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藝園
(江西省德興市銅礦中學,江西 德興 334225)
課堂互動,是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是一種針對課堂所有組成要素的教學手段。其中,師生互動是課堂互動中的關鍵,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鑒于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初中生身心發展階段性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放下對教師的“戒備心理”,構建良師益友的和諧師生關系,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提問與回答是一種重要的課堂互動方式,在古代,這種互動方式已經被充分應用。但是,在現實情況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非常淺顯,學生只需要回答“對”或“不對”;“是”或“不是”即可。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回答,學生是否真正清楚原因,教師不得而知,也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判斷,所以,這種提問往往是無效的。有效的提問和回答,應該是平靜湖面與一顆小石子的關系,應當讓學生的答案激起課堂的漣漪,進而促使學生展開獨立自主的思考。如此一來,教師便能夠更加直觀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動態。鑒于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去優化課堂問題的設置,增強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執教《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在賽跑時,發令員使用發令槍發出信號,為什么總是先開到槍口冒出的白煙,而后聽到發令槍聲?”此時學生便會展開思考。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明白“光速比音速快”這一概念。如果學生能夠從這一概念作為切入,回答教師的問題,便可以說明學生真正的掌握了本課內容。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定理和物理現象都能夠通過實驗進行解釋,并且能夠在實驗當中直觀體現出來。且有許多物理實驗并不需要教師專門耗費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準備工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活動當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在實際操作中增強課堂互動。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探究“聲音的響度”一部分的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橡皮等物品,讓學生把直尺的一頭按壓在課桌上,另一頭延伸出課桌之外,再將橡皮放在位于課桌外的直尺上。接下來,請學生輕輕撥動直尺,能夠發現,橡皮擦只是微微彈起,直尺的聲音也比較微弱;完成這一步驟后,再請學生用力撥動直尺,學生能夠發現,橡皮被彈飛,且直尺發出的聲音也變大。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了解到“聲音的響度與振動的幅度相關。”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使用物理的語言表達出本次實驗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有效掌握本課知識,并且在此過程中,再一次強化了課堂互動。
強化課堂互動,不僅僅局限在師生互動上,還應當積極的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生生互動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生普遍希望獲得同伴的認可和肯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共同語言也比較多。因此,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下,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的平臺,促使學生在其中共同進步,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教師在執教《光的傳播》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光學知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想象力,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幫助學生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拋出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比如,“日蝕”和“月食”現象,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夠在集思廣益的環境下暢所欲言。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掌握“光沿直線傳播”這一重點知識。
為了加強生生互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驗。比如,教師在執教“小孔成像”的相關內容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輔助學生合理分工,讓一部分學生負責準備實驗器材;一部分學生負責物理實驗模型建設和操作,另一部分學生負責觀察實驗現象,解釋實驗現象等。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對學生在實驗當中的表現給予一定的評價,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題,教師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方法強化課堂互動,幫助學生全面提升物理素質。