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邑縣農業農村局 譚子輝 文秀維 付曉
近年來,平邑縣作為沂蒙革命老區,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積極培育農村電商“土壤”,整合縣域快遞物流資源,完善三級共配體系建設,確定了三年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目標,通過搭建新框架、打造新載體、完善新平臺、建設新客體,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扎實推進,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逐步完善,“縣級共同配送中心+城鄉末端配送公共站點”配送網絡已構建完成,基本上達到了“全面覆蓋、統一配送、時效提高、成本降低”的目標,打通了電子商務進農村“最后一公里”,形成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平邑模式”。
一、強化頂層設計,構建農村電商發展發展新框架。成立了縣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政府引導、部門(鎮街)落實、企業運作”的工作思路,定期分析解決電商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為電商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平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平邑縣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等制度方案,縣財政設立了1000萬元的電商專項扶持資金,從體系建設、園區打造、人才培育、物流發展等方面予以扶持,有力推動了電商及快遞物流產業發展。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實行市場化運作,充分吸納各方資本,拓寬園區建設資金渠道,鼓勵企業建設物流園區,提高快遞集散、運輸能力。出臺了快遞物流企業入駐三年內享受房租、物業管理費補貼政策,第一年補貼100%,第二年補貼50%,第三年補貼20%。引導快遞物流企業將縣級分撥中心設在縣電商園區,實現了倉庫共用、信息共享。
二、應對市場需求,打造農村電商發展新載體。堅持把基礎建設作為電商發展和縣域物流整合的首要任務來抓,積極應對市場需求,全力打造“一園四平臺”。一是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搭建政府配套服務平臺。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方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依托“路寬物流園”,投資12億元建設了占地400畝的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并設置了電商運營服務區、人才培訓孵化區、農產品網貨供應及展示區、農村電商大數據服務區四大功能區域。以縣電子商務產業園為依托,配置園區板塊資源載體,搭建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物流集散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等基礎平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配套服務,目前已入駐電商企業38家、快遞物流企業12家,快遞收發量占全縣90%以上,縣電商產業園已成為全縣電商發展的重要載體。二是優化農村站點布局,搭建農村電商生態平臺。為促進村鎮電商服務網點有序建設,出臺了《平邑縣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標準》,在全縣515個行政村建立了361個電商服務站,廣泛開展網上購物、代售農副特產品、代繳水電費等便民服務功能。積極引進市場化機制的農村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重點培育郵政、供銷、原萬村千鄉市場主體等本土企業參與農村站點建設,在各種促銷活動中,平邑縣農村站點銷量排名均在全省前列,實現了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動。三是加快“平邑館”建設,搭建特色產品展銷平臺。2015年,平邑率先建立了山東省第一個縣級館—“平邑館”,重點推出了金銀花產品,當年網上交易額達1.2億元,訂單好評率達99.9%。2016年3月,在蘇寧易購平臺注冊了“聚全平邑”特產專營店,展示效果非常明顯。同時,與阿里巴巴簽訂了“滿天星溯源計劃”,對優質特色產品背書進行網上銷售,構建了產品真偽驗證和追溯體系,成為繼遼寧省大洼縣之后的全國第二個試點縣。2018年5月10日,平邑縣政府與京東集團在北京簽署“互聯網+”新經濟發展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項目以京東云倉建設為核心,以京東云產業孵化中心打造為助推,全力打造“11635”產業體系。2018年7月21日,京東云平邑產業孵化中心落地,同時搭建了京東平邑特產館,作為平邑農特產品上行京東的主陣地。