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小麗 博州食品藥品檢驗所
職能整合改革后的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承擔轄區食品安全監管職責。食品安全監管屬地化管理,成為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行政職能,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事件的處置具有更有效的能動性和多方協作力。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為主管市場質量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在加強食品監管,確保質量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負有重要職責?!妒称钒踩ā返男抻唽嵤?,對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切實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核心任務、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實、抓好。
食品生產許可證是一項行政許可制度,實施食品生產許可促進企業標準化、制度化開展生產活動,通過控制生產過程、跟蹤銷售渠道、關鍵點控制等產業鏈、供應鏈環節,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確保產品符合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及質量水平,食品生產許可工作的推進深入是重要途徑。①鞏固已取證企業食品生產許可工作成效,監督企業持續保持良好生產狀態,且積極推動產品質量的升級改進。②加強食品生產許可工作力度,助力食品企業許可的實施咨詢服務,切實在政策技術層面作出指導。③嚴格監管,嚴格審查,嚴把發證質量關,嚴格監督抽檢,嚴格后續管理,強化食品安全風險評價預估。④對違反法律法規的生產加工行為,嚴格依法查處。特別是加大對添加國家禁止的不得使用的物質、超范圍及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相關部門應結合食品特點、加工生產工藝,分類分級實施食品生產許可制度。《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指導企業及審查過程總體要求,不同類型食品,有相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指導規范企業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生產許可過程中,應堅持原則,發揮技術專業所長,嚴把許可關。對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強化日常監管,規范企業行為,樹立企業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加大日常監管,凈化市場,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是市場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國家推動實施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工作及各級地方政府組織實施的地方政府監督抽查工作,是提升質量、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結合各級市場監督部門的日常監督巡查,對重點食品、季節性食品和關注度高的食品加強日常監管檢查頻次及力度,開展風險排查預估,做到有的放矢,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轄區食品企業實施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信譽管理制度,將轄區企業的監管任務責任到人。日常監督中的關注點包括:①供應鏈、銷售鏈的憑證記錄查驗;②企業制度標準化建設是否健全、現場檢查落實制度情況;③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員職責是否發揮,是否定期排查問題;④建立企業檔案,關鍵人員、關鍵控制點信息是否發生變化及變化后的措施。確保對轄區企業監管到位,確保監管職責履職到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各類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監管的重點和難點。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歷多年的探索及各方征求意見,實施了《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給出小作坊監管總要求及實施總措施,確保對小作坊監管到位,具體實施為:①開展市場調查,建立小作坊檔案卡,便于動態管理。②督促企業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確定專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員,強化質量意識。③對小作坊企業食品限定銷售區域。④加大日常監管巡查力度,每次巡查選擇不同側重點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⑤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小作坊,特別是生產假冒偽劣、濫用食品添加劑及冒用SC標志的食品企業,要及時處理,依法嚴懲。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為企業。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對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員和質量技術人員等關鍵人員開展以《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通過培訓考核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律意識,企業應依法組織開展生產活動,對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發揮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業務優勢,助力企業食品高質量發展。通過加強日常監管和企業信譽制度的建設,規范企業的行為。當企業生產的食品出現不合格品時,應及時采取措施,查找原因,上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將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評估潛在食品安全風險,制定預案防止再次出現問題。對監督抽查出現不合格品企業,應實行加嚴監管及檢驗,對風險評估高的不合格問題、對存在嚴重惡劣的非法添加行為、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及制假售假的食品企業,移交司法機關依法給予處置,并將信息公布,記入企業信譽檔案。
加強食品監管,規范食品企業行為,特別是對農村集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等重點區域開展風險排查防控,加大監督抽檢力度,消除安全隱患。依法嚴懲食品造假、制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
國家推動實施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工作,以網絡平臺建設為依托,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全過程,實施平臺操作,數據匯總、案件轉辦程序。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為國家總局實施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的發布工作,提供數據信息、食品質量狀況。在全系統建立統一、協調、高效的網絡平臺,構建不同部門間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用,是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形式之一。完善企業證照、產品監督抽檢狀況和企業信譽等級的信息化建設網絡平臺,是精準服務政府開展食品安全宏觀決策、促進企業提高食品質量和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進一步擴大監督抽查結果的影響力,提升消費者日常監督行為。
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履行食品監管職責。①積極整合檢驗檢測資源,大力提升食品綜合檢驗能力。②嚴格落實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及風險監測工作,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③掌握當地食品生產許可取證企業狀況及許可制度實施情況,了解企業食品生產規模、品種和質量水平等信息。④做好小作坊企業備案管理工作,特別是無證企業、臟亂差企業查處情況。⑤關注監管執法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重大案件,發揮相關部門聯動機制,消除食品安全隱患。⑥積極推動政府食品安全領導協調工作。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在監管過程中應加強交流協作,學習借鑒各地的先進經驗,有的放矢,開拓創新,深入、扎實、有效地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推向更高的發展水平,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市場監督部門應全面履行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不斷開拓市場監督工作新局面。
作者簡介:宋小麗(1972—),女,吉林榆樹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檢驗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