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儀如
(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00)
新媒體是在報刊、書籍、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高度發達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形態的媒體,包括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手機媒體等。通俗地講,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1)數字化。新媒體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進行傳播,它繼承了大眾媒體眼觀、耳聽等線性傳播優點,同時又將回放、剪輯、互動等靈活傳播方式結合起來,打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實現了非線性的數字化傳播。(2)個性化。傳統媒體也稱之為“大眾媒體”,是因為它們的受眾面非常廣泛,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傳播的內容和方式也是根據大眾的喜好而定。而新媒體可以兼顧大眾化和個性化,可以將受眾細分成諸多群體甚至個體,這些群體或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主動調整或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這就好比不同的受眾在手機上訂閱的新聞公眾號也有所不同。(3)選擇多樣化。受眾想要接收什么樣的信息、在哪里接收、怎樣接收,都可以自由選擇。在傳統媒體占主導的傳播時代,傳播者占主動,受眾接收信息時一個被動接收的過程,受眾沒有機會去選擇,因此傳播的內容體現不了受眾的意志。但在新媒體時代,若傳播者提供的信息不符合受眾的“口味”,受眾可以按下“屏蔽消息”或“取消關注”的選項。這一過程,受眾是主動的篩選所接收的信息,篩選的嚴密程度也由受眾掌握。(4)多方式呈現。新媒體的呈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融文字、音頻、畫面和視頻為一體,既可以做到信息內容的無限延展,也任意截取某些信息,而文字、音頻、畫面和視頻的組合就像排列組合一樣非常靈活,有數不清的可能性,這取決于傳播者或受眾想要達到的傳播效果。(5)海量存儲。發達的信息技術為信息存儲提供了諸多無限大的“云端”服務。不論是傳播者還是受眾,只需一個賬號,就可將所需的信息存入賬號所開辟的“云端”數據庫里。(6)易檢索性。傳播者或受眾利用新媒體查找信息時,只用在搜索一欄中輸入所需信息的關鍵詞,與之相應的信息便會呈現在眼前,其中的關鍵詞也用不同的顏色標出,方便大家區分。這種操作的簡單便捷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7)及時性。新媒體能夠做到信息的隨時可以加工發布。新媒體讓信息生產、傳播的門檻大大降低,一臺筆記本、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以及穩定的無線網絡就可以做到某場新聞發布會的實況轉播。而手機媒體的普及,讓信息的24h在線發布不再困難,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8)互動性。新媒體交互性極強,獨特的網絡介質讓傳播者和受眾的地位平等化,受眾的意見反饋可以被傳播者看到,從而形成“傳播―反饋―調整―再傳播”的良性循環。
在網絡信息技術還未普及的年代,企業的輿論主陣地主要集中在報紙、內部期刊等傳統媒體領域,信息傳播受媒介的影響較大。比如許多企業訂閱的紙質版報紙無法當天送達,那是因為報紙受組稿、排版、審核和印刷等多道程序的影響,時效性降低,輿論“風暴中心”的威力也隨之降低,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環境下,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甚至自媒體,由于發布流程的簡化,能實現信息的快速化傳播,對于熱點事件也能及時引起輿論。另一方面,新媒體能滿足企業職工碎片化閱讀、隱匿性留言的需求,逐漸取代報紙和內部期刊,成為現代企業在意識形態工作的輿論主陣地[1]。
報紙、期刊等傳統媒介的傳播方式以自上而下為主,信息及輿論的傳播角度通常是從企業的領導層出發,代表著管理者的意志。但以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其設置的點贊、評論、轉發功能,能夠第一時間收集、顯示受眾(企業職工)的言論,打破了傳統媒體自上而下的線性傳播方式,傳播方式變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式并存,呈現交互式傳播。此外,交互式傳播能夠通過點贊數、言論方向等數據,較好的反饋企業職工的意見,使信息及輿論傳播呈現出兩面性,有助于企業管理者和職工更加客觀的了解事實。
在新媒體環境下,媒介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信息傳播速度快,企業的意識形態工作稍有不慎,錯誤的信息便會呈裂變式傳播,對內嚴重損壞企業在員工心中的形象,對外造成企業聲譽的受損。同時,由于新媒體意見反饋的可視性,企業職工的思想容易受到不同性質的意見干擾,再加之群體生活中盲從性較大,容易形成“假性”意見,對思想、輿論的方向造成偏差,使企業意識形態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許多隱患。如何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促進企業陣地建設,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使其成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花結果的沃土,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是企業在管理中必須思考的問題[2]。
企業主管信息安全的部門,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可安排有專業背景的職工,兼職對企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后臺信息反饋情況進行監測,發現輿情及時上報。在財務預算許可的條件下,也可聘請專業人士開展企業輿情監測工作,建立關鍵詞檢索庫等,提高監測的精準性。
企業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后臺對評論的“回復”功能,及時對職工反映強烈的,或意見分化明顯的內容進行回復,消除職工的疑慮。同時,可對職工反饋的問題進行統計,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問題,與企業的相關部門及時溝通,爭取在線下解決這些問題,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從而更好的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企業通過新媒體渠道發布信息、開展思想政治宣傳工作時,出錯在所難免。一是要在信息發布過程中加強審核,尤其是主管信息安全的企業領導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業務水平,在信息審核環節及時糾錯;二是可鼓勵職工考取輿情分析師等專業證書,在職工中培養意見領袖,正確引導職工輿論走向,及時化解企業內部的輿論危機;三是要定期舉辦新媒體信息傳播、信息保密等方面的培訓班,暢通信息傳播渠道,提高職工對信息的辨別能力,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從而降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四是企業領導者不以管理者自居,以人人平等的態度,及時承認、糾正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的錯誤,例如刊登“更正說明”“致歉信”等,讓內部職工及社會公眾感受到企業容錯糾錯的真誠態度,努力降低不良影響[3]。
新媒體時代是各種信息互相交融的時代,對企業發展來說蘊藏著無限可能。管理好新媒體宣傳陣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培養和建設企業文化、凝聚智慧力量具有正向引導作用。我們宣傳工作者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在企業新媒體陣地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推陳出新、守正創新,把好輿論風向標,為企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