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晶 蔡德玲 彭碧寧 拱北海關技術中心 陸江成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盧偉衛 廣東省珠海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楊 俊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
農產品是食品安全源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要關注農產品生產,同時要關注農產品監管,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隨著思想觀念的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關鍵措施,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工作更好地進行。構建檢驗檢測體系,能較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農業產業發展進步,能及時發現問題,排查農產品質量隱患,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做好風險防控和執法監管等工作,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更好地開展。
一般情況下,每個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多是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進行,但是很多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檢測站的成立時間不長、功能不夠完善、規模小、認證類別和參數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當前使用的各種儀器精度不高,難以較好地輔助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對待檢農產品及生產全過程的監測,難以較好地滿足當前農業迅速發展的各項需求。部分地方鄉鎮檢測站只能針對蔬菜中含有的有機磷等農藥進行檢測,難以及時準確檢測出其他類別的農藥殘留,而且相關檢測人員的技術不夠熟練、工作量大,難以對市場各批次的農產品進行準確及時的檢測[1]。
目前,農產品檢測機構依然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確,業務分工不清晰的問題,導致機構的優勢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一些基層檢測機構和農技推廣站、種子站等機構設置在同一個地方,除了要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還需進行農技推廣、種子管理等工作,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職能定位模糊。
目前,依然有很多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機構建設不夠完善,存在檢測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情況。部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的檢測人員和管理人員人數不足,很多檢測人員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身兼數職,工作任務繁重,難以集中精力高質量地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此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較少。由于工作任務重,開展相關培訓工作的次數少,使得較多工作人員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標準、方法以及風險評估等相關方面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在工作過程中,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難以運用自身的工作技能正確解決,長此以往,導致檢測工作質量始終難以獲得顯著提升[2]。
目前,各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發展現狀差距較大,很多地區的檢測機構經費來源較單一,財政預算支持力度較小,經費使用的范圍較小,項目研究等方面的經費投入不足,投入的經費多是用于日常檢測工作試劑、材料的購買及儀器的維修維護。落后的儀器設備難以更好地進行檢測工作,且維護成本高,應及時淘汰。隨著檢測工作的進行,應不斷更新各種儀器設備,增加經費投入,拓展經費使用范圍,更好地進行檢驗檢測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起到有效的監測作用,關乎農產品質量安全,能夠促進農業依法行政、市場監管等各環節的工作有序進行,所以地方政府需給予重視,發揮引導作用,為工作的進行提供有力保障。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為檢測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政策、資金和人才方面的支持,采取多項有效措施,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防護網絡,切實提高各區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3]。
2.2.1 關注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體系建設
①相關企業要強化自身主體責任,積極引導農民和專業合作社等進行自檢,對農藥殘留進行快速檢測,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不得流入市場,并且對檢測結果實施全過程監管,促進檢測體系的發展與完善。②要發揮基層檢測站的作用,各檢測站明確自身職能職責,有序開展各項工作,關注檢測工作向基層的延伸,把好檢測工作的每一道關卡。③新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還需不斷提升其責任意識和市場服務能力,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對于檢測機構提出的各項需求。
2.2.2 各級檢測機構要明確自身的職能定位,找準發展方向
落實體系建設,上級農檢機構需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研究、風險監測、數據評估認證和產品檢測等工作,及時排查轄區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摸清工作實際狀況,基層檢測機構要積極配合上級領導部門進行各項工作,并結合自身區域特點,有針對性做好各項檢測工作。
農產品檢測工作對技術的專業性及科學性的要求較高,需要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高質量完成各項檢測工作。現階段,各級政府及農業部門需結合工作實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運用多項有效措施,提高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使工作人員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還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責任心強,積極投入到自身的本職工作中去。
針對工作過程中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可結合招考、選調等方式引進更多專業人才,保證各崗位人才充足,且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身職責,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以更高的專注度投身于檢驗檢測工作中去。定期進行專業培訓,保證工作人員能更高質量完成檢測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并且定期進行培訓考核、技能競賽等,檢驗其綜合素質是否達標,提高學習積極性,使工作人員掌握更多專業技術,并將其更好的運用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4]。
需多方面進行資金籌措,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為各級檢測機構配備更為完善先進的儀器設備。同時,工作人員需提高自身能力,精準使用和操作儀器,做好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大型儀器設備需設置專項資金進行后期的維修保養,保證其能夠正常運行。并且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進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經費落實到人,結合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使其可勝任各項檢驗檢測工作[5]。鼓勵檢驗檢測機構間進行資源共享,互幫互助,共同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安全,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構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對維護食品安全,促進社會發展作用巨大。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應明確體系的發展現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為提高農產品質量起到良好的參考和規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