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歡 岳麗瑩 何旭東 肖穎媚
(承德醫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所謂紅醫精神,即“紅色醫生精神”,它源于中國革命戰爭年代,紅醫精神是在人民衛生事業創建發展的戰爭年代里,廣大醫務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工作作風、專業技術等多維度的思想體系。它包括了政治堅定、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意識;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技術優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他們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紅醫精神的本質內涵。紅醫精神在炮火連天、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為廣大紅色醫生搶救紅軍和人民群眾生命發揮了重要精神支持作用;紅醫精神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為保衛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紅醫精神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在無數醫務工作者的艱苦奮戰中,在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機時刻,依然映射出它固有的時代價值、精神力量,為戰勝疫情提供精神引領和道德支持。同樣,紅醫精神也將繼續鼓舞新時代的紅醫傳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用他們無聲的行為深刻詮釋著紅醫精神的時代內涵,新時代的醫學工作者,秉承優良傳統,發揚奉獻和忘我精神,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和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紅醫精神的種子播散全國各地。紅醫精神既有歷史淵源,又有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醫學院校立德樹人的使命與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中國文學當中一門終身學習的課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聚焦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先后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以及黨和國家歷史上首次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對新時代我國教育發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課改革創新以及人才培養等重要問題做出了科學回答。
習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是知識傳授的平臺和載體,是價值引領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很多醫學院校師生對紅醫精神了解不多、不夠重視,紅醫精神很少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當中,而高校醫學生未來大多從事醫學事業,因此醫學生是紅醫精神的傳承主體“紅醫精神”是學院培養優秀醫學生核心所在,有利于融入社會實踐教育陣地、課堂教學,創新課堂陣地,有利于培育學生“大醫精誠”情懷,使中醫人文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營造“以文化人”氛圍,以濃厚的中醫人文氛圍增強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價值觀。紅醫精神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幫助醫學生在混亂的社會思潮中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紅醫精神在課程思政教育中尤為重要。
在知網文獻中“紅醫精神”一詞檢索文獻共36 篇,研究內容包括:紅醫精神的文化傳承,紅醫精神與高校廉潔教育建設、愛國主義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大思政’育人體系結合的探索,醫療衛生實踐紅醫精神,紅醫精神的時代特性,紅醫精神對醫院品牌建設的促進作用幾個方面。“醫學生思政”共962 篇,涉及多個方面,研究相對較多,但“紅醫精神+思政”相關文獻則較少,僅有4 篇,表明目前此研究領域有待開拓。
目前關于紅醫精神的研究多與育人模式相結合,且具有顯著成效的院校一般集中在南方如贛南醫學院,北方院校對于相關內容的研究較少。如贛南醫學院將“紅醫精神”融入大學生人文精神和專業素養培養的全過程,經過努力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以“一-個理念、兩類平臺、三條路徑、四類課堂”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取得了喜人成績。近年來,醫學院校日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政課堂教學外,還開展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并把思政教育與網絡相結合,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醫學生誓言宣誓、誠信教育中考試承諾以及升旗儀式等儀式當中實現儀式存在形式與實質內容的有機整合,深刻挖掘儀式潛在的思政教育資源,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固化、強化、升華;在每年的5.12 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汶川地震紀念日,學校舉辦授帽等活動的同時還結合線下活動和網絡活動開展汶川地震紀念祈福,把對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與特殊事件、特殊時點緊密結合起來淬煉學生的精神品質。
承德醫學院從炮火中誕生,并一路走來,承醫精神是紅醫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是在承德醫學院70 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方特色。它融匯于“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校訓中,體現在“仁愛至誠,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之中,匯聚成“艱苦奮斗,拼搏進取,求真務實,鍥而不舍”的精神力量。本研究“新時代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教育重點踐行和發展-以承德醫學院為例”意在挖掘“新時代紅醫精神”與“思政教育”結合點、探索新時代紅醫精神與思政結合的方法策略,構筑既貼合時代要求又帶有校本特色的創新型思政教育模式,致力于形成紅醫精神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醫學人才,使承醫精神得到更好的繼承和弘揚。
了解紅醫精神在不同時代的重要內涵和新時代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緊迫性,進行“新時代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教育的踐行”研究,通過文獻查閱分工和討論及問卷調查,了解新時代紅醫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推行情況和醫學生對新時代紅醫精神的理解程度,以了解新時代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教育的踐行現狀。
由于醫學行業的特殊性,醫學院校的教學體系多是圍繞專業進行,思政課比重低;思政課教師并非醫學專業畢業,在授課過程中與醫學知識的契合度差,難以進行具有專業針對性的思政教育,為此醫學類院校做出很多積極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小組通過文獻查閱了解當代醫學院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及研究現狀,借問卷調查了解其取得的成效,分析其方式方法應用于新時代紅醫精神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可行性,參考優秀做法,研究如何促進新時代紅醫精神與思政教育的結合。
應用之前的研究調查成果,討論分析新時代紅醫精神應用于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新時代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教育中的踐行方式和策略,助力培養“政治堅定、救死扶傷、埋頭苦干、服務奉獻”的紅色中國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