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蔣慧
(揚州廣播電視總臺,江蘇 揚州 225000)
融媒體的發展主要是隨著智能手機以及現代網絡的普及所形成的一種現代網絡體制,其并不是具有一個實體的媒體形式,而是將現代廣播與電視等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所形成的一種媒體形式,這種媒體形式,將不同的媒體優勢進行統一的發揮,能夠起到取長補短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整體價值得到全面提升,這也是互聯網時代媒體綜合運營的一個新模式。融媒體時代給大眾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且更全面的途徑,而大量的信息通過網絡媒介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傳遞給受眾,并且受眾能夠與媒體傳播者進行有效的互動,在閱讀新聞信息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媒體形式就是現代化的移動媒體形式,但廣電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紙質性的特殊性,無法進行有效的傳播,廣電會受到版面、印刷以及運輸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導致廣電的傳遞,信息量降低,而廣電的總體傳播速度相較于現代化的網絡來說明顯更慢。
在融媒體時代,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的具體工作環境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而在融媒體到來之前,廣電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新聞傳播形式,廣電一經發行則會受到多方面的重視,尤其是部分官方廣電的總體訂閱量較大,一些重大的新聞在發生時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所以總的來說廣電是傳播范圍較為廣泛的一種新聞形式。然而隨著近年來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廣電的影響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于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來說,在開展工作時總體的難度也隨之增大,而新聞記者想要對某一個受訪者進行采訪時,往往會遭到受訪者的忽視,有時甚至還會直接拒絕采訪,所以記者在進行工作時的整體難度更大,雖然融媒體時代,廣電依舊被很多單位訂閱,但真正能夠對廣電進行閱讀的人也少之又少。
在融媒體背景下,整個媒體環境對于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足夠的文字表達能力,還需要對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行不斷提升,工作人員需要形成一專多能的職業能力。首先來說,在實際操作方面,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還需要在現代的媒體環境下具備一定的文字編輯和圖片編輯能力。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直接提高了新聞傳播的速度也直接拓寬了新聞傳播的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時空限制,而這對廣電的產生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一般情況下來說,廣電媒體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新聞的深入報道,而融媒體時代在進行新聞傳播時更加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廣電媒體雖然在時效性上較為缺乏,但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在進行工作時,需要憑借自身官方媒體的身份。通過對新聞進行深入報道,做好新聞媒體的準確判斷與思考,通過對新聞的內涵進行挖掘,能夠使事情的真相在廣電中得到還原,通過保障新聞的質量,能夠在融媒體這樣的信息爆炸的環境下形成競爭優勢,這樣能夠獲得讀者的青睞。
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在進行服務時服務對象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其主要目的是向社會大眾傳遞真實有價值的信息,使社會公共生活得到有效的服務,所以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在工作中如果想要獲得更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就需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進行關聯,需要積極融入到社會的生活中。在進入了融媒體時代后,人人都是傳播新聞的主體,海量的信息在網絡環境中較為繁雜,而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想要在融媒體環境中脫穎而出,就需要進入新聞現場與社會大眾接觸,盡可能捕捉第1 手的新聞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增強新聞電視報道的時效性。
隨著近年來我國網絡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人群在進行新聞的閱讀時,其耐心和生活方式也有了極大的變化。一般情況下來說,相關的記者在進行新聞的撰寫時,所選擇的標題用語往往為時下的熱門詞匯,并且也有部分記者在進行標題的寫作時,還會將一部分具有影響力的結果直接作為標題的主要內容。例如在我國新華社的微信公眾號報道中發表的一篇文章《教育部出大招,堅決打擊自主招生作假,這些人將被取消學籍!》,這一篇新聞在進行電視放映時,首先直接將教育部作為新聞的主體,并且在進行最終結果的選擇是直接選擇了具有沖擊性的取消學籍這一概念,這種新聞撰寫模式就是將一個引人關注的主體作為新聞標題的主體,又將一個受到關注的結果作為新聞的結尾,這種標題能夠直接將文章的內容呈現給大眾,一方面能夠吸引視覺上的沖擊,另一方面標題簡練能夠快速抓住讀者的眼球,吸引讀者的進一步關注。
在整個“中央廚房”系統都是轉變的過程當中,廣電記者應當首先認識到各種新聞媒體生產業務流程的基礎轉變,這是進行自我意識調整和技術能力提升的基礎和環境。首先,他們要了解到選題和新聞策劃過程的變化,要了解到素材來源的多樣化,同時要增強辨別能力,在選題庫中選擇到真正有新聞價值的事件進行客觀報道跟進;第二,在編前會和策劃階段,記者應當打破傳統的只為電視和廣播提供素材的報道思維,要了解以“三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傳播特點和受眾喜好偏向,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進行高效的新聞素材收集。另外在進行素材入庫的時候,應當進一步對素材進行分析,實現多樣化的內容生產加工和云端資源儲存。
在融媒體中心建設階段,內容創新仍然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正是由于當前各類資訊平臺發展迅速,受眾處于信息爆炸的環境當中,面對嘈雜的信息環境和冗余過剩的信息數量,他們現在需要具有新聞價值和創新意識的新聞產品。因此,新聞記者應更加堅定信心,保持新聞產品創新的定力,尤其是當代融媒體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各類媒體產品紛紛上線,記者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堅守主流媒體的陣地,在保持真實性的基礎之上提升新聞產品的貼近性和吸引力。
廣電要想在多元信息發布環境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和占領新聞輿論至高陣地,就要以整個當前信息環境中的發布主體為競爭對手,不斷提升自己的新聞內容產品生產質量。融媒體中心發展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記者要適應這一趨勢,并積極主動地定位自身在這個過程當中的任務和角色,只有通過不斷的變化和改革,才能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融媒體意識,才能講好黨和人民的故事,才能不斷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
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新聞報道的整體環境出現了一定的改變,而廣電融媒體中心記者在工作時需要意識到廣電融媒體中心的處境,向新媒體不斷學習了解新媒體發展的特點,通過合理的對報道進行優化來使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得到有效的利用,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保證現代社會的廣電融媒體中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