基礎上應科學開展生豬養殖基地的建設,例如要具備基礎的豬舍溫度調控系統、生豬養殖垃圾的處理系統等,同時還要確保豬舍搭建空間的合理利用,要能夠結合生豬的生長環境做好生豬的疫病防控;②結合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做好生豬養殖環境的科學管理。生豬養殖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生豬疫病的發生與傳染,對此應結合生豬養殖基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變化等科學開展日常的環境管理工作。首先應保持豬舍的通風,結合生豬生長的習性和抗病免疫能力等控制好豬舍的通風時間和頻次,例如在夏季的生豬生長中,就應保證豬舍的通風良好,并通過溫度控制保持豬舍內部環境的舒適。同樣還應結合生豬生長的情況和季節性變化等控制好豬舍內的溫度變化,例如冬季要做好取暖和偶爾的通風,而在夏季則應做好豬舍的防曬工作,以防止疫病的發生和中暑等情況;③保持生豬養殖環境的干凈和衛生。生豬養殖中要保證生豬生長環境的干凈和衛生,以減少疫病的發生幾率,例如應每日對豬舍衛生進行打掃,集中處理生豬生長中排泄的污穢物和廢水等,并在夏季用水管等對豬舍內的地面進行沖洗,在冬季時保證豬舍的地面干燥、不結冰等[1]。
3 堅持科學規范的養殖和管理
堅持科學規范的養殖和管理是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要內容,對此可從以下幾點進行:①做好養殖環境的消殺工作。消殺主要是指通過物理消毒、藥物消毒等方式對豬舍等進行定期的消毒,以降低生豬疫病發生的概率。首先要在生豬出欄后對空下來的豬舍集中進行消毒,可通過藥物消毒、物理滅菌等方法進行,一方面是保證豬舍的衛生,為下一批次的生豬養殖做鋪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生豬疫病的傳染。其次應對生豬養殖的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殺,同時要保證日常的飼養中養殖人員要盡量穿戴防護專用衣物等進出豬舍,以避免攜帶入細菌或病毒;②嚴格控制進出入生豬養殖基地的人員和車輛。對于進出入生豬養殖基地的人員和車輛應嚴格進行控制,對于陌生的車輛人員,應在穿戴好防護衣物后才可允許進入豬舍,以防止出現生豬疫病的交叉傳染;③及時滅害。應定期對豬舍進行滅害,例如對豬舍內的四害及時進行防治,避免生物性的疫病傳染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對于病死豬及時進行處理,通過科學無菌的方式進行死豬處理,并上報相關的檢疫部門,防止大批量病死豬現象的發生。例如可以建立病死豬處理臺賬,定期對規模養殖場進行檢查,嚴厲打擊私自售賣病死豬的違法行為[2]。
4 建立生豬疫病防控機制
建立生豬防疫機制可從以下幾點進行:①明確生豬疫病防控的具體責任和義務。應堅持疫病防控分級負責的原則,在各地區建立統一性的生豬疫病防控機制,要求各地區的防疫站、獸醫院等共同參與到生豬疫病防控的機制運行中,一旦出現生豬疫病傳染的情況,及時上報和處理,并針對特殊性的疫病情況及時啟動防疫機制的免疫程序,將疫病監測與報告、應急指揮與處理、工作實施等工作職責具體落實;②加大生豬疫病防治疫苗的研發和接種。應結合過往的生豬疫病表現特性和傳染情況等對生豬的疫病防治疫苗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并要求各地區的規模養殖場及時在生豬幼期時對其進行疫苗接種,以防止生豬生長中疫病傳染的情況從而提升生豬免疫力;③通過喂飲等方式預防生豬疫病。通過喂食和飲水,可以科學開展生豬的疫病防治工作,例如可以將生豬疫病防治的藥物摻入到生豬喂飲的水中或食物中以提高生豬的疫病免疫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泔水或剩飯菜等不衛生、過于油膩的食物來喂養生豬,且需對生豬喂飲的水和食物等進行科學管理,防止霉變等情況發生[3]。
5 結語
隨著生豬養殖市場的不斷規范和肉類市場需求的不斷提高,應認識到加強對生豬養殖疫病防治的重要性,進而通過提高對生豬疫病防控的重視、選擇優良的生豬養殖環境、堅持科學規范的養殖和管理、建立生豬疫病防控機制等舉措來提高大家對生豬疫病防控的認知,從而引導其提前做好防控。
參考文獻:
[1] 楊琨.淺談關于生豬疫病防控工作的幾點思考[J].今日畜牧獸醫,2019(5):29.
[2] 付昌壽.關于生豬疫病防控及治療措施的思考[J].獸醫導刊,2019(6):105-106.
[3] 張國峰.淺談生豬養殖模式與疫病防控[J].農家致富顧問,2020(2):125.
作者簡介:鄭昌明(1974.11— ),四川儀隴人,本科,獸醫師,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