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平 謝根如 許小玲 福建省安溪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衛生監測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關鍵環節,因此不斷完善和改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是人們身體健康的有效保護途徑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越來越高。現階段,食品安全已成為國家長期規劃的問題之一,通過衛生監測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問題,對提升食品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有較大的幫助。
①食品衛生監測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承擔這項工作的部門有衛生、技監、商檢、農業、貿易和工商等,這些部門之間沒有明顯的從屬關系,在食品監測中經常會出現互不承認對方監測結果的情況,甚至在食品出現安全問題時還會相互推諉責任,導致食品安全出現多頭管理、責任不清等現象。②認證是證明食品生產企業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目前,幾種較為權威的認證方式都側重考察企業的硬件設施,卻忽視對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考察。企業為了獲得認證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加重經濟負擔,管理水平卻沒有明顯提高[1]。食品衛生檢測部門則會放松對取得認證的企業的監管。③我國幅員遼闊,地廣物博,尤其是可食用資源數量更是豐富多樣,目前,我國掌握的食物中毒數據尚不完善,對于新穎食材的了解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食源性疾病事故出現的幾率,仍需食品衛生監測人員不斷努力探索。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基數大,這就增加了食品衛生監測的難度。雖然城市食品衛生監測體系較為完善,對食品安全問題把控較為嚴格,但城鄉接合部及農村市場范圍較大,相關工作人員數量有限,經常會出現監督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小作坊無證經營、食品生產衛生不合格等情況受到人力限制很難全面取締。商品的生命線就是市場,任何商品都需在市場上銷售,完整的衛生監測體系對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隨著人門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逐漸提高,完善衛生監測體系工作刻不容緩[2]。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可構建并完善衛生監測網絡體系,利用網絡覆蓋面廣的優勢,加強監管范圍和力度,從而有效減少劣質食品出現的幾率,保障食品安全質量逐漸提高。
食品生產過程中,由于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且認證項目較多,導致生產企業工作人員的自律性并不高,易產生食品衛生問題,不僅影響企業的口碑,還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相關部門應提高食品流通標準,加大監管力度。我國食品衛生檢測有2種方法:①過程檢測,也就是針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結果如果都合格,可以預見成品自然也是合格的;②成品檢測,只針對結果進行檢測,但由于成品的產出時間要早于檢測結果報告時間,一旦檢測結果不合格就只能返工或召回,對企業產生較大影響。無論哪種檢測方式,都對食品衛生監管有著積極作用[3]。隨著食品工藝的改變及市場反饋,一些標準也要逐步改善和提高。食品安全涉及民生問題,針對食品流通標準相關部門應制定統一的制度或綱要,以便更好地滿足當前食品衛生監督體系需求,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更高的保障。此外,食品衛生監測部門還要加強對企業原材料采購、生產環節、銷售等環節的把控力度,有效減少劣質食物流入市場。
食品生產企業的信譽是保障食品衛生安全的基礎因素,誠信同樣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現實生活中,經常有一些企業運營不規范,受到利益蠱惑,在食品制作和加工過程中添加了不能食用的原材料,或使用過量的添加劑,這樣生產出的食品多半不合格,且食用后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衛生監管部門應加強把控力度和懲處力度,將不良商家的行為公之于眾[4],避免不合格產品的出現。另外,提高企業的誠信度不能只靠問題出現后的大力懲處,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監管。食品相關檢測人員應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構建安全食品目錄。合理的認證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誠信度,提升口碑,還可以增加社會群體對企業的認可和信任。此外,相關部門應號召企業參加衛生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培訓,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避免由于工作人員業務疏漏導致食品出現安全問題,從而有效提高食品的衛生安全程度,讓人們放心購買。
由于承擔食品監測工作的部門較多,相互之間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因此,應盡快梳理清晰食品安全監督與食品衛生檢測工作間的關系,合理劃分各部門間的職責和權利,避免出現安全多頭管理、多頭收費等情況,降低監管工作的難度,杜絕人員和資源的雙重浪費。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盡快確立食品衛生監測在安全監督中的重要地位,強化衛生監測數據的權威性,加強人們的信任度,進而取締多方管理、多方檢測的管理模式,保障食品安全部門的工作順利開展。衛生監測數據的權威性會直接影響衛生監測管理部門的社會公信力和形象。因此,相關部門應提高監測能力和水平,規范監測行為和管理制度,對數據進行全面、綜合的精準監測。
防控食品安全問題,如果只靠部門監管是遠遠不夠的,應合理建立舉報獎勵機制,有效改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風氣,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只有人們都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在遇到問題時積極上報,才能更有效的處理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相關部門才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5]。在建立舉報獎勵制度時,應向社會公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網址,并由專人受理投訴、舉報工作。工作人員應重視群眾投訴內容,并認真記錄,對于信息明確、全面的問題事件,應填寫成表格并由監管部門核實。如核實無誤,則應在7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如有需要檢驗檢測的,則應在7~1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對于涉及到群體性、危及人身安全等性質較為惡劣的事件,則要急事急辦。處理后應將結果向人們公布,并對舉報有功人員按照規定給予100~100 00元不等的獎勵。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弦,對人們身心健康有直接關系。由此可見,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但近些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應引起相關監測部門的重視,正視食品衛生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切實發揮其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