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閆乾正
該鎮西瓜種植歷史悠久,從上世紀80 年代開始,已經有40 年種植時間。該鎮西瓜種植技術綠色、成熟,全鎮種植采用無公害綠色生產,保證各個環節綠色高質,確保西瓜品質。該鎮西瓜的產業發展,推動了西瓜的品牌成長。2003 年該鎮被評定為“河南省無公害西瓜基地”;2008 年該鎮西瓜被農業部評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13 年,該鎮特色產品“彩虹西瓜”正式在商丘、鄭州等地的大超市銷售;2019 年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性標志產品;2020 正在積極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性標志商標。同時,在線下通過政府舉辦主題活動、報紙宣傳;線上通過電視、微博等媒體宣傳推廣、維護鞏固李口西瓜品牌。目前該鎮西瓜品牌建設形成以西瓜為主要產品;政府、合作社、種植戶為主要參與者;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推廣方式,擁有少量注冊商標,品牌建設處于緩慢發展階段。
該鎮西瓜總體種植規模達到2000 萬平方米,產值達到約3 億元,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具體細分,個體種植戶種植面積多在3 千平方米左右,產值約5 萬元;西瓜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多在6.4 萬平方米,產值大約100 萬元。整體來看,該鎮產業規模大,產值高,迫切需要有與之相應品牌建設。但個體及小型承包戶,規模小、缺乏品牌建設的經濟基礎,品牌建設的態度不積極;種植合作社則規模大、實力強,品牌建設主動性強,正積極開展自有小品牌建設;鎮政府履行為人民服務職能,幫助農民促銷售,增收入,積極開展本鎮品牌建設工作。該鎮三個主要品牌建設參與方,品牌建設態度不統一,不利于推進品牌建設。
該鎮品牌建設缺乏完善的建設策略,誰來主導建設?如何對品牌定位?優先建設單一大品牌或是多品牌同步發展,沒有明確規劃。該鎮品牌建設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緩慢成長。目前該鎮擁有“西瓜之鄉”之稱,政府正在積極宣傳、打造“李口西瓜”這一品牌;合作社已注冊與西瓜相關商標2 個,整體沒有形成主打品牌或馳名商標,品牌建設處于初級階段。
該鎮品牌建設參與者包括李口鎮政府、西瓜合作社、個體種植戶。鄉鎮經濟品牌建設不同于企業,企業品牌建設主體明確,由企業負責自身品牌建設,分工清晰,建設效率高。鄉鎮經濟品牌建設參與者多,參與者職能不同,實力不同,在品牌建設中扮演各自角色。個體種植戶規模小、產值低、品牌建設意識弱,對于品牌建設的主動性低;他們僅重視西瓜品質和產量,對品牌建設關注度低,不愿付出多余成本用于品牌建設。合作社種植規模大、產值高、品牌建設意識強,對于品牌建設的積極性高,希望能擁有自己的商標和品牌。他們重視品牌建設的作用,希望通過品牌建設,提高合作社知名度和競爭力,為以后西瓜開發特色產品、綠色產品、有機產品做準備,也希望通過品牌建設實現銷售模式升級,通過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拓展新的銷售市場。鎮政府注重品牌建設,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品牌建設,打造該鎮西瓜名片,增加本地區產品知名度和吸引力,解決本鎮銷售難題。同時通過品牌建設推進產業標準化經營,優化產業結構,把西瓜產業做大做強,促進高質量發展。
瓜農常根據自己偏好選擇瓜種,西瓜品種多樣,品質差異大。種植過程中化肥、農藥把控不嚴,降低西瓜質量。為了提前搶占市場,采摘未成熟西瓜售賣,損害產品形象。在銷售期間,個別西瓜買辦、合作社利用信息不對稱,經驗技術不熟損害外來客戶利益,對該鎮品牌建設產生負面影響。
該鎮缺乏規范的種植標準、等級認證標準。種植戶標準化經營意識淡薄,對于具體操作流程很少了解,擔心標準化生產會增加種植成本。等級認證作為標準化經營的后續程序,對促銷增收起著重要作用,是連接標準化經營和增加收益的橋梁。該鎮沒有形成西瓜等級認證制度,缺少專業的認證組織,認證流程不完善,西瓜等級認證難。當地買辦、合作社、種植戶基于銷售的需要,會對西瓜做簡單等級認證,包括保證新鮮度、保證成熟,涉及西瓜深層次認證較少。
