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學
(海南華僑中學,海南 海口 570206)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不斷調整對外開放策略,如今在海南全島建設自貿港的背景下,對基礎教育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此時,如何進行基礎教育人才的引進及培養成為當下建設發展需求的人才管理任務。引進的高層次教育人才可以提高教育發展水平、帶動海南省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因此緊跟自貿港經濟發展的步伐,有效滿足自貿港發展建設人才需求,方可有效應對在發展建設中所面臨的挑戰。
2019年,由教育部、省政府聯合制定的《關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發布,明確提出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海南的教育事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海南自貿港的發展需要更多人才,更需要廣大干部進行大膽創新嘗試,自貿港開放度高,與國際貿易聯系緊密,此時需要建立銜接體制,各種高復合型人才缺口很大,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同時為了海南自貿港長久快速的發展,不間斷的培養人才,需要優秀人才加入基礎教育為其發展提供新思路。基礎教育人才已到了求賢若渴的階段,關于基礎教育人才,除了靠外來引進外,還要培養一批、儲備一批,整體上提升海南經濟發展。
人是發展中關鍵的因素,學校亦然。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內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招攬人才,在基礎教育行業亦出現了用重金招攬優秀人才,可以預見,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海南人力資源方面的短板就會顯現,社會中底層勞動力的文化學識和發展趨勢會成為一大障礙,要提高基礎教育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培養一批批優秀的校長,教師,他們思想端正,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教育。將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整體提升,達到社會大眾成員均可以接受同等程度的基礎教育,目前我國逐漸由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教育是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同時更需要人才的注入,基礎教育人才的引進,即可促進當地教育發展,亦可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途徑。下面展開關于人才引進的一些措施:
1.創建一系列國家級政策,激勵更多的人才為海南做出貢獻,同時推出配套的政策補貼;
2.向全球各地華裔發出邀請,與美國、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的華僑建立廣泛聯系和常態化交流,組織近千名學生到新加坡、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進行交流訪問,與各地華僑校組織結成友好交流單位;
3.邀請各地有名教育工作者來海南視察,進行訪問交流,共話海南教育新發展;
4.開放辦學,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的國際教育交流,這為我們進一步實現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是社會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之一,如今,海南省正處于自貿港建設的關鍵期,同時海南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擔當著全新的、重大的使命,在這樣的重要節點,海南對基礎教育人才的迫切渴望早已昭然若揭,下面列舉一些人才培養措施;
1.堅守育人初心,始終牢記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己任,將辦學質量提上去才是重中之重;
2.創造優質環境,吸引人才來,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工作氛圍,學校要通過內涵式發展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
3.多注重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教育乃國之根本。努力創建師資優良、能力超強、思維開闊、勇于開拓的教師團隊;
4.借助海南這個開口,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增強華裔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密切親情紐帶,培養鄉根情懷,堅持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短期交流項目,文化教育班,設立海南華裔青少年文化研習基地,外派華文教師;
5.通過創新課程設置、完善外語授課等,致力于構建開放的課堂、開放的課程、開放的校園,拓展對外漢語推廣培訓、承接AFS項目,逐步形成“國際化、現代化”的辦學特色;
6.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緊緊抓住自貿港建設契機,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分利國際優質教學資源,立足特色,服務學生,促進對外交流合作,為海南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教育新航標做出貢獻。
經濟全球化是發展大勢,要在此大勢下推動經濟發展和進步,就要制定好戰略計劃及措施,海南作為對外貿易的一個關鍵出入口,做好自由貿易港建設,將會極大地提高海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引進基礎教育人才的同時,積極培養人才也是重中之重,當地教育部門及小學、初中等學校,努力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積極借鑒不同自貿港地區的引進人才的經驗,為海南經濟發展引進,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一致努力將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造的更成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