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科協發學字〔2019〕38號)的精神,推動醫學影像學期刊發展,“J10”期刊于2021年5月15日在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高峰論壇的“J10”峰會上就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出版倫理進行了研討,形成此共識。本共識涉及的內容為中文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各主體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依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學術研究實施與報告和醫學期刊編輯與發表的推薦規范》等有關條款。
據悉,此共識由參加“J10”峰會的14家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部在廣泛征求編委、審稿專家、作者和編輯的意見基礎上經過反復討論、修改制定。此共識作為14家期刊的出版規范,將為推動我國醫學影像學期刊快速發展、推動我國醫學影像學學科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附: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出版倫理——“J10”峰會共識(editing and publishing ethics of medical imaging journals:the consensus of the"J10"summit)全文。
【背景】為踐行《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科協發學字〔2019〕38號)的精神,推動醫學影像學期刊發展,“J10”期刊于2021年5月15日在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高峰論壇的“J10”峰會上就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出版倫理進行了研討,形成此共識。本共識涉及的內容為中文醫學影像學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各主體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依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學術研究實施與報告和醫學期刊編輯與發表的推薦規范》等有關條款。
1.為作者、審稿專家、編輯提供論文發表的相關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提升中文醫學影像學期刊在論文撰寫、評審、編輯與出版過程中的道德標準。
2.加強中文醫學影像學期刊的學術誠信原則、公平公正原則、保密原則、謹慎負責原則,共同抵制違反科研和出版道德的學術不端行為。
3.促進各中文醫學影像學期刊的同行交流,加強行業自律和互相學習與監督,在各期刊編輯部之間協調防范學術不端行為,提高國內醫學影像學期刊的辦刊水平。
4.倡導新型編輯技術和出版形式的應用,為探索合理的學術研究提供科學計量分析。
本共識的術語和引用來自下列組織和文件,當發生解釋沖突時,遵從并以下列文件和規范為主(按發布時間倒序排)。
1.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學科研誠信和相關行為規范[EB/OL].http://www.nhc.gov.cn/qjjys/s7945/202102/498254ddd0e94840a6a91e1a0db3164e.shtml,2021-01-27.
2.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duct,Reporting,Editing,and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Work in Medical Journals[EB/OL].http://www.icmje.org/icmje-recommendations.pdf.December 2019.
3.科技部,中央宣傳部,最高人民法院,等.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EB/OL].http://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9/201910/t20191009_149114.html,2019-10-09.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11/content_5399239.htm,2019-06-11.
5.國家新聞出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CY/T 174—2019)——學術出版規范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EB/OL].http://jw.beijing.gov.cn/kyc/zlxz_15523/201907/P020191224764601114414.pdf,2019-05-29.
6.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5/30/content_5294886.htm,2018-05-30.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5892—2018)——實驗動物 福利倫理審查指南[S].http://life.ah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5f/80/8ea48b56459c965ecc0c7ff9a281/50adb2c8-dc99-41bd-8e68-8d825cfb7302.pdf,2018-02-06.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27817.htm,2016-10-12.
9.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512/t20151214_224910.html,2015-11-23.
10.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de of Conduct and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Journal Editors[EB/OL].http://www.computer-life.org/download/Code-of-Conduct.pdf,2011-03-07.
11.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J].科協論壇,2007,(4):34-34,33.
12.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Helsinki:ethical principles for 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1,79(4):373-37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566407/pdf/11357217.pdf.