該鎮品牌建設處于初級階段,于此相關的宣傳機制仍在完善之中。“李口西瓜”的品牌宣傳多集中在報紙和電視新聞,受眾少,影響范圍有限,宣傳方式單一。品牌文化需要完善,西瓜相關的資料、史實未經詳細整理,未形成有力的宣傳資料。品牌地標可以增加品牌的趣味性和影響力,把無形品牌融入顧客心智,該鎮缺少品牌相關的地標和商標。不定時舉辦品牌主題活動,規模力度小,宣傳時機不固定。整體來看,該鎮品牌宣傳正在積極進行,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宣傳制度。
該鎮首先要統一品牌建設思想,消除建設品牌疑慮,協調分配品牌收益。加大品牌建設宣傳,提高個體種植戶品牌意識;合作社要樹立品牌大局意識,配合本鎮大品牌建設工作;鎮政府要領導品牌建設,統籌規劃。制定品牌收益分配機制,從制度上保障政府、合作社、個體種植戶品牌建設的收益,調動各方建設積極性。
完善品牌策略,首先應建設共有大品牌,注冊統一商標。鎮政府擁有商標品牌所有權,個體種植戶及合作社擁有品牌商標使用權。統一品牌建設成功后,合作社及個體種植戶可以根據需要,建設特色小品牌,形成以大品牌建設為主,小品牌共同發展的局面。其次要確定品牌定位,結合本鎮實際情況,面向產業發現未來。該鎮品牌應定位在綠色、健康、可靠,打造行業中有影響力的品牌,發揮品牌的帶動作用,擴大銷售量,增加種植戶收入,使該鎮產業規模與品牌建設保持一致。
品牌建設是雙贏,鎮政府履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職能,幫助西瓜產業做大做強;個體和合作社受益于品牌建設,保銷增收。品牌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單純倚靠個體種植戶品牌建設實力有限,動力不足,周期太長;合作社品牌建設層次低,影響小。基于以上分析,個體與合作社應該作為品牌建設重要參與者,不應作為建設主體。鎮政府資源豐富,體系健全,具備品牌建設需要的品牌商標設計、注冊能力,法律知識,宣傳資源,推動品牌建設效率高。鎮政府能夠發揮政府威信,號召力強,信譽高,可以把個體種植戶與合作社統一到品牌建設中來。因此文章認為,該鎮品牌建設應以政府為建設主體,合作社與個體種植戶參與,共同建設品牌。
合理分配品牌建設職責,把品牌建設工作量化細分,可以加強考核管理,更好地推進品牌建設。鎮政府要發揮建設主導作用,統籌全局,制定品牌建設章程,設立品牌建設專項資金,提供技術、協調資源,規劃具體的品牌建設活動。
選擇適合本地特色的瓜種,使西瓜品質保持一致;規范種植流程,執行統一的種植標準,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確保種植過程質量。要樹立產品整體概念,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完善與產品相關的服務,做好客戶接待、誠信經營,開放產品信息,完善物流服務,打擊市場欺詐行為,全方位提升品牌形象。
完善產品生產經營標準,是產品實行標準化、等級認證化的前提,好的標準有利于保證產品質量,促進品牌建設[1]胡勝德,韓國農特產品共同品牌建設對我國的啟示。首先種植標準可以規范種植過程,確保西瓜品質;其次等級認證標準可以對西瓜進行等級認證,根據西瓜質量評定等級;最后把等級與增收銷售進行關聯,增加種植戶收益,提高標準化生產經營的主動性。建立符合本地區的產品標準,形成書面材料,方便培訓學習。對種植戶加強宣傳,使種植戶明白標準化生產經營、產品等級認證的重要性,打消種植戶疑慮,提高對于標準化生產經營重視度。由鎮政府成立西瓜認證組織,完善認證流程,形成對種植地區的認證,產品的認證。建立等級與增加收入的機制,認證的高等級產品以高價格優先銷售,并頒發榮譽證書,為種植戶帶來切實利益。
品牌建設離不開有效的宣傳機制,形成統一品牌形象,注冊品牌商標之后,要做好品牌宣傳工作[2]杜航.我國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過程與運行機制農業經濟,擴大宣傳推廣方式,在原有宣傳方式之外,線上還需做好直播、短視頻等網絡媒體的內容營銷,擴大品牌影響力;線下積極參加農業展覽會,宣傳李口西瓜品牌。搜集整理品牌文化資料,形成書面及電子材料;結合品牌文化,建造品牌地標,開發品牌吉祥物,設計特色包裝,配合品牌宣傳資料,共同宣傳品牌。在銷售旺季,選擇恰當時機,每年舉辦西瓜品牌主題節,把銷售環節與品牌宣傳有機結合。
繁榮鄉鎮經濟,打造特色農產品,需要重視品牌建設[3]。文章通過對李口鎮西瓜品牌建設進行研究分析,發現該鎮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由此得出鄉鎮農產品品牌建設離不開強有力的建設主體、統一的建設思想、清晰的建設策略、明確的建設職責以及品牌利益分配制度、產品認證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宣傳機制。通過以上步驟,建立鄉鎮經濟品牌建設的可行路徑,為鄉鎮品牌建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