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學院 王 琦 胡婉琳 張陽陽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也在不斷完善其自身的發展,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業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地加大,此時使用風險控制與內部控制規避風險顯得尤為重要[1]。為了使企業自身更加具有競爭力,需要其理解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并合理有效地發揮其作用,使其幫助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內部控制指的是企業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來達到企業既定的目標的過程,它不僅是由全體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共同實施,還包括全體員工的參與。內部控制不僅是對其財務方面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的管理,而且還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所有有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管理,進而來保障財務報告的真實合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風險管理要求公司全體成員來參與,而不僅僅是管理層的參與。此外企業的風險是多種多樣的,它不僅包括企業內部所潛在的風險,還包括企業在外部環境中所遇到的各種潛在風險。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風險的管理規避也是不可缺少的。進行風險管理旨在了解企業所能承受的風險大小以及風險范圍,以幫助企業在不斷發展中更好地識別并規避不同種類的風險。
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作用的。內部控制的良好執行往往依靠于風險管理的有效發揮,風險管理的良好發揮能夠幫助企業提前預知和防范來自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各樣的挑戰以及公司內部所潛在的風險。在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項,都會使企業的風險有所上升,進而對企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失[2]。因此,企業需正確認識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了解他們的共同之處也要區分它們的不同之處,使兩者能夠有效結合,發揮出最大功效,以此來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
1.二者都需要全體成員共同參與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都需要公司每位員工的參與,只有每位員工都將自身利益與公司內部控制同風險管理相聯系,切身地參與到其中,使每個人心中時時刻刻都清楚認識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風險才能更好地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發現與規避。
2.二者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都是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在企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勢必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與挑戰,此時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應發揮其功效,來促進企業達到價值最大化。
3.二者的實施過程都需要技術手段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如審計學、抽樣、綜合評價方法等,以用來提高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水平,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1.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的“風險”內涵不同
在內部控制中,風險僅僅只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所以企業會加強內部控制來降低企業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利益流出。而風險管理中的風險不僅僅會使企業蒙受損失,還會給企業帶來一些機遇與挑戰,這些機遇可能就是企業轉型或者擴張所必不可少的,進而使企業進一步發展且利益增 加[3]。
2.二者的管理模式不同
內部控制主要針對的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風險,其產生的風險相對固定,企業只需按照內部控制體系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由內部控制部門組織公司全體成員參與其中,共同實施,即可起到防范企業風險的作用。
風險管理的管理模式相對靈活一些。首先,它需要對企業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事件進行分析,區別有利事件與不利事件;其次,對不利事件影響企業的程度以及其發生的概率進行評估;最后判斷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風險管理強調的并不是將某一風險降至最低,而是強調風險組合觀,即對各種風險所帶來的綜合影響力進行管理。它所對應的策略選擇是根據風險所帶來的綜合影響力,而不是風險本身。
3.二者的控制目標不同
內部控制通過完善其內部控制體系,嚴格要求員工執行各種控制措施,進而使風險降低為零;而風險管理則是根據市場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承受情況,為企業設定一個可接受風險的范圍,只需將風險控制在這個范圍內即可。
由于企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企業存在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意識薄弱的問題,這導致其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未來的發展。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通常不被企業所重視,只有當企業遇到問題時才會被提及討論,這就使它們發揮不了其原有的提前防范風險的作用。其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且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很多公司并不愿意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再者,部分企業并未讓員工了解并理解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造成了大多數員工認為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只是管理層或者內控部門所應該做的工作,而沒有從自身出發來提高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意識,幫助企業識別并防范不必要的風險[4]。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市場經濟呈現多元化趨勢,企業競爭壓力逐步加大,一些企業逐漸認識到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為了加大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部分企業在公司開始注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但是在實際的制定過程中,部分企業只是重視眼前利益,并沒有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而是將某些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較好的公司的制度直接照搬到自己企業,這使得大多數制度不能與本企業有效地結合,從而造成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執行力不強,在企業運營管理中流于形式,喪失了其原有的作用。
目前,大多數公司都已經制定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制度,但是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并不只是簡單的規章制度,它們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作用的,是動態的過程而不是靜態的結果。但是部分企業往往沒有設定出有效地制度來保障其作用的發揮,這就使得企業在面對某些突發的外部風險或者內部風險,不能及時地給出可行的方案來減少企業的損失,這不僅導致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未來發展投資的風險。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有效發揮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認識與了解有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不應只看眼前的利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深入了解其作用以及它們給企業帶來的潛在價值。
其次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可以為企業識別與規避風險,企業應樹立起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這不僅需要管理層的參與,更需要的是全體員工的參與。企業需加強對全體員工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意識重要性培養工作,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劃分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責任和義務,使每位員工切實參與到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過程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如口頭通知或者書面通知,將風險所產生的后果,及時地與員工分享,確保每位員工都能在日常工作中關注各類風險,識別風險,進而形成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企業文化。
目前企業經營發展處于多元化的環境,企業應在不斷發展自身的過程中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增加管理層以及全體員工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充分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合理科學的設置崗位。此外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所處行業以及區域的外部環境,了解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經營規模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
企業應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利用好信息技術,建立并健全自身的信息溝通系統,做好監督評價,為落實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建立一套系統的獨立的信息風險評估系統,將各個環節以及各個方面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整合,做好風險信息數據的收集整理,以便于在企業遭遇類似風險時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及時地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應對風險。其次,在應對好內部風險的同時也要注重外部風險的防范。在對外部風險的管理工作中,企業應時刻關注企業所處的大環境以及市場經濟,合理識別并辨認風險的類型以及帶來的是機遇還是僅僅是風險,進而有效地幫助企業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便于企業能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