作者必須對論文的原創性、真實性、科學性負責,并承諾誠信保障,履行作者的權利和義務。
1.原創性。作者的論文必須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作品,無抄襲、無欺騙;不準由第三方代寫、代投論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包括文獻、圖、表、照片、公式、數據、觀點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其出處。
2.真實性。論文的數據、過程、結果必須真實可靠。作者對論文的真實性負責,應完整保留原始研究記錄備查。作者有責任配合編輯部要求提供原始圖片、原始數據、倫理審批書、知情同意書、基金立項任務書和項目批準號等證明材料,及時對同行評議專家、編輯、讀者的質疑進行回應。
3.科學性。臨床研究論文作者應遵循相關指南撰寫,須滿足隨機、對照和可重復等基本科學試驗原則。例如,隨機對照試驗報告規范(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非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報告規范(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 designs,TREND)、觀察性研究報告規范(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診斷準確性研究報告規范(standards for reporting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STARD)等。對存在錯誤的論文,作者和編輯都應該及時提出更正、修改乃至撤銷論文。
4.倫理審核。(1)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生命倫理學的知情同意原則、有利原則和無傷害原則、特殊群體的保護原則以及影像檢查中最小輻射和防護原則,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投稿時須向編輯部提供倫理委員會批復副本或復印件。(2)涉及臨床試驗研究(包括隨機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病例報告、在人體或取自人體的標本進行的研究,心理學、社會醫學量表測評等)原則上應在WHO國際臨床試驗注冊中心(https://www.who.int/ictrp/en/)或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http://www.chictr.org.cn/index.aspx)進行注冊并在論文中標注臨床試驗注冊號。(3)涉及人的研究論文中,必須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以保護研究受試者的隱私,避免出現可識別身份的文字、數據或圖片等可溯及患者信息的材料,特例情況需獲得患者的書面知情同意。(4)涉及動物的實驗研究應符合實驗動物倫理審查中的有關規定,須采取各種預防措施確保實驗動物得到人道對待和適宜照料,須通過相關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
5.作者署名。(1)署名作者原則上按貢獻大小排序,署名順序在投稿前由所有作者達成一致;通信作者應承擔與期刊編輯部聯系、提供資料和反饋信息的責任。在科研過程中具有實質性同等貢獻者才能署名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2)建議在投稿時提供作者的實質性貢獻信息。每位作者須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①對文章構思、研究設計、資料獲取、分析或解釋數據有實質性貢獻;②起草或對重要知識內容進行批判性修改;③最終批準要發布的版本;④承諾對文章的有關內容負責,以確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問題得到適當的調查和解決。(3)堅決抵制無實質性學術貢獻者在論文上署名,所有作者對論文的學術不端行為負連帶責任。對論文非主要貢獻的參與人可以列入志謝名單。(4)作者署名和單位,原則上投稿前確定作者署名和單位,投稿后未經全部原作者簽名同意不得更改。(5)作者單位以提供研究條件和完成研究工作的機構為第一署名單位,并由該單位出具投稿介紹信、提供誠信保障。作者隸屬的單位與第一署名單位不一致時,如畢業離開培養單位的研究生、進修生、訪問學者、合作研究等,需補充作者目前隸屬機構的證明,但該機構對該稿件不具有第一署名單位的處置權。
6.誠信保障。所有作者和署名單位都必須為論文的發表提供誠信保障。在投稿時需提交全體作者簽名的單位介紹信,證明作者確實從事了該項研究,證明稿件的數據、作者資料等內容真實無誤,承諾無一稿多投、署名無爭議、內容不涉密等,配合編輯部完成誠信審核。
7.利益沖突。科學研究論文必須公開透明地回避利益沖突以保證可信度。如果存在相關利益沖突,應在投稿時聲明,說明可能對其研究結果產生影響的所有經濟利益、人際關系以及可能的研究干擾,包括但不限于利益相關方是否在實驗設計及實施、數據處理、文章書寫和發表等方面給予資金贊助,研究人員或研究內容與藥品或器械公司是否存在商業利益關系。
8.申訴權利。作者有權利提出需回避的同行評議名單;作者如果對評審結果、編輯處理內容有異議,可向編輯部提交書面申述,包括對評審意見的詳細解釋和說明。
9.退稿與撤稿。在投稿、審稿、編輯加工期間,如果作者及其署名單位發現所投論文存在真實性、準確性的問題,或存在爭議影響發表公平時,應該及時向編輯部申請退稿;在論文發表后,如果作者及其署名單位發現上述問題,亦應主動向編輯部申請撤稿。
審稿專家包括期刊主編、編輯委員會成員、同行評議專家、特聘特約審稿人、作者推薦的審稿人以及編輯部的內審或形式審查人員。針對稿件給出負責任的、有理有據的評審意見。評審方式建議以雙盲評審為主,視需要可采取單盲評審和公開審核。
