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勃
在網絡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圖像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傳播新聞的重要工具。而且,當今社會碎片化信息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去仔細閱讀文字,使圖像的作用已經與文字比肩。
語言、文字與圖像是完成信息傳遞的三種介質,能夠使信息與人的感官產生共振,從而使接收者接收到發送者傳遞的信息。
如今,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橋梁,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使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新聞元素融于一體,更能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但是,多媒體新聞并不是這四種元素簡單的拼盤,各個元素也不是互不相干、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種有機式融合,具備融合、鏈接、交互、共享四個特點,這種多媒體新聞表達,就被稱之為新聞圖像。新聞圖像具有不同的技術處理方式和符號系統。
雖然文字和圖像都依附于意識形態,但是相較于文字而言,圖像與人的意識形態產生共鳴并形成認知更加快速。這是因為圖像比文字更加直觀,傳達信息更加快速,同時圖像也更加生動。文字在傳遞信息方面較為抽象,人們接收到文字信息之后,需要在人腦中進行加工,通過想象處理成畫面。而且個體對文字的感知層次較為模糊。另外,圖像的表達更加簡易,能夠突出重點信息,比文字更加接近人的意識認知。
圖像在網絡傳播中,受媒介傳播技術的影響,經常會出現誤讀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在網絡中,圖像不像文字一樣容易檢索,難以實現受眾對圖像認知的標準化。當新聞圖像在網絡中進行傳播時,其新聞標題往往比較淺顯,正文需要通過大量文字對圖像進行解析,才可以使受眾更全面地理解新聞。而且,如果在網絡中僅僅使用關鍵詞對圖像進行檢索,往往具有較大難度。用戶可以在綜合性新聞門戶網站進行檢索,檢索出相關的新聞,然后在其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新聞圖像;用戶也可以在圖像性質的門戶網站上搜索,但往往會搜索出多種相似的圖像,想要找出自己的目標圖像,就需要花費更多精力。
其二,新聞圖像在網絡中傳播流動性較大,穩定性較低。這會導致在較短的時間內,同一個圖像的檢索途徑發生改變。隨著信息量的不斷增加,新聞圖像就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檢索。
由于圖像具有的種種特點,使得圖像比起文字更加契合受眾選擇標準,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路徑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
其一,新聞圖像一般會經過一定的技術化處理,包括對圖像拍攝角度的選擇和后期的渲染與處理,能夠促進圖像與人的情感共振,加強情感表達。
其二,新聞圖像會更刺激受眾的感官,以煽動受眾產生情感共鳴。
其一,網絡社交媒體最大的特性是社會性和社交性。其二,網絡社交媒體中的信息是自發傳播的。其三,網絡社交媒體的核心是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特點,使得網絡社交媒體逐步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維方式。
新聞圖像的傳播平臺,主要是一些大型網站、移動終端等網絡社交媒體,這些媒體不僅大力促進了新聞圖像的傳播,同時賦予了新聞圖像新的特點和意義。
其一,網絡社交媒體促進了新聞圖像實用性和娛樂性的融合。新聞圖像的實用性和娛樂性,也可以稱之為工具性和消遣性。在現代的網絡社交媒體平臺中,很多新聞圖像的傳播都是以娛樂性作為傳播外表,而將實用性蘊含于其內。一些大型的新聞門戶網站是新聞圖像傳播的“始發站”,以娛樂性較強的方式,傳播較為準確的新聞信息,像新浪新聞客戶端。也有一些傳統的、較為權威的新聞機構,借助社交媒體平臺來推廣自己的新聞客戶端,如人民網、光明網等,既能傳播實用性新聞信息,又能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娛樂大眾,擴大受眾群體覆蓋面。
其二,網絡社交媒體突破了傳統新聞傳播圈層。人們因職業、性格、興趣與所處社會環境不同,在實際社會中形成不同的圈層結構。一個圈層的人接觸另一個圈層的人,很難順利進行社交。在網絡社交媒體中,即時感較強的新聞圖像可以有力地打破傳播的圈層結構。比如,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游泳運動員傅園慧因為洪荒之力的表情包成為紅人,在很短的時間內,該表情包得到了大量的下載和傳播,尤其是在微信和微博中,與該表情包相關的話題的閱讀量累計可以達到3000萬,有力地證明了新聞圖像的傳播速度和力度,受眾與游泳運動員之間的社會圈層壁壘也被打破。
表情包等很多圖片得到廣大網友的青睞和喜歡,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信息傳播的主力工具,下文中,筆者對新聞圖像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趨勢進行簡要分析。
無論什么樣的門戶網站或新聞客戶端,其新聞圖像會根據其所在的不同欄目特點而展現出不同的風格,進而吸引目標受眾。網絡社交媒體具備較強的個人屬性,最重要的功能是與受眾交換信息。所以,在未來,新聞圖像會更加聚焦社會新聞,以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表達較強的情緒。
另外,較強的娛樂性將會成為未來新聞傳播的普遍標準?,F在人們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對很多受眾而言,他們登錄社交平臺,大多數是為了消解愁悶,同時,他們對新聞也越來越秉持娛樂性態度,樂于當“吃瓜群眾”。
在本文中,筆者分析并比較了文字與圖像符號系統的不同,然后分析了網絡社交媒體對新聞圖像起到的傳播作用,最后探討了未來新聞圖像的傳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