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沖
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天生喜愛游戲活動,圍繞兒童這一天性,教師在小學體育課中要創編類型多樣的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所以,教師要從小學生身體發展的特點出發,創編故事類、競賽類、生活類等類型眾多的體育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提高體育認知,實現身心和諧發展。
一、創編故事類游戲
體育游戲的內容范疇十分廣泛,具體呈現形式也豐富多彩。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讓體育游戲契合兒童的特質。例如,一些具有故事情節的體育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融入角色體驗中,基于故事類體育游戲開展體育學習活動,可以豐富兒童的體育感知。
教師在設計故事類體育游戲時,不僅要考慮游戲的故事性和娛樂性,還要兼顧體育的運動性,這樣學生才會在體育游戲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體育任務,讓體育游戲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例如,“我的周末生活”體育游戲重在表演,旨在讓學生呈現自己在周末的生活,要有故事情節,可以和同學合作表演,通過所作所為展現周末的活動。再如游戲“小狗過橋”,規則是讓學生佩戴小狗的頭飾,聯系生活經驗模仿小狗動作,在操場用線畫出的“獨木橋”區域,開展演示活動。趣味盎然是這個游戲的顯著特點,深受學生喜愛,學生沉浸其中,在其樂融融中無痕完成體育運動任務。故事類體育游戲把運動和娛樂巧妙融合起來,全方位鍛煉了學生的身心。值得強調的是,教師在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時,要全程關注并幫助指導,保證游戲有序進行。
以上案例中,教師在故事類體育游戲中融入了體育運動內容,引導學生在趣味游戲中自然而然地完成體育鍛煉任務。此外,因為學生天生喜愛游戲,所以體育運動熱情高漲,在運動過程中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很豐富。假如教師可以吸收學生對游戲的參考建議,不斷創新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運動效果會更佳。
二、創編競賽類游戲
眾所周知,游戲活動離不開競爭和比賽。如果把游戲和競賽融合起來,可以創新體育游戲的形式。所以,教師不僅要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設計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運動效果。另一方面,教師也要考慮學生樂于競賽的心理情結,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需要比賽的體育游戲。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為了教學需要創編競賽類游戲,是常用的教學策略。在這里,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是,怎樣提高競賽類體育游戲的趣味性,讓學生樂此不疲。例如,在競賽類體育游戲“夾球跑”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對抗比賽,規定每個隊員必須用雙腿夾住排球跑一段路程,小組內接力賽跑,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學生對這種競賽類游戲比較熟悉,需要團隊合作對抗,所以無須老師動員,學生都能積極投身其中。在游戲開展前,教師要進行專業指導,確保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然完成體育訓練。教師可以適度修改這個游戲的規則,提升游戲的趣味性,例如可以讓小組成員中任意一人故意掉下排球,模擬“母雞下蛋”的游戲情節,后面接力的學生迅速撿起“雞蛋”繼續賽跑。
以上案例中,教師設計的競賽類體育游戲契合學生心理,并進一步修改了游戲規則,讓游戲更具挑戰性,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學生積極完成游戲任務,在接力賽跑和對抗比賽中提升了體能,體育鍛煉效果十分顯著。
三、創編生活類游戲
在生活中學生也經常喜歡玩游戲,因此教師在創編體育游戲時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一些生活類體育游戲,讓學生在近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開展游戲和運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游戲的創編過程,不斷優化改進游戲的內容和形式,會更受學生青睞。
教師在創編生活類體育游戲時,要有課程整合意識,可以優化和改進學生熟悉的游戲活動,為學生的體育訓練提供良好載體。例如,在生活類體育游戲“抗洪搶險”中,教師可以借助海綿墊子等體育期待設置一個搶險救災的生活情境,指導學生依據教師口令進行“搶險救災”,小組成員互相配合,把老師放置的體育器材(需要搶險的物資)迅速移至“安全”的區域。這個生活類游戲和生活密切相關,學生通過新聞也有所了解,知曉解放軍戰士抗洪搶險的事跡,這是本游戲可以順利開展的有利條件。再如生活類游戲“做家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模擬家庭生活場景,分工合作,全景呈現家務勞動的全過程。因為學生都比較熟悉家務勞動這一類生活場景,所以可以順利地完成游戲活動。
以上案例中,教師創編的生活類體育游戲不但可以鞏固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還可以相機滲透生活體驗教育,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生活的意義。此外,在生活類體育游戲中自然地開展體育活動,不僅和生活無痕對接,更能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生活經歷各不相同,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學情,才能創編出適合學生的體育游戲。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課程整合意識,從學生實際出發,創編出適合學生的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讓體育課堂活力四射,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