2018年12月12日,開展了“首屆京東云平邑罐頭節”,線上部分以平邑特產館為主陣地,主推平邑罐頭產品,活動期間成交14546單,總銷售額509110元;線下在京東總部開展京東內購活動,當天所展示的1000余份產品2個小時內全部售罄。四是加快“淘寶鎮”“淘寶村”建設,搭建農民參與交易平臺。根據全縣產業發展特點,廣泛遴選、培育了一批電商特色村莊,以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為支撐,引導村民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設立個人網店,銷售農特產品,增加村民收入。同時,加大農村交通、物流、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共同配送體系,以打造花卉苗木產業電子商務核心區為導向,在保太鎮規劃建設了耀佳花卉苗木產業園區,并以此為依托打造了1個“淘寶鎮”、3個“淘寶村”,有效提升了平邑花卉苗木產業知名度和區域影響力。五是加快“京東云倉建設”,搭建區域性倉儲平臺。2018年7月21日,京東云倉落戶沂蒙山暨京東云(平邑)產業孵化中心授牌活動在平邑隆重舉行。京東平邑云倉是京東在山東繼濟南、青島、煙臺等地布局之后的第四個區域性云倉,也是繼平度市之后的第二個縣級區域性云倉,將進一步整合平邑電商產業園現有倉儲和冷鏈物流資源,全面打通沂蒙山區特色優勢產品“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物流通道,有效助推平邑快遞物流整合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
三、突出本土特色,完善農村電商服務新體系。一是健全“縣、鎮、村”電商服務體系。按照“資源整合、體系健全、功能完善、服務規范”的原則,建設了1處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4個鎮級電商服務中心、361個村級服務站,形成了以縣電商服務中心為核心,以鎮級電商服務中心為紐帶,以村級電商服務站(點)為觸角,集公共服務、行業指導、企業孵化、人才引進等于一身的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二是完善農產品上行體系。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圍繞金銀花、罐頭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網店和微營銷平臺。先后建設了集貨體系、分揀系統、加工生產、質檢分級、品牌包裝、倉儲追溯六大體系,在縣公共服務中心官方網站建立了產品目錄,實現了農特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三是構建人才培育體系。依托半湯商學院等培訓機構,出臺優惠政策,培育高端人才,創新引進機制,構建了本地化、常態化、系統化的培訓體系。四是創新精準扶貧體系。在82個貧困村建立了服務站點,讓貧困群眾通過電子商務購買日用消費品、農資產品,銷售當地特色產品。發揮未來果園、大廚進家、新農道等代表性電商企業的帶動作用,建立了“企業+貧困戶”體系,通過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帶動貧困人口脫貧。今年以來,開展電商扶貧培訓35批次,培訓建檔立卡的貧困群眾758人次;通過精準扶貧培訓進村入戶、電商幫扶手工活對接、優先收購貧困戶農產品等方式,幫助54戶貧困戶銷售農產品38萬余斤。
四、整合物流資源,建設平邑農村現代物流新客體。一是搭建物流體系。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原則,依托郵政、農村淘寶、供銷等資源優勢,改造建設了1個縣級快遞物流配送中心、12個鎮級快遞物流配送中心、361個村級快遞物流服務網點,逐步構建起了以電商園區為集散中心,鎮級服務中心為中轉站,村級服務站為具體收發點的“點-線-網”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同時,整合了17輛鄉鎮配送專用車,定時、定班、定點發送物流共配“專車”,服務覆蓋率由52.6%提高至100%。因快遞共同配送范圍增加,全縣快遞上行量有明顯增加。根據平邑縣快遞大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全縣快遞上行量為2421347件,比2019年6月快遞上行量增加70%。二是引入溪鳥系統。2019年7月,平邑縣與阿里巴巴旗下溪鳥山東分部對接引入溪鳥系統,實現了多家快遞共同分揀,數據集中匯總。通過創新應用“三段碼”技術,目前申通、韻達、中通已經實現分揀混掃,其他的快遞正在進行兼容。在此基礎上,將溪鳥系統與縣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商物流信息交互平臺數據對接,形成了具有平邑特色的物流信息實時監控平臺,能夠實時展示各鎮村物流站點的快遞收發數據,實現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購買智能設備。針對現有快遞企業分揀方式全部為傳統“傳送帶+人工”模式,分揀效率低下的現象,投資600余萬元引入了自動化交叉帶分揀設備,整合了5000平方米專用共配倉庫,對全縣上下行包裹進行統一分揀、統一配送,不再區分快遞品牌。目前,全縣已整合快遞企業5家(天天、百世、申通、韻達、中通),分揀量由5000件/小時增加至20000件/小時,分揀人員由100人左右減少至3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