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振國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在對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進行落實的過程中,針對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用“體醫結合”模式,需要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并不斷對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同時還需強化體育學科的考核工作,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及發展潛能,進而切實落實“體醫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推動衛生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所謂“體醫結合”,也就是在體育活動相關的技術動作以及方法之中,與醫學領域對于人體結構構成的相關研究進行有機結合,以促使運動方式的合理性及針對性得到不斷提升。通過將醫療和體育進行結合的方式推動人體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并促使體育運動發展成為當代最為重要的健身措施之一,可以逐漸實現“全民健康”思想的強化和相關目標的樹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隨之得到良好發展,越來越能夠有效滿足多項疾病及保健工作的需求,但是體育鍛煉仍然是保持健康或傷后恢復健康的重要途徑。從體育鍛煉的角度來看,其優勢通常體現于保健和健身以及體療康復工作之中,能夠促使人體對于病毒產生抗體,也就能夠加速身體健康的恢復。與此同時,將體醫結合模式應用于其中,可以促使醫療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能夠滿足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需求[1]。
1.需要明確體醫結合的方法,因為提出“體醫結合”理念的目的在于促進“全民健康”的發展和落實,但“健康中國”和“醫療中國”兩個理念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落實體育結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相應的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充實其中的運動處方庫、運動風險評價模式、體質健康監測模式等,以實現真正的科學運動;2.從中醫入手,重視中醫與體育的結合,例如中醫的引導術,其能夠對“體醫結合”思想進行充分體現,所以在促使體育結合理念落實的過程中,應對中醫的精華進行充分挖掘,以促使“體醫結合”模式更具科學性,同時也能夠起到宣傳祖國醫學的作用;3.應用“體醫結合”模式的過程中還需關注重點人群以及特殊群體,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中多數為青少年,需要對其興趣愛好進行尊重,著重培養其鍛煉方法和體育技能,鼓勵學生每日至少參與一小時運動,以切實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4.對“體醫結合”模式進行落實的過程較為復雜,所以必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因為體育及醫療二者均為促進“健康中國”目標實現的重要動力,所以二者需要同時發揮自身作用,以切實推動體醫結合的發展,也就需要政府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同時社會各界提供一定的資金和人才支持[2]。
體育教學活動主要由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兩部分組成。理論教學內容中主要包括體育保健知識、運動醫學常識以及運動技術和原理等。但是從實際來看,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諸多體育教師更加注重指導學生進行體育技巧或是競技項目的訓練,對于相應的醫療知識、健身知識的教學工作卻未予以高度重視,也就嚴重限制了體育教學綜合性的提升和多樣化的發展。在教學內容方面,實踐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球類以及健美操等,未能夠對中國傳統體育的特點和優勢進行體現。與此同時,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主要針對體育運動本身開展教學活動,未能夠與醫學專業進行充分結合,也就十分不利于體育教學項目的合理設置,更是未凸顯出體醫結合的針對性和模式特點。
除以上之外,教學的內容基本屬于競技項目,雖然能夠促使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得到提升,但是難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理論知識,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對實踐技能的科學訓練。
在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為開展評價工作的唯一主體,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參與度極低,甚至不能參與評價,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在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其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對于教師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同時,高職院校中的教學任務難度不斷提升。為了促使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發展狀態越來越好,高職院校選擇聘請優秀教師兼職的方式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但是從實際上來看,兼職教師存在較多變動因素,也就導致師資隊伍的水平難以得到穩定,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效率、學習質量提升均嚴重受到影響。與此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在人事機制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差異性,在編教師與無編教師的待遇差異十分顯著,導致教師的工作熱情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必然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就限制了“體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和發展[3]。
在對“體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對于理論教學部分來說,教師應主要為學生講述有關于體育的各項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以強化學生對于“體醫結合”教學模式的認可和接受程度,進而引導學生對于“體醫結合”教學模式具有正確科學的認知,從而實現學生體育理論知識、醫學理論知識的多樣化和豐富化,并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鍛煉的目的。與此同時,對于“體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來說,其與衛生類高職院校的專業化具有密切關聯性,也就能夠進一步推動體育與醫學進行充分結合,并為運動生理學以及體育保健學等相關學科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運動處方以及運動損傷防治等內容的教學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在其中適當融合養生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健美操、五禽戲等,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另外,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專業相關的知識,以促使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得到有效擴充,進而實現學生視野的開闊,也就更加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從而有效滿足“創新教學”的目的。基于此,教師還有必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和機會,定期組織學生參與體育結合相關活動,以醫療的視角出發,對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進行掌握,以樹立起正確的“治療—健身相結合”的意識,進而有效推動“全民健身”理念發展。
從教學組織形式的角度來看,其中主要包括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可以根據此合理安排和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并且,以教學綱要相關內容為依據,在開展衛生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各個方面實施深入的分析工作,并采用開放的形式開展教學,也就要求高職院校不斷對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優化、創新,以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趨勢。與此同時,以“體醫結合”的角度出發,還有必要針對體育課的教學以及醫學專業的教學進行集中整合處理,使醫學專業知識能夠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滲透。另外,在進行醫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夠使體育教學應用于其中,深化體育康復和體育保健等相關知識的應用,以促進新型的衛生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有效構成和不斷完善。
在開展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過程中,其主要構成內容為“考核”和“評價機制”兩個部分,且二者均能夠對體育教學活動整體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衛生類高職院校體育課的考核以及評價工作中,需要對定性評價、定量評價、過程性評價以及終結性評價四種形式進行科學、合理、靈活地運用,同時還可結合學生的自評以及互評等。而從評價內容的角度來看,教師應將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能水平、“體醫結合”應用水平等各方面內容融入其中,盡可能提升評價結果的合理性及準確性。
在對“體醫結合”模式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師資隊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效率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有必要促使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在一般情況下,體育老師多來自體育專業院校,其在體育教學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但是若應用“體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其對于相關醫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還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以此為基礎,從“體醫結合”教學模式的角度來看,衛生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體醫結合”模式的重要性,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活動和教學活動。另外,學校方面也應積極完善“體醫結合”的教師結構,定期組織教師參與課程培訓、專家講座等活動,以促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及綜合素養得到不斷提升,也就更加有利于其對體育專業知識和醫療專業知識進行有機結合。
根據上文,在衛生類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對“體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促使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能夠推動醫療知識與體育知識進行充分結合,有利于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時效性進一步提升,還能夠充分凸顯“體醫結合”教學模式的優越性,使衛生類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均得到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