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大數據為審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為審計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收集、處理、篩選、分析等服務,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質量。電力企業已經實現信息化運營管理,但還需要通過審計信息化建設,對電力企業開展有效、全面的審計工作,并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對電力企業運營管理數據進行收集、加工,助力電力企業發展。
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審計工作可收集電力企業運營的所有數據,通過會計核算,真實地反映出電力企業的運營質量以及在核算周期內的經濟收益。基于大數據技術打造的審計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對電力企業財務狀況進行數字化呈現,數據分析結果更加客觀真實,可作為電力企業后續工作開展與管理決策的依據,對電力企業的良好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電力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組織體系改革中采用了最新的管理模式,向著集約化、專業化、扁平化方向發展,對自身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進行集中管控。在電力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工作中,審計工作也發生著改變,電力企業下屬分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審計模式也發生了變動,對審計制度、審計流程、審計人員等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審計工作由電力企業進行集中統一管控,增加了電力企業的工作量,導致現場審計工作效率不高。人員與部門上的調整進一步增加了開展審計工作的難度,電力企業還需要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而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的審計信息化系統,能實時收集下屬分公司的財務信息,并對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掌控分公司的財務動態,有憑有據地開展現場審計工作,將極大提高審計的效率與質量。
電力企業已經完成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實現了企業運營與管理的信息化,使用的管理軟件數量眾多。電力企業及其下屬分公司每天產生大量的運營數據、財務數據,除此以外還有工程建設、辦公管理、生產運維、物資管理等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匯聚在一起將達到TB級,而且數據的類型多樣化導致電力企業審計對象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審計信息化管理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歸類等,減輕審計工作壓力,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大數據技術促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可實現審計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相適應,原有審計工作是為了查錯糾弊,而目前審計工作除了具備以上的作用外,還具備防范風險的能力,識別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對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監管,提高電力企業的運營效率。以往審計工作注重的是事后審計,缺失事前和事中審計,然而使用大數據技術可進行實時管控,可對事前和事中進行監控,以此充分完善審計工作的職能。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的審計系統可實時獲取運營數據,打破以往事后審計的束縛,為內部審計提供數據支撐,實時分析企業管控狀態,實現審計工作對企業運營的動態化監管。
為確保大數據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有序推進,一是電力企業可成立專門的建設小組,并將與審計相關的部門工作人員納入建設小組,由其為審計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撐。二是落實電力企業各層級的責任,建立跨專業的組織體系,實現審計信息化建設的一體化管理,由多個部門、眾多人員負責審計信息化建設和技術支持,以此保證審計信息化建設與各部門實際情況的相適應。
審計信息化建設是對電力企業各項工作的集中管理,需要在電力企業內部、下屬分公司全面鋪開,這樣才可以實現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最大價值,如果各分支機構單獨應用,會極大地限制大數據技術應用優勢的發揮。電力企業在體制改革后,減少了下屬分支機構的審計人員數量,整合電力企業內部審計資源,并對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尤其是強化審計人員對大數據技術知識的學習,促使審計人員可熟練操作審計管理系統,提高其業務能力。
依據審計人員積累的工作經驗,明確審計系統的功能需求,對審計系統中的每個模塊都進行功能性分析,確定模塊具體負責的業務內容,以及開展業務的流程。由于審計信息化建設最終為電力企業審計工作服務,所以審計系統的功能要與審計的工作內容相符合,以此提高審計工作協同處理的效率。審計系統可以對電力企業及分支機構進行實時監控,并提供實時信息查詢,以提升電力企業的審計監管效率。此外,還要注重審計系統與電力企業其他軟件的接口設計,由審計系統對電力企業所有軟件的數據進行集中管理,為審計系統的數據分析提供數據基礎。
數據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基礎,在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審計系統應與電力企業的ERP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財務管理系統等進行對接,并將這些系統作為審計信息化的數據源。然而電力企業每個管理系統都有著各自的功能以及各自的建設目的,這些系統的數據類型存在著差異。大數據技術雖然可以存儲不同類型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中存在著不同類型的聲音、圖像、圖表等,仍然需要將這些數據信息進行轉換,以便于這些非結構數據的審計檢索。應在審計系統構建中設置數據預處理功能,依據審計工作對數據信息的需求,將非結構數據轉換為結構數據,對數據源進行加工,滿足審計系統對基礎數據的要求。
在數據源得到保障之后,需開展全數據分析,在電力企業眾多的數據中篩選出具有數據分析價值的數據。針對電力企業原有管理系統中的統計、報表等功能,構建與之匹配的審核規則索引,并設計一個監控閾值,對數據進行篩選,完成數據樣本的分析工作,為下一步的審計工作做好準備。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原有的審計工作突破了資料和文件上的限制,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審計流程和方式。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審計工作以數據流為基礎,當數據發生變動后,審計系統可直接從企業各個軟件中獲取數據,然后根據數據的價值判斷其是否需要采集,從而減少審計系統分析的數據量,可節約審計工作時間,避免了紙質文件被損壞引發數據丟失的問題,而且基礎性的審計工作量變少,加快了審計速度。審計工作由之前的過程審計轉換為實時審計,對電力企業動態變化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可有效降低企業經營中的風險,實現審計工作的增值。
電力企業審計信息化的建設實現了電力企業所有軟件的數據共享,促使電力企業與分支機構之間的信息上下貫通,信息流在企業內部通暢運行,為電力企業大數據立體化分析提供了條件,可實現同一數據的審計綜合分析。比如合同審計時,在ERP系統中檢索需要審計的合同,得到目標合同的編碼,然后在審計系統中輸入合同編碼,查詢合同的各項信息,像審批流轉單,進行時間上的對比,確定合同是否遵循審批流程,或者是合同歸檔信息,確定有無補簽合同問題等。另外,根據時間段的不同,對同一數據進行分析,如在電力工程建設運營后,判斷其用電量是否達到了工程設計的要求,審計時可以在MIS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統)中查詢,一個變電站電量的峰值和谷值及其出現的時間節點,并與工程設計進行對比,確定其實際的用電量與預計之間的差異,為審計結果提供證據,保證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基于大數據技術在數據收集、挖掘、分析、整理上的優勢,將其與電力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進行結合,依據電力企業的業務特點,打造以用戶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管控電力企業的數據,并挖掘數據中的潛在價值。此外,借助審計信息化建設機會,構建電力企業大數據平臺,改善電力企業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共享,突破電力企業各軟件之間的信息交互障礙,進而實現審計管理系統對電力企業數據信息的集約化管理,達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實現電力企業全面審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