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鴻燕 山東珍生康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劑,不僅可有效避免食品變質問題,還可有效延長食品保質期。在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劑,可防止食物氧化,提升食品的儲藏期。
在食品中添加護色劑、著色劑、增白劑和調味劑等可有效改善食品感官,具有增加食欲的作用。
在食品中添加營養強化劑,可增加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含量,添加酶制劑可轉化食品中部分人體所需要但轉化慢的營養成分。
加工食品時,部分食品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在食品中添加消泡劑、凝固劑和助濾劑等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應用食品添加劑前,必須準確分析食品添加劑的毒理作用,只有在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情況下,方可應用。在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原則中,安全性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保證其不會影響食品的口感,不破壞食品中的營養成分。當前,我國已針對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制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如有害雜質的含量不宜超出某一界限等。
應用食品添加劑,可有效改善食品外觀,提升食欲,而一些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在生產食品時,一味追求食品的美觀度,忽略食品生產衛生,無法保證食品質量。不論生產的食品中有無添加劑,都必須保證食品的生產質量及衛生達到食用標準。若生產的食品存在質量問題,不可通過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掩蓋質量問題[1]。如在食品腐爛變質的情況下,不可使用食品添加劑改變食品賣相等。
相關部門明確指出,嬰兒食品中不可應用食品添加劑,只有在衛生部門允許的情況下,才可添加。這是因為嬰兒身體的各項機能尚未完全發育,添加劑可能對嬰兒的后期生長造成一定影響。
生產加工食品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食品添加劑,不僅可有效提升食品質量及營養價值,還可避免食品出現變質、腐蝕等問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成長,延長食品保質期,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方便食品加工。為確保食品生產廠商能夠科學、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標準及法規,與此同時,各級管理部門及各管理機構也在不斷優化、改進監管方式,加大監管力度。但現階段,食品添加劑應用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中明確標示了我國法律允許應用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不顧人們的生命安危,一味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違規違法使用添加劑。如在辣醬及飼料中添加蘇丹紅、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在食品中添加工業用碳酸氫銨等[2]。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對每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都有明確規定。但部分企業為改善產品美觀度,會隨意變動食品添加劑的應用范圍。如在市面上售賣的“天然”“野生”山葡萄酒中,添加莧菜紅、胭脂紅等人工合成色素,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國家相關標準明確規定,不可在山葡萄酒中添加調味劑、著色劑和甜味劑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添加大量莧菜紅、胭脂紅等人工合成色素的山葡萄酒會出現中毒癥狀。一些毒素在人體內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造成毒素變異,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還有一些食品生產廠商為了讓普通粉絲充當綠豆粉絲或紅薯粉條,會在粉絲中添加日落黃、亮藍和檸檬黃等色素。
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科學控制用量,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會危害人體健康。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量吊白塊,食用后可能會導致肺水腫。《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對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都有明確標注。但監管部門檢查發現,仍有一些企業為了提升食品外觀,增加食品賣相,超量使用添加劑。如在某次抽查的200個批次的食品中,就有14個批次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其中有7個批次的食品存在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問題。我國頒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果脯內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0.35 g/kg。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主要是因食品生產廠商為延長食品保質期,增加食品賣相所致[3]。
①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劑應用標準,改善多個政府部門制定多重管理標準的現狀,加大食品監管力度。執法過程中,各部門之間還需密切交流、溝通,同時,相關執法人員還必須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②各部門還需加大對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研究,確保《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及《食品衛生法》中有關于食品添加劑的用量、類別等相關內容能夠相互統一。③相關部門還需加大研究力度,進一步提升食品添加劑檢測方法,制定針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及使用等的規范及標準。同時,各部門還需不斷完善食品添加劑管理模式,建立相關的評價管理機制,對一些無法達到企業生產要求的食品添加劑,應及時淘汰更新。
針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及應用單位,衛生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能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生產、應用食品添加劑。衛生部門還需建立健全內部自檢機制及內部管理制度,重點提升縣級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的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需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的實際使用情況的抽樣檢查力度,擴大檢查范圍,尤其是一些作坊式的餐飲企業,更應加大監管力度。對無包裝的食品的制造商進行技術指導,使其能清楚掌握添加劑的應用范圍、用法及用量。
目前,我國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依然較為落后,檢測速度及準確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4]。需引進國外的高新檢測技術,提升檢測數據的準確度,確保我國使用的食品檢測技術能滿足食品添加劑的檢測發展要求。建立統籌協作的檢測系統是當前相關部門急需考慮的問題,只有不斷整合食品安全檢測資源,不斷優化、更新檢測裝備,完善食品添加劑應用規范及標準,才能有效確保食品安全。
①定期組織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及使用者參加相關培訓活動,確保生產經營者及使用者能清楚認識到違規、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危害,明確自身的責任。②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媒介向消費者宣傳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危害,提升消費者的防范意識,使其了解、學習更多的食品添加劑知識,加強購買食品時自行辨識食品優劣的能力。
綜上所述,盡管食品添加劑能有效改善食品外觀,延長保質期,但如果不能科學、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就會使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相關部門必須從食品生產規范出發,加大監管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人們創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