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王春嬋
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種常見形式,其中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回款風險和分配風險。在一般情況下,財務風險會大于經營風險,因此在財務風險管理中,要以敏銳的視角對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讓企業在有保障的情況下得到穩定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自從我國從上個世界80 年代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如今已經步入了穩定的階段[1],各個企業財務風險的問題備受關注,它會出現于財務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而因為其中各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導致財務管理存在不確定性,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僅要開拓市場,而且要對風險進行防范。在企業財務管理風險中可能會遇到難以償還債務的狀況,在負債經營的狀態下,如果企業經營不利,經濟效益差,那么企業可能會被債務壓倒。而且債務償還風險也會使企業的形象受到影響。企業在債務的壓力下負重前行,如果經濟效益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那么負債會越來越多,而且也會影響企業的融資。在負債風險的影響之下,如果遇到銀行利率轉變,如通貨膨脹,會使企業的負債成本加大,這樣也會導致企業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
企業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實施財務風險管理,同時能讓各個部門的職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從而把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在有效范圍之內。然而在企業的實際運行中,有些企業并沒有完整的內部監督體系,還有的企業在內部監督方面只是有形式化的框架,卻沒有深入的進行實際操作,因此導致合理的監督機制缺乏執行力,所達到的效果也比較差。內部監督體系建設可以對企業內部員工形成積極的約束,對不相容崗位進行及時的分離,以免內部出現不良現象。
有的企業對內部財務關系缺乏嚴謹的態度,導致在資金審查方面審查的不明確,責任授權也不清晰。由此會引發高層管理出現資金分配不明、資金分配不合理、賬目混亂等問題,更加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企業內部出現貪污的問題。這樣企業的資金運作就在一個完全模糊的狀態下進行,其中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企業都沒有及時重視和解決,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企業的資金鏈出現缺口,甚至給企業的運營帶來困難。因此企業要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使其不會受限于公司企業高層,如果企業財務人員沒有獨立的工作權限,那么企業的賬務可能會出現不真實、不客觀的現象,也會引發財務風險的發生[2]。
在企業外部常常會面臨復雜的政治環境、法律環境和市場環境,這些因素也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影響,甚至會給財務運作帶來巨大的干擾。然而這些因素都是企業不可控的,企業要加大對相關因素的防控力度,構建相關財務管理體系[3]。另外在企業內部也存在許多的問題,諸如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人員素養不高、內部機構設置不科學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企業在面對財務管理風險時不能及時找到應對方案,從而導致企業無法抵抗財務管理風險。
財務報表是體現企業財務情況與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對財務報表進行風險識別,是以財務報表為基礎分析資產變現能力比率及負債比率[4]。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是企業的資產基礎,因此要對其進行辨析,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來防范可能會存在的風險,提前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判別。對財務報表進行風險識別在許多企業中都得到了運用,而在對財務報表的分析過程中,要針對財務報表中的靜態數據展開剖析,對其中的一些重要財務指標要仔細的辨別和查看。另外要對動態數據進行分析,探究企業的發展動態,并進行比較和評價。對客戶的財務報表要進行更高層次的研究,從而加強對財務管理風險的識別[5]。因此,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基本會計報表,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全面分析可以有效的找到可能發生財務風險的問題并及時展開應對[6]。
企業的債務包括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如果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經常以借債來維持運營,那么企業的資金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缺口,導致經營規模難以擴大。如果企業不及時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企業的資金鏈極易斷裂,這樣會使企業的財務狀況形成惡性循環。當債務到期需要償還時,有可能因為資金的缺乏無法償還[7]。因此在經營過程中不能以借債模式來維持經營。要全面分析企業的負債情況和資產情況,如果企業資本成本率高于企業資本收益率,應當對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尋找其中可能發生財務管理風險的地方。對資金的流動情況也要進行實時監控,并了解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通過核算了解企業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如果企業缺乏償還債務的能力,那么將會引發債務風險。另外也要對企業債務構成及彼此間的關系針對性的進行分析,看看其中的構成是否合理,并對債務流動情況加以關注。假如企業已經出現難以償還債務問題,這表明企業的債務情況并不樂觀,其架構缺少科學性,并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一定要細致謹慎的對各項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甄別,如果企業的資金條件允許,那么可以建設風險基金,這樣當發生風險時就可以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可以使企業的資金風險降到最低。比如在會計做賬時可以設置壞賬計提科目,這樣可以使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準備相應的資金抵御風險,以免在遭遇風險時毫無防范之力。另外企業也要以自身資金情況為基礎,建立全面、完善的監督機制。企業的管理人員也要對企業負債情況進行深度關注,定期對資產結構、負債比例進行分析。對于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相應的考察,及時審查資金的投放模式,分析資金的使用是否高效,以此來促進資產的使用價值,使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讓企業能夠擁有足夠的能力償還債務。另外要針對固定資產進行適當的盤活,對閑置的資產進行合理的安排,以此來減少不良負債,促進企業更大規模的發展。
企業信用擔保一直在企業的運行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信用擔保體系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信用形象,同時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企業的投融資難題可以迎刃而解。信用擔保存在許多的風險因素,因此企業要樹立全面的防范機制,對其進行全面的規范。企業的信用指數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融資方面[8-9]。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堅持誠信原則,認真研究市場運行發展規律,及時履行納稅義務,自覺參與公平競爭,在財務管理中科學的進行預算、測算、核算,加強財務管理各項措施,將風險有效的消除。企業要更深層次的挖掘自身發展潛力,對投資方面的財務管理進行全面的監督,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綜合收益,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風險將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威脅,因此企業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另外,企業也要加強對財務管理風險的認識,并對其進行深入的探析[10]。有效的進行財務管理風險的識別,并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提高企業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促進企業科學、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