1.公平。以維護學術誠信、尊重學術自由為原則,對稿件做出誠實、客觀、公正的評估。不得對作者的工作單位、地域、資歷、民族等產生偏見或歧視。評審過程中有義務協助編輯部防范各種學術不端的發生并及時向編輯部反饋。
2.客觀。了解期刊的定位及審稿要求,按期刊收錄標準填寫評審意見,并對文章是否達到公開發表標準給出明確意見。當發現稿件中存在觀點錯誤、知識性錯誤、嚴重抄襲、數據偽造嫌疑時,應及時向期刊編輯部反饋。
3.公正。為保證評審的公正性,應及時向編輯部申明可能存在的利益關聯或沖突(如存在親屬關系、師生關系、校友關系、同事關系、競爭關系),由編輯部決定是否需要回避。當發現作者從事的研究和自己相近時,不得利用審稿便利壓制或者貶低作者的論文,應及時告知編輯部,聲明所有相關利益關系,避免利益沖突。
4.保密。應遵守同行評議的保密原則,無論被審稿件是否通過評審,都要做到避免在評審過程中以及審稿完成后向無關人員透漏稿件內容及相關信息;不得在審閱的稿件發表前利用其中的知識為自己謀利,盜用其中的觀點、觀念。不得保留原審稿件供個人私用,在提交審稿意見之后,應當銷毀稿件紙質版并刪除電子版。
5.及時。應按照約定及時評審稿件,如不能按時完成評審,應告知編輯部,或及時退審,或推薦同行評議審稿人,但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代審。
編輯應公平、公正、及時地處理每一篇稿件,對期刊學術水平負責。有權力根據論文的重要性、原創性、科學性、可讀性、研究的真實性及其與期刊的相關性作出接受或拒稿的決定。發現接收的稿件有錯誤時,督促作者修改后再進入編輯出版流程或撤銷。
1.獨立。保證編輯出版過程的公正和獨立,遵守國家有關期刊管理的政策法規和各項制度規范,嚴格履行審稿程序。嚴格審查稿件內容可能涉及的倫理規范問題,協助作者保障科技論文發表的倫理規范。對編輯過程中發現的可能學術不端行為質疑并要求作者提供原始資料或相應證據,防范學術不端。
2.公正。編輯根據研究領域和專長遴選同行評議專家,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關聯或沖突;不得干預同行評價,保證同行專家的獨立評審,以確保同行評議的公平、公正;尊重評審專家意見,當作者與評審專家或評審專家之間觀點發生重大分歧時應提請集體討論或復審。如果作者提出合理的回避請求,編輯應給予尊重。
3.科學。從專業知識角度審核論文的科學性,支持學術爭論;對經科學和嚴謹研究獲得的陰性結果應考慮發表,以避免其他學者重復不必要的研究;合理應用現代技術手段,防范文字復制、圖片盜用等學術不端行為。
4.嚴謹。尊重作者的觀點、行文風格,對論文所做的涉及學術觀點等關鍵性修改都應征得作者的同意;應盡可能給作者提供詳盡的修改意見或退稿理由,審慎對待作者的申訴,保護作者的創作熱情;保障評審專家、作者、讀者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保證研究成果發表的時效性。
5.保密。遵守保密原則,編輯不得與任何人分享稿件的信息,包括稿件內容、審稿進程、審稿人的意見和稿件的終審結果。
6.利益關聯或沖突。與作者存在利益關聯或沖突,如親屬關系、師生關系、校友關系、同事關系、競爭關系時,應回避處理該稿件。不得受利益驅使干預同行評價,保證同行專家的獨立評審,以確保同行評議的公平、公正。
7.資質與培訓。編輯人員應該按照國家規定獲得編輯資質,并通過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途徑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和專業素質。
1.期刊出版單位通常指期刊編輯部或主辦單位。期刊出版單位應公布期刊章程、投稿寫作指南或稿約等,并及時更新;保證科技論文發表過程中的客觀與公正。
2.期刊出版單位應明確申訴流程并保障回復申訴與投訴系統的暢通。制定管理編輯、作者、審稿人和編委會成員利益關聯或沖突的制度;監督并保證稿件在編輯加工、發表過程中遵守倫理道德規范和相關制度的執行。
3.退稿與撤稿。在審稿、編輯加工過程中,任何上述主體發現稿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時,應該做退稿處理;對已經發表的論文,若發現存在準確性錯誤時,應發表更正啟事;重大錯誤影響論文完整性、科學性或涉及學術不端行為時,則須撤稿。撤稿須在期刊網站和收錄機構對被撤稿的文章做顯著標識,并公開發表撤稿聲明。對涉嫌學術不端的,要通告作者及其所屬單位和相關期刊。
4.協助期刊編輯部開展數據共享、數據發表等新形式的科研成果發布;共同呼吁科研機構和單位按順序認可署名作者的貢獻,以促進科研合作和分享。
5.各期刊編輯部應該建立防范學術不端發生的機制,并實現信息共享,如設立“黑名單”及預警機制等制度。
附:“J10”峰會雜志名單(按刊名拼音升序排序):
1.《磁共振成像》
2.《放射學實踐》
3.《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4.《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5.《臨床放射學雜志》
6.《實用放射學雜志》
7.《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8.《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9.《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10.《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11.《中華放射學雜志》
12.《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13.《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14.《腫瘤影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