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沂南縣張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劉欣
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能夠影響農業發展的物質裝備水平,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的重要舉措,同時還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樞紐。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在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從事農業勞動的數量在減少,年齡在老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迫在眉睫。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民工作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的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農業機械化服務機制,制定農機安全管理制度、農業機械化操作規范流程等,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對農機服務合作社要求嚴格按照《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規定,強化民主管理,建立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充分發揮“三會”在農業機械化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讓廣大社員主動參與到合作社各類事務的管理中。農機專業合作社要根據工作需求開展,設立辦公室、車庫、維修及配件房屋、培訓室等,配套桌椅、電腦、投影儀等設施,滿足辦公、機械停放、維修、農民培訓等各項工作開展,為入社成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有健全的財務制度、有較大的服務規模、有顯著的綜合效益,走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標準之路。
農業機械化合作社采取統一調配、統一管理、統一維修保養的管理方式,作業范圍以本地區為主,同時輻射帶動周邊地區,主要從事耕、種、防、收等農機具規模作業全程化服務,成為夏播和秋收的農業生產主力軍,對外開展有償農機化作業,跨區作業、訂單作業等服務,走規模發展之路。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三農工作的扶持力度,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對農機具購置進行補貼,對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給予一定的補貼。農機合作社要不斷學習國家新政策新要求,主動接受技術業務培訓,提升機械裝備水平和服務作業能力。引導示范帶動輻射周邊農戶,充分認識到機械化服務的便捷和優惠,為農業全程機械化服務推廣打下基礎。
科學技術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強化人才支撐,需要建立完善培訓機制,聘請專業技術顧問針對機械操作、維修知識及農業技術等方面開展培訓,選派優秀機械操作能手外出參觀學習交流,確保每個人員成為技術能手和業務骨干。農業機械化合作實行規模化經營,推動農村土地規范化流轉,為農業生產提供專業化、規范化、機械化、全程化服務,有效緩解季節性勞動力緊張狀況,解除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有效地支持和推動了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轉移,增加了農民收入。利用培訓教室,對社員及附近村民進行培訓,推廣農機新技術及農業新技術,解決農村缺勞力、缺信息、缺技術等問題,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增收致富能力,從而帶動引領周邊村民走致富發展之路。
一是進一步提高農機具裝備水平。根據農業生產情況,配備先進的農機具,加快進行機具配套組裝,優化機具配置,積極開展耕、種、防、收等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二是采用“訂單作業”,實行個性化服務。與周邊村莊農戶簽定農田作業服務合同,按合同或訂單內容為農戶進行統耕、統防、統治、統收等機械化作業。還可以根據農民不同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農機服務套餐。
三是提升業務技能,打造專業化農機服務隊伍。積極開展現代農業機械知識普及與應用培訓工作,聘請專家教授傳授農機知識和農業技術知識,開展田間科學和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及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機操作員,打造專業技術硬、作業能力強、服務質量好的農機服務隊。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