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霞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其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培養,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不可以一味地以完成任務為目標,其更應該注重的是高中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并根據高中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來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以使高中生更好地進行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本文對如何調節和營造高中生物的課堂氛圍進行了相關分析,以期為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議,使高中生更好地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氣氛;教學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其既應保證自己教學內容的全面性,也應保證自己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只有當教師的教學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被學生所接受,才能大大提升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極其注重對生物的課堂氛圍的調節與營造,為達到這一目的,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高中生的課堂參與;以技術為基點,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以互動為媒介,促進高中生的知識學習。
一、高中生物課堂良好氣氛構建意義
良好的高中生物課堂氛圍不僅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更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氛圍可以使教師高效率的完成本次課程的教學任務,解答學生各種不理解的問題,讓學生更加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也會因為良好的課堂氛圍講解一些高中生物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以便在日常學習當中,能夠深刻的記憶學過的知識點。其次,當教師在生物實驗課上進行實驗操作時,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操作的各個實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的了解,以此加強學生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
同樣,良好的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加專注的聽講,當教師講解習題時,學生能夠主動地舉手回答問題,積極響應老師,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高中生物課堂當中。在生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渴望,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生物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生物考試成績。學生在高中生物總復習時,可以更高效地回顧知識點和翻看講過的習題及其解析。當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可以更好地進行獨立操作,培養學生對于實驗操作的興趣。
二、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節與營造
(一)以學生為主體,提高高中生的課堂參與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沒有一個比較積極的態度,他們都有惰性,導致他們無法專心致志地參與到對教材知識的學習當中,在此時,則需要教師引導并監督其學習。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當中。而高中生物教師在調節與營造高中生物的課堂氛圍時,同樣也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動地位。通過這一方法,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有利于調節與營造高中生物學科的課堂氛圍,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蛋白質”這一內容時,其可以讓高中生在課下自己預習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在課上,為學生提供一些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氨基酸,然后向學生提供一些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材料來進行蛋白質的組裝實驗,讓其通過自己的組裝過程體會到蛋白質的多樣性,進而激發其對蛋白質這一物質的探索,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學習這部分知識。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保證以學生為主體,讓高中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當中。
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教師的反饋,讓學生專心致志地參與課堂互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高中生物學習的探索的樂趣。教師完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動位置,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在備課方面多下功夫,不斷創新,多注意對學生的思維創造力的培養,幫助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的產生樂趣。
(二)以技術為基點,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其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也是其中之一。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調節與營造生物課堂氛圍時,同樣也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首先根據教材內容來制作出符合教材內容的PPT,并在PPT當中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擴展延伸,在進行擴展延伸時,其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高中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而提高高中生在生物課堂當中的活躍度,調節與營造生物的課堂氛圍。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調節與營造高中生物課堂的課堂氛圍,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對于“DNA分子的結構”這一內容,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便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教材內容,提前了解教材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DNA在遺傳過程當中的作用;如何通過DNA來傳遞遺傳物質?DNA的復制方式。在高中生了解這些基本概念之后,高中生物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DNA的分子結構和DNA的復制過程,在向高中生展示完DNA的分子結構和DNA的復制過程之后,其可以讓高中生根據自己所看到的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增添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擴展知識,營造活躍的高中生物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應當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點,改變生物課堂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認可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起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讓學生根據學習到的知識發表各自不同的想法,增強學生對于生物課堂的歸屬感。
(三)以互動為媒介,促進高中生的知識學習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為調節和營造課堂氛圍就必須增加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在互動當中激發高中生對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使生物學科的課堂氛圍得到調節。為引導高中生進行互動,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問,通過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當中。此外,高中生物教師也可以多為高中生創造一些小組討論的機會,通過討論來活躍課堂氛圍。通過這一方法,可以很自然地調節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使高中生在一個較好的氛圍中學習理論知識。
例如,“細胞的衰老與凋亡”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論知識較多,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講解。在課上,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首先向高中生提問幾個問題,如: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決定因素是什么?細胞的衰老、凋亡、細胞壞死與細胞癌變的本質相同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分別是什么?細胞發生癌變本質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問的問題來閱讀教材并對重點內容進行勾畫,在此之后,高中生物教師可以根據自己設置的問題來隨機提問高中生,讓他們根據教材和自己的理解來回答問題。
教師應當與學生積極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對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抵觸,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氛圍,應當隨時向學生提問問題,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回答,做生物課堂的主導人,教師做學生的助手。同時,教師也應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樂趣,完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以實操為翹板,深化高中生的技能掌握
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當中,生物實驗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實驗操作講究細心嚴謹,學生要首先學會正確的使用實驗用具,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要求,同時觀察并留意實驗注意事項,減少生物實驗當中的錯誤。高中生親自體會生物實驗的操作過程,有助于實現學習興趣提升。教師在學生提前預習生物實驗知識,了解實驗操作的前提下,提供學生實驗儀器及材料,讓學生進行親身實驗操作并做實驗報告,營造良好的學生實驗操作氛圍。通過這一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掌握實驗探究的操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指導“脂質的檢測”這一實驗前,高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提問:應該準備什么實驗器材?選取的樣本有什么講究?有什么事項需要注意?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按照實驗材料和實驗儀器的選取、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果及注意事項來規范實驗。在“脂質的檢測”實驗操作中,材料器具包括花生種子、刀片、高低倍鏡、蘇丹Ⅲ染液、50%酒精等。首先將浸泡過的花生種子輕輕切片,從多片花生種子薄片中選擇厚度一致、外觀完整的做成裝片,注意要用滴管滴2~3滴蘇丹Ⅲ染液到花生種子薄片上。先通過低倍鏡大致瀏覽,發現并標記裝片脂肪顆粒位置,之后再調整換為高倍鏡進行細致觀察。可以發現,花生種子薄片中脂肪小顆粒表現出橘黃色的性狀。注意事項:切片要盡可能的薄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觀察時找最薄處最好只有1~2層細胞。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做實驗的各個事項做份實驗報告,加深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在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細心嚴謹,教師應當對于生物實驗操作非常熟練,當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操作過程中,發現實驗操作當中某些不合理的問題,向教師尋求幫助時,教師要對學生所提問的問題做到詳細的講解。同時,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獨立實驗操作的能力,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生物實驗過程中的知識,促進學生對于生物實驗操作的樂趣。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調節和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便需要其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特點來采取相關措施,如其可以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等方法,激發高中生對學習興趣,提高其在課堂當中的活躍程度,最終實現高中生物教師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田甜.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節與塑造實踐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10):141.
[2]李異.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氣氛調節方式探索[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