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基
(武鳴區太平鎮農林水利綜合服務中心,廣西 南寧 530101)
內部控制建設是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為了達到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內控措施、內控制度和落實程序等方式,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全過程監督和管理,從而有效規避各種風險隱患,確保經濟活動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有序實施,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資產、資源利用率,保證得到的財務信息準確、科學,同時杜絕經濟活動落實過程中的舞弊、腐敗等不良行為,從而有效提高基層農業事業單位服務效率和科研水平。
眾所周知,內部控制是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基礎,其涉及范圍較廣,包括后勤保障、經濟活動、農業科研等諸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等各項工作。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復雜性工作,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存在問題,就會直接影響管控效果,甚至容易引發風險隱患。基于此,需要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為農業科研工作順利進行保駕護航[1]。
由于我國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起步較晚,所以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內控體系,甚至一些單位缺乏對內控建設的重視程度,不了解內部控制的要求、含義、方法及流程等要素。在實際工作中,也普遍將重點放在制度建設方面,雖然實現了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基本目標,但對于為什么建設內部控制、如何建設內部控制等問題依然存在認識盲區,這也使得很多單位不知從哪方面入手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不利于促進農業科研事業健康發展。另外,很多單位將內部控制制度與財務制度混為一談,認為內控工作歸財務部門主導,這也使得單位內控管理脫節,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由此可見,對內部控制涵義和概念了解不充分,不僅阻礙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還會降低控制效率和質量,這也是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內部控制建設涉及部門較多,建設內容復雜,具有綜合性、專業性特點,需要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梳理好經濟業務流程,準確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風險管控措施,同時建設和推行內控制度[2]。但結合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將內部控制建設納入財務工作體系中,由于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的內控知識,加上人員緊缺,導致內部控制缺乏基本的人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控制度建設難度。真實因為制度不健全,使得內控體系也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當前,雖然很多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認識到了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應內控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卻發現制度操作性和可行性不強,使得制度缺乏指導作用。甚至一些單位認為內部控制建設就是制度建設,實則不然,制度建設只是內控建設的一部分。真正的內控建設需要遵循全面性、全局性基本原則,構建系統性內控體系,確保內部控制覆蓋單位各項業務和事項。
當前,很多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內控建設過程中,沒有給予內部評價工作相應重視,導致評價機制不健全,評價標準不合理,無法真實反映內部控制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不利于為單位農業科研活動順利開展提供安全保障。另外,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也是造成單位內部控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具體體現在各部門、各崗位職責權利模糊、監督流程混亂、監督標準缺失等方面,導致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開展經濟活動時,無法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出現問題后各部門互相推諉,嚴重影響了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無法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指導和規范作用[3]。
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由于時間緊迫,導致前期準備不夠充分,為后續工作順利開展增加難度。另外,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部門較多,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各部門積極配合,一旦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交流,會進一步增加預算編制挑戰性。與此同時,預算編制工作需要有課題負責人及相關成員共同完成,如果負責人和成員對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編制辦法、經費管理標準等了解不足,那么編制出的預算方案也勢必存在漏洞和隱患,使得預算執行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這也是造成實際支出與預算方案不符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預算調整缺乏科學管控、決算與預算相脫節、預算約束水平不高等問題,也是影響單位內控建設的主要原因。
首先,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需要提高內部控制建設意識。領導人員作為單位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單位發展和經濟活動中發揮帶頭模范作用,只有領導人員對內部控制建設提高認識,才能夠督促下級部門認真履行相關工作。想要滿足這一需求,需要進一步明確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負責人權利和責任,構建良好的內控環境,為內控工作全面落實奠定良好基礎。
其次,提高財務人員內控意識。單位需要培養一批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強的財務人員。想要滿足這一需求,需要單位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提高人才選拔門檻,廣泛吸納工作經驗豐富、綜合水平較高的人才。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系統性培訓計劃,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日常培訓,灌輸現代化內控理念和知識,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在工作中規范自身行為,嚴格落實各項工作[4]。
內蒙古地區飼用谷子種植優勢分析…………………………………………………………… 陳茜午,張永虎,溫 蕊,楊 海(18)
第三,做好內控人員管理工作。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考核體系,明確考核標準,對內控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并對其做出系統評價,確保考核結果能夠真實反映內控人員的綜合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及時發現考核人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進一步完善培訓體系。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點培養內控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道德素養,使其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全面提高責任意識和崗位意識,從而為內控建設提供人力保障。
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需要結合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相關條例,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制定健全、完善、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想要滿足這一需求,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覆蓋單位所有活動和業務,包括風險評估、內部監督、內部環境優化等各個方面。同時要保證制度切實可行,能夠為內部控制執行提供依據,確保內控建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5]。
第二,制定風險評估制度,雖然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與企業相比,不需要計算盈利,但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也要認識到財政資金有效利用的重要性,這就需要對財政資金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和預測,盡可能規避不必要風險和隱患,從而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進行。
第三,財政部門需要對內部控制建設進行全面檢查和科學指導,為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奠定基礎,確保體系健全、完整,能夠為內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實提供保障。
1.構建內部控制評價機制
第一,完善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內部評價體系建設,確定評價標準,全面提高內控效率。想要滿足這一需求,需要結合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和發展現狀,從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個方面,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內部控制評價切實可行,從而提高內控執行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制定科學的內控評價業務,確保評價任務高效、高質量完成[6]。
第二,做好單位內部控制基礎評價工作。上文提到,我國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在內控制度研究和實踐方面起步較晚,所以相關建設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在該階段開展基礎性評價工作至關重要,有利于及時發現內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針對性采取措施優化和改進,如此有利于單位在以評促建背景下不斷優化和完善內控制度,從而單位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構建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構建科學、可行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是確保內控制度有效落實的根本保障,有利于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及時發現內控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針對性采取措施解決,將潛在風險和隱患降到最低。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根據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內部和外部審計需求,做好各項審計工作,確保審計結果科學、準確,并將其作為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優化依據。
第二,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需要構建健全的考核機制,在明確相關部門、相關崗位職責、權利和義務的同時做好考核工作,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全面監督,同時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機制有效融合,一方面調動內控人員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7]。
1.合理編制預算方案
預算方案編制工作需要有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項目承擔部門共同協作完成。這就需要各部門之間能夠有效共同、互相協調,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需要單位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構建統一信息管理平臺,確保數據信息實時共享、高效傳遞,從而為預算編制工作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
另外,單位應建立統一的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促進預算編制向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還要保證預算編制工作在現有制度允許范圍內,這就需要編制人員準確領會預算精神,結合單位活動特點、實際情況,結合各項政策,遵循經濟性、科學性基本原則,做好預算編制工作,為預算執行奠定良好基礎。
2.提高管理水平,強化預算執行
新時期,預算管理已經成為農業科研事業單位經費管理的重要環節。在確保預算編制科學、可行的基礎上,單位需要采取合理管理手段,確保預算執行有效落實。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單位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責任機制,明確管理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相關職責和去哪里,確保預算方案深入落實[8],同時,需要在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同時,遵循“抓大、抓早、抓難點”基本原則,進一步推進預算執行進程。在此基礎上,應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開發預算管理軟件和網上報銷系統等平臺,提高預算管理綜合水平。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基層農業科研事業單位面臨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在一程度上增加內控建設難度,本文從提高內控建設意識、優化內控制度,完善內控體系、構建合理的內部控制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以及強化預算執行力度等方面提出內控建設措施,旨在為促進單位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